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民教授就伊朗議會選舉接受《解放日報》採訪

2020年2月18日,上外中東研究所所長劉中民教授就伊朗議會選舉接受《解放日報》採訪(見《解放日報》2020年2月18日第8版),全文如下:

伊朗進入議會選舉周,強硬派可能捲土重來

MESI·观点 | 刘中民教授就伊朗议会选举接受《解放日报》采访

本週,伊朗將迎來國內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定於21日舉行四年一度的議會選舉。分析認為,鑑於目前的國際國內形勢,強硬派候選人們極有可能贏得選舉,伊朗政壇將趨向保守化。

外媒述評,如果伊朗選出一個激進的議會,將打破4年前溫和派主導議會的格局,對溫和派總統魯哈尼未來施政不啻於一場噩夢,而伊核協議的命運、美伊關係的走勢也將險情不斷。

選舉凸顯政治風向

伊朗議會為國家立法機構,實行一院制,有290個議席,任期4年。議會有權起草和審議議案、對部長投不信任票、彈劾總統、通過預算決算。

《金融時報》說,多年來,伊朗議會的影響力可能不及伊斯蘭革命衛隊等其他國家實權機構,但議會選舉仍然很重要,因為它顯示了伊朗政治發展的方向,以及哪個陣營正在佔據上風。

在2016年2月舉行的伊朗第十屆議會選舉中,改革派與溫和保守派獲得多數議席,打破了強硬保守派長達12年把持議會的局面。

當時的背景是,伊核協議剛剛簽署半年多,在長年遭受孤立和制裁後,伊朗選民投票踴躍,對魯哈尼政府與西方緩和關係的努力寄予厚望。那一次,投票站開放的時間延長了三次,最後在晚上11時才關閉。結果是,以魯哈尼為代表的改革派及其盟友以41%的得票率大獲全勝,而強硬派僅收穫29%的支持。

局勢處於十字路口

然而4年之後,形勢急轉直下,拿美聯社的說法,不再對魯哈尼“友好”。

從外部形勢看,美國特朗普政府自2018年退出伊核協議後,不斷以制裁等手段對德黑蘭“極限施壓”,給伊朗國內經濟帶來危機。今年1月,美軍暗殺伊朗高級軍事指揮官蘇萊曼尼,更令美伊關係面臨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最嚴峻的時刻。這些都讓魯哈尼代表的溫和派政治力量揹負空前壓力。

從內部形勢看,伊朗近幾個月國內矛盾有所浮現,出現示威活動,政府和宗教領袖的權威受到衝擊。

“當前,伊朗國內局勢處於十字路口。”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認為,“伊朗伊斯蘭革命過去41年,今後到底繼續革命,還是緩和與西方關係,國內溫和派與強硬派陣營意見分化。但是現在,從伊朗最高決策層的想法來看,傾向於賦予強硬派更多話語權,而非改革派與溫和派。這與伊朗當局內外承壓密切相關。”

在華黎明看來,伊朗最高決策層並不懼怕美國製裁,因為這反倒可能成為促使一致對外的“催化劑”。當局最擔心的還是國內的政治穩定,因此希望對內對外都實行比較強硬的政策,不想讓溫和派對上述政策形成掣肘。

溫和聲音被淹沒?

華黎明說,伊朗最高統治者的這種想法,通過“取消候選人資格”一事可見一斑。

13日,伊朗憲法監護委員會批准7000多名候選人角逐議會議席。該委員會由伊朗最高領袖任命的12名資深宗教和法律學者組成,他們對“誰來參選”擁有絕對定奪權,並且已阻止90%的改革派候選人競選公職,理由包括財務違規、吸毒以及“不忠於伊斯蘭教”等。

根據伊朗改革派人士的說法,憲法監護委員會此舉,將使290個席位中的230個沒有改革派候選人、160個選區沒有競爭對手。“溫和的聲音被淹沒。”

改革派人物莫蒂扎·莫巴萊日前抱怨:“除了德黑蘭,全國只有21位獲得批准的改革派候選人。”他還說,在德黑蘭被允許參選的改革派候選人的數量,還及不上兩隻手的手指個數。

《衛報》說,自1980年以來的全部10次議會選舉中,憲法監護委員會拒絕了15%—49%登記參選的候選人,但今年可能是40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以色列國土報》說,此舉為伊朗強硬派輕鬆獲勝鋪平道路。然而,真正的考驗將是投票率。它反映了公眾對選舉方式乃至對政權本身的信心。兩個月前的民調顯示,在德黑蘭只有21%的受訪者說會參與投票。

為了確保伊朗約5800萬登記選民的投票率,伊朗發起了一場公關活動。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說,“相比於對伊朗軍事能力的畏懼,敵人更害怕民眾支持伊朗政權。而參與選舉就是一種支持政權的方式。”魯哈尼雖然批評取消溫和派人士參選資格的做法,但與哈梅內伊一樣,也呼籲民眾積極投票。

政壇可能趨於保守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劉中民說,議會選舉預示著,伊朗政壇有進一步保守化的趨勢。在過去,伊朗最高宗教領袖在很大程度上會在強硬派與溫和派之間起平衡作用,但如今國際環境不利、經濟態勢惡化,民眾將怒火發洩到溫和派頭上,令魯哈尼執政之路更趨複雜。

在劉中民看來,職業籃球比賽中,當雙方分差懸殊時,教練會選擇把主力換下,用替補隊員把比賽打完,這段時間被稱為“垃圾時間”。現在魯哈尼也面臨類似窘境,餘下任期越來越可能進入“垃圾時間”,在激進保守力量迅速壯大的格局下,伊朗最高宗教領袖難以再發揮平衡作用。

“如果伊朗強硬派在21日的選舉中得勢,會讓魯哈尼處於何種位置?對美伊關係是否傳遞緊張信息?對伊核協議又意味著什麼?”法國24電視臺提出一連串設問。在該媒體看來,魯哈尼“已非常虛弱”,未來還將面臨一個非常“挑剔”的議會。不過,強硬派不會再考慮彈劾他,而是最好讓他當前鋒,承擔所有的打擊。

華黎明說,過去4年,議會總體上是配合和支持魯哈尼的,如果今後議會被強硬派控制,魯哈尼的內閣人選任命可能受阻——2018年議會曾彈劾過財政部部長和勞工部部長,經濟和金融改革計劃也可能受到掣肘。英國智庫查塔姆研究所中東項目副主任薩納姆·瓦基爾說,儘管議會權力有限,但它確實對“麵包和黃油問題”有影響力。

劉中民補充道,議會還可能採取質詢等方式干擾魯哈尼執政。2018年議會曾就“失業率飆升、貨幣貶值、經濟增長疲弱、走私問題以及美國金融制裁”等五項議題對魯哈尼進行質詢。最終,魯哈尼在其中四項議題中未能通過議員的信任投票。

另有外媒猜測,此次議會選舉可能成為觀察哈梅內伊培養年輕政治人物的窗口,以實現哈梅內伊所稱的“伊朗伊斯蘭革命第二階段”的一大目標——鞏固伊斯蘭共和國的結構,以確保在今後幾年安全過渡到“後哈梅內伊”時期。

對此,華黎明認為,議會本身權力比較有限。涉及伊朗政治權力過渡的主要是專家委員會選舉。但值得觀察的是,議會議長拉里賈尼是否繼續受到重用,因為他是國內第三號人物。

MESI·观点 | 刘中民教授就伊朗议会选举接受《解放日报》采访

本訂閱號關注中東研究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發佈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的學術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