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144,3年學完小學課程,8歲上初中:天才孩童源於科學的培養

2016年8歲的南充小女孩張涵宇,經校長龔智發單獨面試後,被破格錄取成都外國語學校初一實驗班,是成外歷史上最小的初一新生。

張涵宇智商144,三年半時間學完整個小學6個年級的學業,小學二年級通讀大英百科全書,7天讀完《紅樓夢》,4歲的時候立志考哈佛大學。

智商144,3年學完小學課程,8歲上初中:天才孩童源於科學的培養

一年級下學期的一天,5歲的張涵宇在放學路上跟她媽媽張俊蘭說:“老師教的內容全是我早就會了的。”張俊蘭經測試、確定後,意識到了不能按照普通孩子的節奏學習,就向學校申請跳級。為防止"傷仲永"這樣的例子在張涵宇身上發生,他們特別制訂了針對性的培養方法。

智商144,3年學完小學課程,8歲上初中:天才孩童源於科學的培養

一、學習按部就班、協調發展

神童孩子的培養不能僅僅是發揮他們的天賦,天賦要發展、生活技能更不應該掉隊。

  • 同樣的天才,仲永的父親帶著到處去炫耀,後 "泯然眾人矣";
  • 17歲進中科院的魏永康因為其母代勞了所有生活事宜,導致因生活無法自理而被中科大勸退;
  • 17歲讀博、24歲當教授的陶哲軒,卻事業、生活雙豐收。
智商144,3年學完小學課程,8歲上初中:天才孩童源於科學的培養

曾經當了8年英語老師的張俊蘭表示,學校、家長和張涵宇本人協商一致,對張涵宇的成長不會拔苗助長。成外學校決定仍按照正常水平對她進行培養,考慮到年齡小,會允許家長陪讀1-2年後再住校,同時她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還沒有形成,需要繼續觀察。

校長龔智發表示:"學校不建議她再跳級,進入初中階段後,先應該打牢基礎,等我們觀察她後期的學習情況、愛好、發現她的特長後,再進行個別培養。"

在有人問及是否還會繼續跳級?張涵宇和媽媽均表示,還是計劃按部就班學習;在張涵宇本人如果有興趣的前提下,學校和家長都會支持她參加奧數培訓。

智商144,3年學完小學課程,8歲上初中:天才孩童源於科學的培養

二、培養興趣,教授基本方法後讓其自學

2008年6月份的時候,張俊蘭就發現了張涵宇的天才,才10個月大的小涵宇媽媽只教了一次五官,過了幾天她就能在自己臉上指出來。在啟蒙中她更加發現了小涵宇的天賦,接受能力強、記憶力好,所以不到2歲的時候就用圖畫形式教女兒認字,並講故事給她聽,很快,隨著認的字多了,就讓小涵宇自己看書,並把書中的內容講給媽媽聽。

智商144,3年學完小學課程,8歲上初中:天才孩童源於科學的培養

三、現場教學法

雖然天才接受能力強,而現場教學方法不僅有趣,更容易建立直觀的印象,學習會更快。從2歲開始,張俊蘭就帶著小涵宇到街頭去認字,教了2次就能記住。

同理,一個俄羅斯小姑娘貝拉,4歲的時候掌握了6門外語,在學習中文的時候,也是家教老師帶著她聊天、做遊戲。

智商144,3年學完小學課程,8歲上初中:天才孩童源於科學的培養

"千里馬常有",也需要"伯樂"常有,遵循自然規律、制訂科學的教育計劃,才能讓天才更能發揮其天賦。同樣,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孩子來說,就更需要有符合其自身成長規律的教育方式,更不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而對自己的孩子拔苗助長。

讓孩子符合規律、健康、茁壯地成長,他們也一樣可以長成一棵能經風歷雨的大樹,撐起自己的一片天空。

分享學霸高分秘訣,用學霸的方法四兩撥千斤,輕鬆考高分,喜歡我記得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