膠東花餑餑代表性傳承人張華:用面“揉”出精彩人生

膠東花餑餑代表性傳承人張華:用面“揉”出精彩人生

膠東花餑餑代表性傳承人張華

在膠東人的傳統習俗裡,每逢節日,家家戶戶都會蒸上一些花餑餑,將所有的吉祥福願都凝聚其中。花餑餑作為一種民間生命力極強的造型藝術,生長和紮根於百姓生活,已成為民俗風情獨特的表現方式。在2009年,膠東花餑餑民俗已被列入了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祖籍棲霞的張華,就是這膠東花餑餑的代表性傳承人。

年僅35歲的張華,接觸花餑餑已有20多年,是觀賞花餑餑的創始人、煙臺開發區女企業家協會會員、芝罘區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年紀雖輕,但是對非遺文化傳承卻充滿了熱忱和希望。

胶东花饽饽代表性传承人张华:用面“揉”出精彩人生

張華作品《平安長壽》

學習花餑餑的艱辛歷程

張華生於麵塑製作世家,她的奶奶和姑姑都有一雙巧手,能將花餑餑捏塑成千姿百態的形象,並且在當地小有名氣。從小在奶奶姑姑的耳濡目染下,張華對花餑餑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小時候家裡孩子多,小孩子都喜歡這些新奇的東西,奶奶就自己琢磨著做一些小貓小狗,既好玩又好吃。”張華說起這些,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由於家中男孩多、女孩少,姑姑就想把這花餑餑手藝傳給張華,但是最初張華並不願意學,認為年紀輕輕把做饅頭當成一份工作是一件很丟人的事。

張華正式考慮要學花餑餑,還是在她生完孩子以後,當時她沒有工作,就想到了姑姑對自己的希望,便下定決心將花餑餑作為自己的事業,這樣時間上更靈活,方便照顧孩子,又能將花餑餑的手藝傳下去,可以說是兩全其美。

但是家裡人聽到張華這個決定後,卻都出乎意料地投了反對票。尤其是張華的父親,認為她的性格比較直爽,而做花餑餑是個細緻活,也是個力氣活,認為她並不適合,也吃不了這個苦。

當時只有張華的母親贊成,對她說:“閨女,想幹你就幹,不要考慮那麼多,做不好咱就當饅頭吃,不就是浪費幾袋麵粉嘛!”

為此,張華還跟父親有了一個“賭約”,“如果你能把花餑餑這活兒做好,以後我什麼都聽你的。”張華父親說。

張華憋了一口氣,一定要證明自己。初學期間,她遇到了很多困難,調面和揉麵就是她的一大難題,經常把細軟的麵糰揉成一個硬疙瘩。不僅如此,初學揉麵的張華不會用巧勁,在練習了3天后,她的整個胳膊累得都動不了,手掌也腫得厚厚的。

“那會兒實在是太累了,心裡就想,如果我這樣做一輩子,我的手不就殘廢了?”揉麵揉不出形狀的時候,張華想過放棄,但是想到姑姑對自己的期望,還有跟父親的“賭約”,最終她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張華回家後,心想一定要找到讓面不那麼硬的辦法,於是她經過一年的時間,研究出了屬於自己的配方。現在張華將製作花餑餑作為自己專職事業,在煙臺開發區成立了張華(喜餑餑)麵塑藝術坊,2016年被評為煙臺開發區鳳城社區“民間巧媳婦”稱號。

胶东花饽饽代表性传承人张华:用面“揉”出精彩人生

張華作品《富貴有餘》

觀賞花餑餑是一大創新

花餑餑看著簡單,但是工序卻十分複雜,像麵粉的乾溼度、酵母的添加量、調面時水的溫度、發酵溫度、醒面的時間、蒸的時間,甚至是麵粉廠家的挑選,都有嚴格要求。而且,重量不一樣的饅頭蒸的時間也是不同的。

經過多年探索實踐,張華不僅會製作傳統花餑餑,也嘗試將時尚元素融入傳統技藝。現在,張華創作的花餑餑主要有四大品類,分別是傳統花式棗餑餑、果蔬花餑餑、繪畫餑餑和觀賞花餑餑。

“有時候想一個花樣的時候,整晚整晚都睡不著,經常做完後看著非常好,但是沒過幾天就裂了。”張華最初做的時候,往往保存的時間很短,但要想讓花餑餑放到展館展覽,讓更多的人知道,就必須攻克這個問題。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現在張華所製作的觀賞花餑餑,在風乾以後,能夠實現不黴、不裂、不變形,可以長期保存,是所有花餑餑的一大創新。

張華在創作花餑餑時,在保留老祖宗技藝的基礎上,也不排斥中西合璧。隨著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她還結合外國友人的習俗,做出了順應外國人風俗的“蛋糕餑餑”,進一步弘揚膠東傳統民俗文化魅力。

胶东花饽饽代表性传承人张华:用面“揉”出精彩人生

張華與她的作品

“好奇心”能夠促傳承

為了更好地傳承,張華長期培訓來自各地的學員,還在煙臺開發區各小學中學以及各教育機構做兼職麵塑老師,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學習非遺文化。

“以前的傳承都是傳給自家人,現在不是了。”目前跟張華學習花餑餑技藝的徒弟共有六個,三十歲左右的有兩個,剩下的年齡都在四五十歲。“年輕人學這個的現在很少,因為學這個要吃苦,是個體力活,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受這份罪。”張華表示。

如今的機械很發達,甚至麵粉都不需要人工攪拌,需要人們做的只是上鍋蒸就可以,但在張華看來,機械永遠替代不了手藝,花餑餑的價值就在於純手工,美好的傳統文化應該傳承發揚下去。

張華一直倡導手藝應該在玩中學,這樣才能一代一代長久傳承下去。“手藝本身就會引起大家的好奇,好奇心才能讓它走得更遠,手藝與模具不同,有模具所有人都可以做,但是手藝卻是有的人做得出來,有的人做不出來,這樣就會激起學習的興趣。”張華表示,這種好奇心在孩子身上尤為突出,每次教完他們一樣東西,他們就會期待下一節教什麼。

“讓孩子們從小知道花餑餑這個概念是很重要的,最起碼提起花餑餑,他們有印象的,只有這樣將來他們才會去學。”張華認為,傳承就應該從娃娃抓起,這樣他們才能對傳統文化有根深蒂固的印象。

在教學過程中,張華始終拒絕用太空泥代替麵粉教學。“用太空泥性質就改變了,就不是花餑餑了。”張華也一直堅持這個觀點,無論是給小朋友上課還是做展覽,用的都是純麵粉,“離開面粉,就失去意義了,就不再是花餑餑了。”

為了傳承發揚膠東花餑餑非遺文化,2017年張華還加入了煙臺市慈善總會國際義工愛心服務隊,免費授藝弱勢群體,常帶著自己做的一些小麵塑去看望煙臺SOS兒童村和福利院的孩子,並定期教授麵塑課。

“潛心鑽研,深入創新膠東花餑餑傳統民俗文化,讓更多人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傳承至久遠!”這是張華在心中默默許下的決心。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崔荔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