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快”不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懶”才是;做個懶人也許活的更好

“勤快”不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懶”才是;做個懶人也許活的更好

2020年01月20日 | 第【605】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轉載授權請聯繫(ID:BG9FBG)


懶一點,進化更快--張大寬



“勤快”不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懶”才是;做個懶人也許活的更好


錄視頻

今天錄了一下海報製作的視頻課程。

緣起是昨天群裡有群友說,年底了,平面設計師都休息了,先抓都抓不到。

於是我就琢磨著,錄一節課程,方便大家以後製作海報時使用。

下午錄製完成,也上傳到平臺上了,卻總覺得缺點啥,想了半天,終於想起來了,原來是缺字幕。

以前的老方法,是在剪輯軟件的時間線上,添加字幕,然後一個字一個字的輸進去。

後來,有了語音輸入法,終於可以語音識別,整理出文稿,然後再粘貼,至少不用敲那麼多字了,但還是非常耗時耗力。

我又是個懶人,咋辦嘞?

那就研究研究,有沒有更便捷的方法,結果就因為懶,找到了。一杯茶的功夫,不用動手,字幕就出來了,只需要稍稍修改就能輸出成視頻。

要是我勤快,估計這會正打字呢。

所以,很多時候懶一點,也是好事[Onlooker]


“勤快”不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懶”才是;做個懶人也許活的更好


懶,是人類進步的動力

懶,是人類進步的動力。

這個觀點,是我上中學時候就有的,到現在我依舊堅持這個觀點。

為啥嘞?

我們看看身邊這些例子就知道了。

我們懶得走路,就發明了車,我們懶的見面傳遞信息,就有了呼機手機。我們懶的出門吃飯,就有了外賣到家。我們懶的上街比價,就有了網上購物。。。。

等等等等,試看一下,多少發明都是因為懶而創造出來的?

就像我現在正在用的筆記本電腦,不就是因為臺式機太笨重,難以搬來搬去,為了方便,為了輕鬆,才造出來了這麼個玩意嗎?

所以說,懶,才是人類進化的動力。

有時候,懶一點真不是壞事,反而是好事。


“勤快”不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懶”才是;做個懶人也許活的更好


懶螞蟻

有一個懶螞蟻效應,不知道你以前聽說過沒有。具體是這樣的

懶螞蟻效應是日本北海道大學進化生物研究小組對三個分別由30只螞蟻組成的黑蟻群的活動觀察。

結果發現。大部分螞蟻都很勤快地尋找、搬運食物、少數螞蟻卻整日無所事事、東張西望,人們把這少數螞蟻叫做“懶螞蟻”。

有趣的是,當生物學家在這些“懶螞蟻”身上做上標記,並且斷絕蟻群的食物來源時,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表現得一籌莫展,而“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移。

原來“懶螞蟻”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偵察”和“研究”上了。它們能觀察到組織的薄弱之處,同時保持對新的食物的探索狀態,從而保證群體不斷得到新的食物來源。在蟻群和企業中,“懶螞蟻”很重要,此現象被稱為“懶螞蟻效應”。

你看,看似無所事事的螞蟻,實則起了很大的作用。

如果你也是個“懶人”,是不是終於給自己找到了懶的理由了?

很可能,你的懶,只是放棄了瑣事,而是在找更高效的方法。

同樣,如果你的身邊,你的組織裡,有這樣的“懶螞蟻”,那麼請你要多多注意他們,學學他們的思考方式,學學他們處理問題的思維。

這樣,更有助於你更高效的解決問題。


“勤快”不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懶”才是;做個懶人也許活的更好


懶,不是真懶,只是懶於雜物

說到這裡,你千萬不要覺得,“懶”就是光榮。

懶這個詞,只是箇中性詞,真正的核心,在於在哪裡“懶”。

我舉個例子,比如臉書的老闆,小札,他走到哪裡都是那一身衣服,從來不帶換的。

為啥呢?就是懶得在選衣服上面浪費時間。

這個背後的意思是啥呢?是他把時間放在了更重要的事情上。

所以,懶,不是真的懶,是懶於雜物,勤于思考。

實際上,有效的懶,本質上也是勤快,只是勤快的地方不是雜物,而是思考。

這個要點一定要弄清楚,千萬不要只看到我說懶,就天天葛優躺了,葛優躺也沒關係,找到那個更高效率的方法,然後把時間都投入到那個上面,才能讓你長期的“懶”下去。

希望你也成為一個,懶於雜物,勤于思考的“懶螞蟻”。

我是大寬,餐飲諮詢顧問。每天一篇原創文章,幫助更多的餐飲人賺到更多的錢。

如果你身邊的朋友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你可以把今天的內容分享給他,或許你能幫到他。

深度學習 | 充分支持 | 深度鏈接

加入2020年付費讀者群 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