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河南領導為何“火”了?疫情也是“教材”,要學的不止網課

2月14日下午,在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新聞發佈會即將結束時,河南省教育廳廳長鄭邦山回答完最後一個記者提的問題後,說了這樣一段話,引人深思:

“我想說,在災難面前,我們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家長、每一位同學必須真正地做到“風雨同舟、攜手共進”。社會即課堂、生活即教育。我們需要共同面對、共同討論、共同參與、共同承擔,在教學條件變化、交流空間變化中把疫情、把災難當成教材,把我們應該做的、能夠做的、通過努力能夠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最佳,保持良好的、積極的心態,共同完成好這場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學教育、道德教育。”


這位河南領導為何“火”了?疫情也是“教材”,要學的不止網課

河南是我國人口大省,同時也是教育大省,教育在河南人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河南省教育廳廳長的發言也是對大多數教育從業者和學生的激勵,河南教育者也從不畏懼困難,抗日戰爭期間,河南大學先後輾轉於信陽、南陽、洛陽、西安、寶雞、蘇州等地,雖然各種損失嚴重,甚至有不少師生犧牲,但仍辦學不輟。

如今在疫情期間,我們教育從業者需要站在教育的目的考慮,從培養一個健康、全面、完整的“人”的視角來教育學生,不僅僅是從網課上讓學生學習教材。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心智、三觀被沒有完全健全。在這麼一個困難時期,大家應該如何看待教育呢?

這位河南領導為何“火”了?疫情也是“教材”,要學的不止網課

是危機也是“機遇”

這次疫情中,湧現出不少溫暖故事,他們不僅是我們從電視上看到的醫護人員,也有我們身邊一個個素不相識的普通人,他們用付出、理解、堅強,點起星星燭火,在這些黑暗的日子裡,他們就是希望。

疫情期間有衝鋒在疫情最前線的醫生、在“雷神山”“火神山”施工建設現場的工人、村裡“硬核”宣傳的村長、社區街道里消毒測體溫的保潔阿姨,他們就是我們平凡生活的無名英雄。

這位河南領導為何“火”了?疫情也是“教材”,要學的不止網課

我們把這次疫情看成對孩子進行教育的實踐課,用疫情中社會的各階層表現為教材,讓孩子們真正明白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在是非面前做出自己的正確判斷。一個人從小接受到的思想以及灌輸的價值觀,會直接和間接體現在他今後的人生中。疫情期間發生的真人真事,希望孩子們能看在眼中,也能記在心裡。

這位河南領導為何“火”了?疫情也是“教材”,要學的不止網課

家庭教育是一起成長

還記得在這次疫情初期,很多80、90後都紛紛抱怨自己的父母不肯戴口罩,不得不承認,很多老一輩父母確實對於醫療防護方面的知識存在漏洞,很多時候正是由於對疫情的不重視或者過於恐慌,導致出現了很多本不該發生的事。

這位河南領導為何“火”了?疫情也是“教材”,要學的不止網課

家庭的教育不光是父母教育孩子,同時也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機會。就像當時父母教孩子識字、說話一樣,對於父母的勸告我們更應該有耐心,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父母,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否則只會使矛盾越來越深。父母有自己的“傲嬌”,潛意識中他們並不希望孩子糾正他們的行為,孩子們站在自己的立場和角度去指責,只會讓父母更加生氣,到時候因為這個事影響健康,反而得不償失。

正確與父母溝通也是孩子們需要學習的,同樣沒有父母的成長也就沒有孩子們的發展,這次漫長的“寒假”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難得和父母相處時光,這也給家庭中的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契機。無論是還在上學或者已經工作,這次疫情不正是一次很好的課題嗎,一起共同討論,為父母分擔家務,和父母一起在家中清潔消毒,我想這就是一次很好的生命教育。

這位河南領導為何“火”了?疫情也是“教材”,要學的不止網課

總結

教育的根本是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培養一個孩子體現的不止有分數,不止有讓他上的一門門網課,從父母不聽勸不戴口罩,居民不戴口罩與管理人員爭執,這一系列問題都暴露出我們生命教育上的不足。希望這次疫情可以加強我們對生命教育的重視,這次疫情也是我們共同的“人生經歷”,這個不尋常的經歷也會幫助對社會認識更深刻,對自己的理想更堅定,同時也會更經得起挫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