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生的兩次大考 張俊魁


兩千多年前的孔孟之道,就曾經明確提出”學而優則仕”的主張。在中國的歷史上,一千多年前的隋朝,就開始了通過科舉考試的選官制度。要知道,統治和管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員,這些人從何而來?一個繁榮穩定的社會必須從有品德、文化、有知識、有能力的人群中通過考試擇優錄取,這是選官制度的重要途徑。

一個人的高素質是由品德、文化、知識、能力等各方面綜合因素組成的,若要大力提升這方面的特質,唯一途徑就是學習和實踐。任用大老粗當管理人員是會鬧出很多笑話和蠢事的。

我是老三屆畢業生,從小到大喜歡讀書學習,改革開放的春風在廣大青年中又掀起來學習上進的浪潮,“讀書無用論”已被掃進歷史的垃圾桶。一九七七年恢復了高考,我知道了這個消息以後,心裡有些癢癢的,總想躍躍欲試。無奈,地震造成的災難太嚴重,家裡的困難使我實在脫不開身,我只好達消了這個美好的念頭。俗話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可是高考這個機會卻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每年都來,這就令我坐不住了。我是老三屆畢業生,自己掂量著就憑我的功底和愛好學習的特質,考上大學應該是沒有什麼難度的。我把家裡的事安排妥當,打算試一試。一天,廠裡通知說,單位大力支持年輕工人努力學習上進,鼓勵參加高考。於是我就到培訓科報了名。培訓科告訴我說,廠裡為了鼓勵你們學習,把過去沒有學到的知識補回來,按照黨的指示大量培養知識分子和優秀人才,這次考上學的全部帶薪資上學,待遇從優,機會難得,根據你的情況,很有可能錄取。我雖然報了名,但沒有課本,也沒有複習資料和充裕的時間準備,我也就報著試試的心態去撞大運,如果考不上就繼續上班,考上了就上學,沒有後顧之憂,無所謂。當時我記得我們有43個人參加報名,考試地點在離廠幾十里路的市裡,考試的時候,廠裡安排好了一輛大驕車接送。這次考試是國家統一組織安排的,考題難度適中,難者不會,會者不難,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反正我把我知道的都答上了,就等結果了。過了幾天,考試成績出來了,培訓科說,你們一共有4個人超過了錄取分數線,不錯!你是第一名,祝賀你 !我聽了很意外,也很高興。從此,我就重新回到了中斷十幾年的課堂,開始了系統的、規範的、高水平的大學學習課程,經過三年寒窗苦讀,我取得了國家頒發的大專文憑,成為改革開放初期的大學生,“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以後,就看你如何施展才華報效祖國和人民了。“時來天驕皆同力”,說實在話 ,有了平臺,你就可以發揮你更大的聰明才智,實現你的個人價值,融入到更大的社會價值中去,就可以更多更好的為國家、為人民服務做事,“歌之、詠之、舞之 !”“時來天地皆同力”,一路順,百步順,六六大順,對自己的前途而言,薪資上調,提幹入黨,工作人羨,得志風光。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眼五年過去了。一天,午飯後休息時偶然看到報紙一則廣告,國家機關面向社會招考工作人員,(那時還不稱為國家公務員)我很符合條件,就想報名去試一試。我的想法和領導一說,領導非常支持和鼓勵我,於是我就報名參加考試。說心裡話,這次考試和那次考學的心理差不多,我也沒有太多的準備和複習,全憑自己的功底碰運氣。這次考試是組織人事部門組織安排的,我提前一天就住在招待所打算好好複習一下。可能是時間太緊了,我的心也踏不下來,第二天早上,就在考試入場前半個小時,我無意翻了一下複習資料,有一道大的問答題“怎樣寫好調查報告”映入我的眼簾,引起了我高度重視。我便仔細的認真看了看。“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剛剛看完考試的時間到了,我進入考場。考試卷發給我一看,“怎樣寫好調查報告”一道20分的問答題躍然紙上,真是天助我也!我搶先把這道題答完,將20分收入囊中。

這次考試組織安排嚴密,每位考生不寫姓名,只要身份證號碼和准考證號,對號入座,任何人都無法變通和作弊。當考試成績公佈出來,我的成績排名第一位,我高興極了 ! 有關部門通知我下一步準備面試答辯。在面試答辯那天,大家抽籤依次進行。輪到我答辯,我看到面試場面嚴肅、寧靜、莊重,主考官端坐中央,四位副主考分坐兩旁。我坐在他們的對面,接受他們的提問質詢。主考向我提出了三個問題,我逐一回答。我緊緊抓住問題的關鍵實質,勿庸質疑、滔滔不絕、抑揚頓挫、鏗鏘有力、有重點、有層次,條條有理、頭頭是道、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一氣呵成、一瀉千里 ! 我對我自己的回答較滿意,因為我的回答旁徵博引,無懈可擊。我回答完畢,我看到幾位考官雖然沒有表態,但是從他們的表情和眼神裡可以看出,他們對我的答辯是滿意和讚賞的。幾天後,面試答辯的成績出來了,我又取得了第一名,我獲得了所有考官的高度評價,這是我一生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引以為傲 !

接下來就是組織考察進行政審,這一關就與我個人沒有什麼關係了,最後,也就是最關鍵的一步,錄取。

就是最關鍵的一步卻出現了一些小插曲,我險些被拒之門外,無緣邁進機關大門。這是非常出人意料的,令我難以想象的結果,具體工作人員和我解釋說,領導考慮你的實際情況,從關心你的角度出發,認為你調到機關部門上班,有幾十里路跑家有困難,更主要的是調到機關你的工資要下降三十元左右,要知道那是發生在三十年前的一九九零年,當時機關部門幹部的工資比企業的工資待遇低一些。我考慮,這些問題對我來說都不是困難,如果我考上了而不去,別人怎麼看?我還是堅定我的想法,於是我就找到了主要負責領導陳述我要來機關部門的理想和態度。我有一個趙驥同學,非常支持我來機關,她把這事和她領導說了,她的領導是某區常委,他知道了我的情況,和負責調動我的領導一溝通,我就順利地調到了機關,成為一名國家工作人員,也就是公務員。

以上這些雖然是花絮,但是我終身不忘,我發自內心的感謝領導,感謝我的同學趙驥。他們是我政治生命中的好人、貴人和恩人。大恩不言謝,此情重千金 !

張俊魁二零二零年三月十一日農曆二月十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