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皮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看到這個標題,可能有讀者會問:皺皮木瓜也是一種花嗎?如果說到它的另一個名字——貼梗海棠,你可能就知道了。貼梗海棠作為海棠的一種,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

海上花语㉞|皱皮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首先,正本清源,我們日常在水果店裡買到的木瓜,大名應該叫做“番木瓜”,一個“番”字點明瞭它的外來身份——沒錯,番木瓜原產南美洲,地理大發現之後才經由東南亞傳入我國,故而以“番”字命名,而“木瓜”二字則毫無疑議的表明在我國本來就有一個叫“木瓜”的東西。

這個東西就是皺皮木瓜,或者說貼梗海棠,是我國傳統的“木瓜”原型之一。皺皮木瓜歸於薔薇科木瓜屬,和番木瓜關係極遠,倒是和月季、蘋果、櫻桃之類關係更近。值得指出的是,我們平時所見的“海棠”如西府海棠、垂絲海棠等,其實是蘋果一家,特點是具有長長的花柄,宋代詩人楊萬里所謂“不關殘醉未醒松,不為春愁懶散中”,正是描寫垂絲海棠花朵低垂的嬌羞之感。而貼梗海棠顧名思義,花柄極短乃至沒有,以至於花朵緊貼枝幹,故而得名。

海上花语㉞|皱皮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皺皮木瓜又有貼梗海棠的俗名,其實是古人對它花果兩豔側重點不同而生。若稱海棠,則更看重花。皺皮木瓜的花呈豔紅色,貼生枝幹之上,開花時一叢猩紅,鮮豔奪目。皺皮木瓜原產我國中部特別是四川一帶,因此又稱“蜀海棠”。陸游“千點猩紅蜀海棠,誰憐雨裡作啼妝”中所指的就是貼梗海棠。當然,在長期的栽培過程中,人們也選育出了粉色、綠色、白色等品種。

海上花语㉞|皱皮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皺皮木瓜的另一特色就是它的果實——也就是真正的“木瓜”。皺皮木瓜的果實呈長橢圓形,9月至10月成熟,成熟後略有皺縮,表面淡黃色,形似梨子,所以又稱鐵腳梨。不過,成熟的木瓜無法直接食用,一口咬上去,硬而酸澀,能讓人深刻領悟“木”“鐵”二字的含義,只有用糖鹽醃漬之後方可作為蜜餞入口。在雲南,在果實未成熟時取下切片,與雞同煮,成為著名的風味食品“酸木瓜燉雞”。

海上花语㉞|皱皮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不過,皺皮木瓜果實也有其妙用。一方面,皺皮木瓜可作為傳統藥材,古代以宣州出產最為有名,因此又稱作“宣木瓜”。另一方面,雖然口感不佳,但成熟後的果實具有非常濃郁的芳香,聞之沁人心脾,令人愉悅。所以在《紅樓夢》中描寫到秦可卿的臥房桌上擺著“傷過太真乳的木瓜”,其實就是將木瓜當做天然香薰來用。

貼梗海棠在我國古代文化中,更是佔有一席之地。熟悉古典詩詞的人們,對木瓜一詞肯定不會陌生。詩經《衛風》中木瓜一篇的第一句就是“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劇”,要用一塊美玉來回報一個植物的果實,足見木瓜在古人們心中的地位,這也許就是因為它花時豔麗,果時芳香的緣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