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上“黑洞”的始作俑者——木卫一

“朱诺”号(Juno)木星探测器于2019年9月12日拍摄了一张木星表面“黑洞”的照片,这其实是木卫一号的投影。

木星上“黑洞”的始作俑者——木卫一

图片:NASA/JPL-Caltech/SwRI/MSSS/Kevin M. Gill

美国宇航局(NASA)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捕捉到了一副“不详”景象:在木星厚厚的云层上面出现了一个巨大黑点,虽然看起来令人恐惧,但这个黑点只是火山运动极为强烈的木卫一号的投影。

木星上“黑洞”的始作俑者——木卫一

美国宇航局“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图片:Image

“朱诺”号在对木星进行第22次近距离飞行的旅程中捕捉到这一系列令人咂舌的相片,于2017年到达木星系统的“朱诺”号航天器正处在高度椭圆的极轨上,这使其能够接近木星云层的顶部然后再次进入深空。

木星上“黑洞”的始作俑者——木卫一

木星地平线上木卫一的投影

据天文在线报道,“朱诺”号在拍摄这一系列相片时距离木星表面大概为8000千米(5000英里),但如今,在它返回木星进行第23次近距离飞行之前,探测器正处于一段让它远离这个“气体巨人”超过8000000千米的旅程之中。“朱诺”号计划在2021年7月,也即任务结束之前再执行大约十几项任务。幸运的话,任务可能会进一步延期到整个20年代, 因为诸如此类的图像会使我们对木星的认识更为全面。

木星上“黑洞”的始作俑者——木卫一

不完整的木星照片(右上角缺失的巨大块)展示了阴影(色彩调整为凸显特色)

就像我们在木星上看到的这样,黑色的阴影已经接近日全食的景象了。但公平地说,这更像是一次环形日食,因为木卫一的阴影还没有覆盖木星的整个表面。更公平地说,我们也许不应该把这次天体事件称为日食,因为这更像是一种过渡--类似于系外行星穿越它们的宿主星,也让天文学家有机会利用地球上的优势来探测它们。

木星上“黑洞”的始作俑者——木卫一

当然,木卫一的阴影是很大的。虽然木卫一只比月球稍微大一点,但其出现的巨大黑色阴影得益于一种光学效应,在这种效应中,物体的阴影大小,即半影,会随着物体与光源(太阳)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同样的事情在2016年日食期间的地球上也被发现了。

木星上“黑洞”的始作俑者——木卫一

木卫一是太阳系中第四大的卫星,也是木星的四颗伽利略卫星中最靠近木星的一颗。这颗火山运动极其活跃的卫星绕木星一周只需42.5个小时。因此,除了在大小上和月球相似之外,木卫一与木星的距离也和月地距离有可比性,这也是木星的地质活动较为活跃的原因之一。当然,木星产生的巨大引力也使卫星上产生了潮汐热能,这使得木卫一成为了太阳系中火山运动最为活跃的天体,数百座火山可以喷射高达500千米(300英里)的岩浆。

木星上“黑洞”的始作俑者——木卫一

最后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木卫一上最大的火山,Loki,随时都有喷发的可能。所以大家可以更多地关注这颗粗犷的,正在融化的卫星。

木星上“黑洞”的始作俑者——木卫一

补充知识:

Loki Patera是木卫一上最大的火山坑,它的直径可达202千米(126英里)。火山坑里面包含一个偶尔翻覆地表的熔岩湖,其活动程度可看作与地球上扩展超快的大洋中脊类似。旅行者1号携带的红外干涉光谱仪和辐射计对Loki Patera火山热辐射的测量发现其与硫火山的活动类似。

木星是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目前已知有六十余颗卫星。古代的天文学家就已经知道这颗行星,罗马人以他们的神称这颗行星为朱庇特。古代中国则称木星为岁星,取其绕行天球一周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

1.WJ百科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 George Dvorsky-沈三雨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