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古塔東側有一段僅存的古城牆遺址,印證塵封己久的歷史

錦州是一座有著 2000 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據《遼史·地理志》載: 遼代分屬中京道和東京道轄;公元911-92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以漢俘建錦州”,錦州之名始於此時;目前在錦州市古塔區福德轉盤南面臨近南京路方向,從一處遺址僅存的遼代古城址就能看出端倪。


錦州古塔東側有一段僅存的古城牆遺址,印證塵封己久的歷史


錦州古塔東側有一段僅存的古城牆遺址,印證塵封己久的歷史


錦州古塔東側有一段僅存的古城牆遺址,印證塵封己久的歷史

從遼道宗時所建的廣濟寺塔來看,當時的錦州城廓應該不會很小,在金、元兩代,錦州更是出現了一定的城市規模,到明代錦州城有了明顯的擴大。《全遼志》載:“錦州城本遼錦州、元水樂縣舊址。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指揮使曹鳳即舊城址修築磚城,方五里一百二十步,高二丈五尺;成化十二年(1476年),都指揮王鍺增廣南北四十五丈,東西九十五丈。


錦州古塔東側有一段僅存的古城牆遺址,印證塵封己久的歷史


錦州古塔東側有一段僅存的古城牆遺址,印證塵封己久的歷史


錦州古塔東側有一段僅存的古城牆遺址,印證塵封己久的歷史

弘治十七年(1504年),參將胡忠、備禦管升並城南關周圍六里一十三步,形勢若盤,俗謂之盤城。池周圍七里五百七十三步,闊三丈五尺,池深一丈二尺。門四:東寧遠,南永安,西廣順,北鎮北”。


錦州古塔東側有一段僅存的古城牆遺址,印證塵封己久的歷史


錦州古塔東側有一段僅存的古城牆遺址,印證塵封己久的歷史


錦州古塔東側有一段僅存的古城牆遺址,印證塵封己久的歷史

明代在錦州城內設有廣寧中、左兩屯衛,其後為廣寧中、左、右三屯衛治所。清代,“城址仍其舊。城門四城上皆有重樓,門外皆有月城,謂之甕圈內外城門護以鐵,城之四角皆有炮臺,南門以東增築一臺。”康熙年間,在東南臺上建有魁星閣,城垣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奉敕重修,咸豐六年(1856年)五月重修,光緒六年(1880年)又重修。城周約4公里。


錦州古塔東側有一段僅存的古城牆遺址,印證塵封己久的歷史


錦州古塔東側有一段僅存的古城牆遺址,印證塵封己久的歷史


錦州古塔東側有一段僅存的古城牆遺址,印證塵封己久的歷史

當然,以上都是通過歷史資料的查閱得知,從現今僅存的錦州古城遺址看,雖然有修繕後的痕跡,但通過一段距離古城牆與古塔廣濟寺、永輝塔佑國寺等古建築群,依然能體會出塵封已久的歷史,感受那悠久和燦爛的文化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