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抹—做宋朝最in的girl


【壹】內衣也時尚—宋抹


漢服科普 | 宋抹—做宋朝最in的girl

-出土文物:菱形朵花紋印花絹抹胸 -


“長50,寬116,帶長51釐米。為絹質,呈長方形,兩邊繫帶,上部中間處打有一個折褶。以印花工藝用黑色印出菱形紋,菱紋內填以柿蒂小花,相錯排列,並以朵花紋印花絹貼邊。”

—宋代服飾·文物鑑賞


在延續了唐風的熱情奔放的穿衣風格之下,以纖細為美的宋人卻將以展示性感的抹胸裝傳出了自己獨有的精緻。在流傳下來的宋畫,或是時風小詞中,都有著對抹胸的刻畫和描寫。


錦額重簾深幾許。

繡履彎彎,未省離朱戶。

強出嬌羞都不語。

絳綃頻掩酥胸素。黛淺愁紅妝淡佇。

怨絕情凝,不肯聊回顧。

媚臉未勻新淚汙。梅英猶帶春朝露。

—《蝶戀花》趙令畤(音同“至”)


北宋詩人趙令畤所描繪的一位貴家少女,待字閨中,一副嬌羞之態,詞中便描寫了她身著素雅的絲質抹胸這一細節。


大約他並未真的見到一個少女在家中是怎樣的形態音容,但這一句“絳綃頻掩酥胸素”的描寫便能體現在外衣之下露出精緻的抹胸這一穿法在宋時是十分常見風靡的。


漢服科普 | 宋抹—做宋朝最in的girl

-劉宗古《瑤臺步月圖》局部-


曹郎富天巧,發思綺紈間。

規模寶月團,淺淡分眉山。

丹青綴錦樹,金碧羅煙鬟。

爐峰香自湧,楚雲杳難攀。


—《謝曹中甫惠著色山水抹胸》陳克


時風的開放,也不僅僅侷限於詩作與畫作中對於衣著的描寫,時下各人對這一(露出作為內衣的抹胸)穿著風格的接受程度也是另一個維度的考量標準。


為答謝曹中甫送妻子一件抹胸作為禮物,南宋詞人甚至寫了一首精美的詩以作答謝。始終細緻入微地刻畫了此件抹胸上的山水圖案。


漢服科普 | 宋抹—做宋朝最in的girl

-錢選《招涼仕女圖》-


【貳】 偏愛“不制衿


漢服科普 | 宋抹—做宋朝最in的girl

-出土文物:素紗直襟窄袖衫-


“衣長60,通袖長148,袖口寬13釐米。為紗質單衣,直領對襟,窄袖,衣襬兩側開叉。用同色面料鑲領緣與門襟,從領邊露出的行針線跡來看,原應該還有一條細滾邊。這件紗衣質料輕薄,僅重31.1克。”

—宋代服飾·文物鑑賞


關於“細滾邊”:若仔細觀察,可依稀看出衣緣上的花紋,便是後文介紹的“領抹”


宋宣和年間,女性解開系在胸前的衫子紐帶,將本該穿在抹胸之外的對襟束身衫子敞開懷,刻意露出抹胸的潮流自宮中而起,很快,這樣的對襟衫子也全然改成了不縫製衿紐,純然變成了宋朝獨有的“不制衿”款。


“婦人便服不施衿紐束身

短制謂之不制衿

始自宮掖

未幾而通國皆服之”

—岳珂 《桯史》(桯,音同“聽”)


宋詞人趙長卿也曾在自己的詞作中對這樣的打扮有過細膩的描寫:


牙領番騰一線紅。

花兒新樣喜相逢。

薄紗衫子輕籠玉,削玉身材瘦怯風。


女子身著輕薄的紗羅所裁製而成的對襟衫子,內裡紅色繡著花樣的抹胸就露了出來,抹胸開口低低的,薄紗下若隱若現的是如羊脂一般的雪白胸脯,又如何不動人呢?


【叄】點睛之筆—領抹


宋人對於精緻的追求遠不止對襟衫子中間的縫隙中露出的一點抹胸上的繡花這麼簡單。在束身的衫子以外,女子們或穿對襟旋襖,或穿褙子外出。


從前的科普中曾經詳細地講解了褙子,是穿在抹胸,衫子之外的第三層禮服,長度直到腳面,穿起來更為正式莊重。


《東京夢華錄》中記錄了為達官貴人說親的媒人著裝:


“上等戴蓋頭,著紫背子,說官親宮院恩澤。”

背子:同褙子。


而身著褙子,不僅僅標識著身處場合的莊重性,同時也是身份的一種象徵。《繁盛錄》中記載了南宋時期臨安的歌姬裝束:


“戴冠子花朵,著豔色衫子;年稍高者,都著紅被子,特髻。”


故此在宋乾道年間被規定為宮中后妃的常服:


“大袖生色領,長裙,霞帔,玉墜子,生色領,皆用絳色,蓋與臣下無異。”

—《宋史·輿服制》


至於旋襖,大約就更加日常,平民化一些,通常旋襖的長度大致齊膝,旋襖之下露出素色長裙,倒比全然遮住裙子的褙子更添一絲活潑。


漢服科普 | 宋抹—做宋朝最in的girl

-《雜劇人物圖》-

漢服科普 | 宋抹—做宋朝最in的girl

-《中興應瑞圖》-


而不論是外搭褙子還是旋襖,點睛之筆還在於“領抹”。在直領的邊緣鑲一道花邊,大多以綵線捻金線繡上代表四季的花樣,稱為“一年景”。領抹常常在節日裡的集市上單獨出售,選好之後直接縫在衣緣之上,當場華麗變身。試問哪個女孩子不想在節日慶典上做“最in”的girl呢?


“及州南一帶,皆結綵棚,鋪陳冠梳、珠翠、頭面、衣著、花朵、領抹、靴鞋、玩好之類。”

—《東京夢華錄·正月》


大約正同如今的我們,有人偏愛印花,有人偏愛刺繡一樣,領抹也不盡然全是繡品,有的花紋是直接畫上去,有的則是半繪半繡,款式推陳出新,永遠不會讓人覺得乏味。


“及妝時結薄衫兒,蒙金艾虎兒,畫羅領抹襭裙兒,盆蓮小景兒。香袋子,搐錢兒。”

—無名氏 《阮郎歸·端五》


宋時一改唐風對對稱之美的追求,繡花或花紋以生色摺紙花尤為時尚,力求對花卉或花紋的寫實和其中所能表現出的張力之美:


漢服科普 | 宋抹—做宋朝最in的girl

-南宋絳地牡丹芙蓉花羅-


漢服科普 | 宋抹—做宋朝最in的girl

-南宋綠地芙蓉梔子花綾-


漢服科普 | 宋抹—做宋朝最in的girl

-(對比)唐代寶相花紋-


宋人偏愛清新之感,意在纖細,飄搖,素雅,大約是歷經了大唐盛世之後的一次審美上的轉折。


但就算以素服為時尚,宋人也絕不會將看似無聊的顏色穿得呆板。衣襟層疊之下若隱若現的花紋,是不露聲色的精緻;衣緣上的彩繡,以素衣襯托更顯華彩,加之宋時織造業更是步入時代的高峰,綾羅綢緞層出不窮,即便是淺淡的衣衫顏色,亦能在舉手投足之間流光溢彩。


歷經多年之後,宋時的衣裙再次面世,也難免不為它的光華而震撼。這,又何嘗不是低調的奢華呢?


(注:轉自:墨大漢服社,以上圖文版權及活動解釋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漢服微資訊 | 帶您瞭解更多漢服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