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莫愁到死之時都還有“守宮砂”,那為什麼會在感情上走極端?

Zack8


我一直覺得金庸先生或許對兩宋的禮教有所誤解。別的不說,就說赫赫有名的李清照,丈夫死後就改嫁他人,而後又離婚,宋代律法也是支持女子改嫁的。程朱理學幾個老傢伙雖然生在兩宋,但他們理論付諸實踐還是在元朝,明清才大行其道。想想兩宋時期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又豈能拘泥於迂腐禮教?應該說,元之前,整體社會風氣是比較開明開放的。

所以兩宋最重禮法這事實際上不存在的,更何況神鵰時期已經是南宋末年,兵荒馬亂,誰還有心思你娶誰嫁誰。楊過小龍女師徒戀不合禮節這一個說法並站不住腳,不過正是因為金庸先生這一思想,就苦了李莫愁,李莫愁可以說是這個虛構禮教最大的受害者。

李莫愁來歷不清楚,但小時候就在古墓派長大,對於世俗的規矩瞭解不多,再加上她本身脾氣火爆,按理說是一個有著純天然鄉野氣息的女孩。這點看看小龍女就知道了,小龍女冰清玉潔,帶著冷傲氣息,但是一旦動情就對楊過情難自禁,在古墓時候已經有異常舉動,在甄志丙辦那畜生事時,她以為是楊過,她還以為過兒長大了,滿心歡喜。也就是說,小龍女一個古墓長大的小姑娘,帶著純天然質樸的氣息,自然是無法剋制自己情慾的,這是人的本能反應,很正常。


但是這一切到李莫愁這就變得不正常,李莫愁跟陸展元相遇後,小女孩跟一帥哥相遇,一見鍾情,兩人海誓山盟蜜語甜言,不在話下。然而,這裡的李莫愁就好像一個被衛道士硬造出來的人一樣,一點正常人的情慾都沒有。李莫愁初與楊過相遇時有這樣一段描述:

呵呵呵,乾笑幾聲,李莫愁十歲以後,就沒跟男人有過接觸,這人設也是醉了。合著跟陸展元熱戀時也只是嘴上說說而已。有話說男人的話要能信,母豬都上樹了。何況是兩人熱戀時說的話呢,聽聽當場高興也就得了。兩人相戀那會兒手都沒拉一下,對比小龍女的反應,李莫愁簡直太不正常了。一個沒有受過什麼正統教育的小姑娘,跟情郎熱戀做出出格舉動很正常,就算沒有突破最後一步,摟摟抱抱親親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李莫愁不知道為何就那麼固執,硬是手都沒讓人碰一下,也真是奇了。陸展元估計心裡也會犯嘀咕:咱倆這不算數啊,就是口頭說說而已,手沒碰一下,算哪門子戀。所以陸展元回去沒多久就把李莫愁給忘了,找了一個門當戶對的何小姐成親。

陸展元這邊是忘了李莫愁,但是李莫愁卻是動了真情,而且是刻骨銘心那種。偏偏古墓派是一個比較古怪的門派,在男女關係上處理不得當,那時候古墓派老掌門還活著,對李莫愁這樣私下搞對象的行為十分不滿,李莫愁也藉此叛出師門。滿心歡喜等著陸展元回來娶她,結果等到的結果是人家娶了別人,從此就開始了大殺四方的生涯。

實事求是的說,李莫愁這種人是很可怕的,不管是古代還是在今天。按照一般人理解,李莫愁跟陸展元談情說愛,儘管有海誓山盟,但是人家既然已經拋棄你了,你可以跑過去大罵對方一頓,也可以痛扁對方一頓,甚至說因為是武林中人,直接殺掉對方洩憤。然後你自己該幹嘛幹嘛,無論是另覓情郎,還是終身不嫁,這都是她個人的事。可是李莫愁不一樣,她遷怒於天下人,就因為這事,她變得喜怒無常見人就殺,成了令人聞風喪膽的女魔頭。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愛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即便愛情有失意,失落個一年半載,也會開啟新的戀情和生活。可是李莫愁不一樣,愛情就是她的全部,一旦失去她就再也走不出來了,為了彌補這種缺憾,她只能採取別的渠道發洩,她選擇的是殺人,這樣一殺就是二十年。

