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治力量衝鋒“疫”線守護基層平安|基層社會治理織密疫情防控網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子陽

“李婆婆,你的洱菜、雞蛋,還有你家婷婷要用的文具送來了,有需要隨時給我或村委會打電話。”匆匆卸下物資,重慶市渝北區大盛鎮三新村綜治幹部袁霆繼續驅車趕往下一戶村民家。


一路上,貼著“三新村流動宣傳車”橫幅的私家車,車頂擴音器播放著方言版防疫順口溜:“不要趕場串門打堆堆,龍門陣留到二天擺,牌癮來再忍兩天……”

疫情暴發後,三新村施行封閉式管理,從參與協助管控到開展法治宣傳,從為村民代購生活用品、藥具、農用物資到接送家裡沒網的孩子上網課,袁霆忙得不可開交。

這也是疫情防控期間全國千千萬萬基層政法綜治幹部的日常工作狀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各地充分發揮政法綜治職能作用,最大限度調動政法綜治力量,廣大基層政法綜治幹部堅守抗疫一線,不畏艱辛、衝鋒在前,主動投身信息核查、政策宣傳、巡邏管控、矛盾調解、服務群眾等工作,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蹟。

當好一線戰鬥員

今年春節,是韓志超8年來第一次回東北老家過年。本打算好好陪陪年邁的父母,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1月28日,還沒有等到街道召喚,韓志超卻坐不住了,立即買了機票趕回工作崗位。

韓志超是安徽黃山屯溪區昱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政法委員。到崗後,他日夜堅守在一線,確保“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各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轄區內旅館、出租屋、社區防疫卡口等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忙得根本顧不上家。

重點居民小區嚴防死守、重點包保人員全程關注、重點工作事項主動作為……截至目前,韓志超牽頭組織檢查休閒娛樂場所、網吧、酒店、旅館、出租房等近1400家。

“這段時間忙得沒空照顧女兒,很心疼。”說起女兒,韓志超有些內疚。

疫情暴發後,各地鎮街政法委員迅速行動,充分運用在綜合治理、網格管理、群防群治等方面的實戰經驗,成為基層政法系統參與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指導員”和衝鋒在一線的戰鬥員,有力築起一道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司馬莊有人10天前與重點地區人員接觸,現在正發燒,快跟我去村裡。”疫情發生後,一旦有突發狀況,不管在哪裡、在幹什麼,河北滄州任丘市北辛莊鄉黨委副書記兼政法委員王海鵬都會立刻趕往現場,村民們笑稱王海鵬是“比曹操還快的人”。

為確保卡口監管防控萬無一失,王海鵬“化裝”成陌生人,用走小道、硬闖、說好話等方式“試圖”進村,檢驗各個卡口反應,在多次被“轟”出村後,他的心才踏實下來。

2月4日,村民王某因病去世。為避免人員聚集,王海鵬得知情況後立即帶領包村幹部、村幹部到當事人家中做工作,勸說家屬不大操大辦、儘快出殯。處於悲痛之中的家屬不理解,王海鵬便留下來,一邊幫忙料理諸事直到天黑,一邊釋法說理,用貼心的話細細勸導,最終取得了家屬的理解和支持。

當好平安守門員

“您好,有人在家嗎?我們是社區摸排登記的工作人員。”敲門、詢問、登記、再敲門、再詢問、再登記,一棟樓敲下來,康玉雪的指關節隱隱地疼。

24歲的康玉雪是重慶市永川區的一名平安志願者,疫情期間,在不到3天時間裡,她和4名“90後”小夥伴完成了4000多戶的摸排登記。

“我們年輕人跑得快,上樓下樓不困難,最難的是聽見家裡有人卻敲不開門,特別著急。”康玉雪說,社區摸排工作要求“不漏一戶、不漏一人”,敲不開門就掌握不到最真實的情況。

摸排工作,康玉雪絲毫不敢懈怠,屋裡有動靜但不願開門的,她就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爭取居民的信任和理解。要是家裡沒人,就在門外貼上摸排告知書,留下自己的聯繫方式。

林世增是福建福州長樂區潭頭鎮厚東村委會副主任,也是平安志願者隊伍中的一員。在此次戰“疫”中,身穿“紅馬甲”的他經常穿梭在村裡,為群眾送去防疫知識、生活用品的同時,也送去了信心和勇氣。

“看著村民們從最開始的凝重不安到露出笑容,覺得自己的努力都值了。”面對村裡居家隔離觀察人員,林世增堅持每日登門核查。群眾打來電話求助,他二話不說便立即上門,盡最大努力最大程度地解決群眾生活不便的問題。

厚東村面積大、人口多,轄區內有70多家企業,防控工作量大。當前企業陸續復工復產,林世增每天的加班還要繼續。

在北京,“朝陽群眾”“西城大媽”“石景山老街坊”等志願者,紛紛走上社區街面;在瀋陽,33.3萬名“盛京義勇”平安志願者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在上海,平安志願者第一時間投入到各項防控工作中,他們共同築起一道道群防群控的嚴密防線。

當好群眾服務員

因為一張照片,湖北武漢江岸區後湖街道惠民苑社區網格員豐楓成了“網紅”。照片中,豐楓身上掛滿了幾十個藥袋。原來,武漢市小區實行24小時封控管理後,為了解決居民買藥問題,豐楓每天都奔走在武漢各個藥房。

“那天在藥店買的藥有近百份,帶去的箱子裝不下,我就將其中小份的藥串成兩串掛在了身上。”豐楓回憶說。他負責的小區是公租房小區,住戶大多是殘疾人、老年人等困難群體,有700多名慢性病重症患者。為了幫居民買藥,江岸區的藥店豐楓跑了個遍。

經過這段時間的“代購”,豐楓也成了半個專家:“買藥看似是小事可馬虎不得,比如糖尿病胰島素就分3個品牌兩種類型,對應不同的併發症。”

讓豐楓感到欣慰的是,通過這張照片讓很多人瞭解了網格員這個收入不高責任很大的職業。

已是凌晨,路上幾乎沒有行人與車輛,江蘇張家港樂餘鎮網格員秦衛波剛剛結束一天的工作。春節前,他退掉車票、推遲婚期,至今已在抗疫一線奮戰了48天。

疫情期間,秦衛波每天勸說村民少出門,自己卻不得不在外忙碌奔走:“除了挨家挨戶排查外,村民需要的生活用品,我會第一時間送到門口,一天經常不知不覺走上兩三萬步。說不累是假的,但每次看到鄉親們滿意的笑容,疲憊也跟著煙消雲散。”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國近450萬名專兼職網格員奔走於街頭巷尾、守護在樓門院落,客串起快遞員、服務員,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综治力量冲锋“疫”线守护基层平安|基层社会治理织密疫情防控网

往期推薦 ◆◆

這,就是她的樣子!

絕了!各地支援湖北物資中居然有這樣的“私貨”!

漫點普法 | 免職、撤職、降職、辭職、開除你分得清嗎?

這次“打假”,打得好!|這注定是一場必勝的戰“疫”⑰

由口罩引發的“十宗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