像李莫愁這種性格其實跟她一開始的表現倒也是相符的,李莫愁從小是十分自律,一根筋又認死理,屬於極端性格,今天不是有句話嘛,寧願單身也不要跟極端個性的人談戀愛。她跟陸展元相戀,明明心裡喜歡的不行,但是心裡又有一道防線說男女授受不親,所以她可以忍住自然的生理反應,談過戀愛的人都清楚,有句話叫情難自禁,面對熱戀中的戀人能夠做到完全剋制的人是有多麼困難,從這裡倒也看得出來李莫愁的心是有多硬,意志是有多堅定。而這樣的人一旦反噬,那她的反應也是格外大,最後走上殺戮之路,也是可以預料的。

實際上,陸展元后來對李莫愁也蠻愧疚的,而且成為名震一方的大俠,說明陸展元人品不錯。倘若李莫愁沒了守宮砂,說不定陸展元就會負責到底,李莫愁也就不用走上絕路了呢。


一覽眾河小


看過神鵰俠侶的人就會對裡面的李莫愁有著非常深刻的印象,李莫愁在整部小說中本身就是一個可憐的女人,只不過用情實在是太深,結果導致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自己。

李莫愁在年少的時候,非常喜歡當時的帥哥陸展元,可是陸展元卻對她不怎麼感冒。陸展元當時喜歡上了其他的女人,結果在婚禮上,李莫愁前往鬧事,但是被當時的武林高手給鎮住。結果多年之後,李莫愁在前往尋仇的時候,陸展元夫婦已經死了。

李莫愁在陸展元之後,一直沒有再碰上自己喜歡的人,所以一直保持著少女之身。也許到了現在社會,人們不再像過去那麼專情,不會弔死在一棵樹上。但是在古代的時候,三綱五常比較流行的年代,確實有很多這樣的人。李莫愁用情太深,結果就專門喜歡陸展元,而看不上其他人,結果導致她死的時候都還是處女之身。

當然也不是說李莫愁沒有碰到自己喜歡的人,在後來她碰到楊過的時候,對楊過還是起了一點的心思。因為楊過本身也是一個很帥氣的男人,對女人有著比較強的吸引力。楊過幾次無意中接觸了李莫愁的身體,李莫愁也沒對他怎麼地,後來兩個人幾次遭遇,李莫愁也沒對楊過下殺手,可見當時對楊過有一定的感情了。尤其是小郭襄在李莫愁手中的時候,李莫愁以為是楊過的女兒,居然和楊過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可見她對楊過一不一點兒都不排斥。

如果楊過不是對小龍女用情太深的話,說不定會和李莫愁走到一塊去。總之神鵰俠侶這部小說確實有點精深,裡面專情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李莫愁不是在感情上走極端,而是始終沒有遇到可以不保留“守宮砂”的人。

有人說,李莫愁曾經對楊過發生過好感,這是沒錯的。

大家注意,李莫愁搶走郭襄後,楊過追趕過去。

無論什麼原因,李莫愁、楊過、郭襄其實是扮演了一家三口的角色。

奇怪的是,李莫愁不但不抗拒,反而很享受。

其實從始至終,李莫愁對楊過沒有太多惡感。

一說,李莫愁的初戀陸展元是江南的帥哥,而楊過同樣也是江南帥哥,兩者高度接近。

同時,楊過除了英俊以外,武功高超、能言善辯、還對女人頗為體貼,比陸展元還要好一些。

所以,如果楊過不是有了小龍女,只是普通江湖上一個帥哥,說不定就能和李莫愁走在一起,結成夫妻也是可能的。


可惜,這一切都是虛幻的。

李莫愁的所作所為,就是一個瘋狂失戀女人的表現,沒什麼稀奇的。

李莫愁為了和陸展元結婚,不惜破門出教,離開古墓派。

在武林上來說,破門是最大的恥辱。比如令狐沖被華山派逐出以後,一度想要尋死。

李莫愁付出如此大的代價,結果陸展元卻移情別戀,導致她癲狂到濫殺無辜的地步。

實際上,如果古代有精神病醫生的話,就會發現李莫愁應該是有精神問題的,還很嚴重。

其實如果李莫愁不會武功,估計就是投河上吊,自殺而已。

關鍵她會武功,還很高超,才會四處殺人放火發洩。

說通俗點,李莫愁就成為了一個武瘋子,只是症狀不是非常嚴重而已。


薩沙


李莫愁之所以在感情上走極端,與其到死還有“守宮砂”有著重要關係!

何為守宮砂?想必這個問題,並不用做過多的解釋,而李莫愁帶著守宮砂離開這個世界,恰恰說明了一個問題——這位相貌出眾、武藝高強的女人,一生都未解男女之事。

同為古墓派弟子,李莫愁無疑要比小龍女可憐。芳華正茂時,李莫愁也曾對江南俊傑陸展元一片痴心,兩人也定下終身。然而,李莫愁的愛情,並沒有持續太久。

陸展元離去後,遇到了武三通的養女何沅君,兩人很快籌辦起了婚禮。原本痴心守候的李莫愁,忽然得知心上人移情別戀,這該是一場多麼大的打擊?

武林中人,在解決問題的方式上,無疑會優先選擇刀劍。於是,李莫愁跑到對方的婚禮上大鬧一場。要知道,這一鬧,也意味著李莫愁放下了自己的一切尊嚴。

試想,此時的李莫愁,無疑是當著眾人的面,承認了自己負心漢拋棄。而當她不顧一切地衝上前去時,內心又藏著多少委屈呢?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陸展元的坐上賓中,竟有一位天龍寺高僧。就這樣,李莫愁敗得一塌塗地,成了個徹底的失敗者。

在陸展元移情別戀前,李莫愁應當是頗為幸福的。當時,眼前這位風流倜儻的男子,似乎已佔據了她整個世界。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切都失去的太快了,以至於讓李莫愁覺得,自己的世界都崩塌了。

在婚禮上鎩羽而歸後,李莫愁潛心修煉武功,而由於她心中的幽怨太深,使其內心的傷痕越來越深。可以說,李莫愁的武功越高,她的性情也就越畸形。


事實上,李莫愁的悲劇人生,也與她的成長環境有著密切關係。要知道,她的師父對其嚴格要求,而活在古墓之中的李莫愁,自然對人情世故也不甚清楚。這樣的女人,一旦走出古墓,又怎麼不遭受磕磕絆絆呢?

雖然人總要經歷挫折,可李莫愁所受的首次打擊,便足以令其一蹶不振,以至於迷失心智,走上了極端。毫無疑問,李莫愁的一生,是十分悲慘的一生。從某種層面來講,原本是為了追逐愛情而離開古墓的俠女,到死都沒弄清楚什麼是真愛。


史海爛柯人


李莫愁就因為沒嚐到甜頭,所以才轉了牛角尖!你看看人家小龍女和尹志平~



做人要學黑鬍子


李莫愁到死之時還有“守宮砂”,通俗點來講就是:“還是處女”,她感情走上極端與其有關係,但卻不大,這個問題需要從兩方面來分析:

情感方面

現階段有一句網紅段子,說的是:男人忘記一個人需要一輩子,而女人想要忘記一個人,只要等到下一個喜歡的人出現。拋卻男女來說,這句話很極端,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人最難忘記的,個人覺得是那一段最初的記憶,初戀是銘心刻骨的,每個人都有一個關於初戀的故事,而在這段故事中,受傷的多為女人。李莫愁正是如此,將心歸於自己的初戀情人,卻未得始終,從她的故事來講,這段網紅段子就是妄談。

她為了陸展元,可謂說是:拋棄了師門,做了一個師門的叛徒,依照當時李莫愁的情況,古墓派就是她的家,放到如今來講,她為了自己的初戀情人與家庭決裂。李莫愁不計後果的付出,也正是她走上極端的開始,所謂,愛之深,恨之切,大概就是如此吧。

感情本沒有客觀,你認為是極端,而這可能在李莫愁心中卻是“一個希望”,從她見陸展元那一刻,她心軟了,為了一個定情的手帕,留住了他的女兒性命。

從情感方面來講,這個問題正應了神鵰中的那首詩“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文化方面

“守宮砂”最早起源於東晉時代,所謂:“守宮”其實就是壁虎,而守宮砂的形成,就是從小喂壁虎硃砂,直至壁虎死亡,將壁虎的身體風乾後,研磨成為粉末,便是現在的守宮砂。

“守宮砂”起源於東晉,但他的正式使用卻是在宋朝時期。據說當時唐朝時期女性地位較高,相對其他的朝代來說較為開放。後宋朝成立,不喜歡這種作為,得將守宮砂作為女人“守貞”的憑證。

而當時的守宮砂並不是像傳聞中的一樣神奇,它的作用不固定,在當時還因為這個問題,冤枉了很多的女性,所以,有很多的女性,被點了“守宮砂”之後,便要非常小心翼翼,就是沐浴,也不方便去。由此而見,以守宮砂來判定女性,並非科學。

而李莫愁到死都有“守宮砂”,她死的時候大概32歲左右,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守身多年,到頭來卻是一場空。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來說,李莫愁的“守宮砂”,確實對她來說有一定的形象,但對她影響最大的,卻是當時社會的那種封建思想和那真摯的一份初戀情感。

我是立水!請指教!


立水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李莫愁這一生,為情所困,在感情上走極端,荒唐了一生。

事實上,她面容姣好,是值得被愛的,不過是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男人,還不肯放手所致。

關於李莫愁和陸展元之間的愛情,金庸並未提及陸展元選擇何沅君的原因,也就是說,這段感情,不一定是陸展元背叛了李莫愁。

很有可能是陸展元突然醒悟,覺得李莫愁的性格並不適合自己。

就像現在的年輕人談戀愛一樣,幾天就換一個,無非是相處一段時間,發現不適合自己,就和平分手,年輕人基本也不會有什麼瓜葛。

而李莫愁是古人啊,當然沒有現代人那麼開放。

陸展元是大大方方從舊的感情中出來,李莫愁卻越陷越深。

真正讓她在感情走上極端的原因,就是“我憑什麼比不上她?”

而陸展元也從未給出過他變心的真正原因,這才是讓李莫愁無法接受現實的主要原因。

從這點來看,陸展元的確像個渣男。

李莫愁被拋棄之後,也曾幾次三番刁難陸展元,甚至還殺了他們夫婦,看似是為了報復,其實她只是想要一個準確答案而已。

而陸展元只會說一句:“我們是真心相愛的。”這誰頂得住?我要是李莫愁我也受不了。

所以,李莫愁在感情上走了極端,全是拜陸展元所賜的。而直到她死,她手上還有守宮砂,只能說明李莫愁的確是愛陸展元的,而且她愛得很深。

她無法接受一個男人,不明不白就扔下了自己,因此她才會像變了一個人一樣,為情所傷,就認為全天下的男子就是渣男。

從這點來看,李莫愁也是個可憐的女子。


十點歷史君


李莫愁受林朝英遺毒不淺,為什麼會給她們點守宮砂?

因為林朝英未婚先孕,偷居古墓生女。

李莫愁從小缺失父愛,極度渴望被愛。

可林朝英已經她的婢女師傅,一直給她灌輸的就是男人不可靠!

極度渴望,卻又極度不信任,在如此強烈的矛盾糾葛中,她的悲劇結局從一開始便註定了!






冷傲劍


真正讀過舊版原著的話,李莫愁就是一個“武瘋子”,她的濫殺行為和愛情沒多大關係,但是電視劇就成了因情生恨,特別是於正那版的李莫愁,添油加醋寫了很多兩人相遇相知的過程,活生生把陸展元寫成一個渣男。

張馨予版的李莫愁讓人同情,原著版的挺讓人害怕。

對比來看:儘管原著沒有具體寫,但從旁人回憶這些內容可看出,兩人相遇是少男少女間的好感,既沒有婚嫁承諾,也沒有逾禮之舉,叛出師門是李莫愁個人行為,陸展元並沒有唆使,甚至可能不知道。

在古代,婚嫁要由父母安排,即使江湖人物不拘小節,至少要父母同意吧。從書中可見陸家是大戶,可能更注重這些。陸展元娶何沅君婚禮隆重,還有高手鎮場,可見父母支持。李莫愁大鬧被打傷,更可見陸家排斥她。

婚禮上十年之約,按古代婚娶年紀來算,此時他們最多二十來歲,甚至十幾歲,十年後,也就最多三十出頭。這時的陸展元已經死了!

書中說是因病死的,年輕會武功的人為什麼死那麼早?說不定是思念成疾,無奈又愧疚才死的呢。陸展元一死,何沅君自刎殉情!

接下來,便是稱李莫愁是武瘋子的重要原因了,得知陸展元死後,她都幹了些什麼?

她是失去愛的那一個,不要求她殉情,可多數女的是不是要麼大哭一場放下了,去追尋幸福或者醉心武學?再或者看破紅塵?

李莫愁沒有悲悼曾愛過的人,而是要殺他親人!注意,原著裡,陸無雙是陸立鼎的女兒,是侄女。程英更無辜,只是父母雙亡來投奔的一個親戚。

因愛生恨,殺負心人和情敵情有可原,殺他親人算什麼?

更極端的是,沅江上一條船有“沅”字而被殺滿船人。她要會法術,是不是得把沅江變幹?

不知道男人們怎麼想的,李莫愁再美,我也欣賞不來。好奇想問:男人願意選一個為他殉情的女人,還是願意選一個殺他親人的女人?

如果是婚禮大鬧是因情,後來所做所為根本與情無關,是她偏激自私,縱然陸展元娶了她,就一定會夫妻和睦了?極端的人,守宮砂在不在,是否懂男女之事都不重要。

要說她悲劇根源,該是古墓中壓抑扭曲人性與情感的教育造成,如果沒有種種奇遇,楊過和小龍女也在走向極端的邊緣。


有幾人


李莫愁之所以在感情上走極端,與其到死還有“守宮砂”有著重要關係!

何為守宮砂?想必這個問題,並不用做過多的解釋,而李莫愁帶著守宮砂離開這個世界,恰恰說明了一個問題——這位相貌出眾、武藝高強的女人,一生都未解男女之事。

同為古墓派弟子,李莫愁無疑要比小龍女可憐。芳華正茂時,李莫愁也曾對江南俊傑陸展元一片痴心,兩人也定下終身。然而,李莫愁的愛情,並沒有持續太久。

陸展元離去後,遇到了武三通的養女何沅君,兩人很快籌辦起了婚禮。原本痴心守候的李莫愁,忽然得知心上人移情別戀,這該是一場多麼大的打擊?

武林中人,在解決問題的方式上,無疑會優先選擇刀劍。於是,李莫愁跑到對方的婚禮上大鬧一場。要知道,這一鬧,也意味著李莫愁放下了自己的一切尊嚴。

試想,此時的李莫愁,無疑是當著眾人的面,承認了自己負心漢拋棄。而當她不顧一切地衝上前去時,內心又藏著多少委屈呢?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陸展元的坐上賓中,竟有一位天龍寺高僧。就這樣,李莫愁敗得一塌塗地,成了個徹底的失敗者。

在陸展元移情別戀前,李莫愁應當是頗為幸福的。當時,眼前這位風流倜儻的男子,似乎已佔據了她整個世界。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切都失去的太快了,以至於讓李莫愁覺得,自己的世界都崩塌了。

在婚禮上鎩羽而歸後,李莫愁潛心修煉武功,而由於她心中的幽怨太深,使其內心的傷痕越來越深。可以說,李莫愁的武功越高,她的性情也就越畸形。

事實上,李莫愁的悲劇人生,也與她的成長環境有著密切關係。要知道,她的師父對其嚴格要求,而活在古墓之中的李莫愁,自然對人情世故也不甚清楚。這樣的女人,一旦走出古墓,又怎麼不遭受磕磕絆絆呢?

雖然人總要經歷挫折,可李莫愁所受的首次打擊,便足以令其一蹶不振,以至於迷失心智,走上了極端。毫無疑問,李莫愁的一生,是十分悲慘的一生。從某種層面來講,原本是為了追逐愛情而離開古墓的俠女,到死都沒弄清楚什麼是真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