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物理學家”陳佳洱:與錢學森、華羅庚同時代,教書育人為祖國

1978年,是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中國迎來了多個春天。

在其中,就有一個科學的春天:全國科學大會的始開。

全國科學大會,是中國現代科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同時也對中國農業、工業等多方面的改革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而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佳洱,就是大會的經歷者之一。

他是原北京大學校長,也是美國紐約科學院院士。他長期致力於粒子加速器的研究發展,是低能加速器物理與技術方面的學科領導者。

“核物理學家”陳佳洱:與錢學森、華羅庚同時代,教書育人為祖國

科學春天的到來,陳佳洱等一眾科學們對未來充滿憧憬。

當時參加全國科學大會的參與者,大多是在如今看來的重量級人物,如“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著名物理學家嚴濟慈、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等,一起探討著未來科學的發展。

大會的主題是“樹雄心,立壯志,向科學現代化技術進軍”,臺下的陳佳洱看到後不由得淚流滿面,那是對中國未來科學,迎來光明發展前景激動的熱淚。

“核物理學家”陳佳洱:與錢學森、華羅庚同時代,教書育人為祖國

訪問英國,收穫研究成果,為祖國掙得顏面。

1963年,中英雙方互派訪問科學家,陳佳洱被北京大學推薦到牛津大學。由於表現出眾,陳佳洱又被系裡推薦到了世界頂級的盧瑟福實驗室。盧瑟福實驗作為世界頂級的實驗室,擁有眾多國際頂尖的科學家,同時也進行著頂級的實驗。

當時世界上普遍不看好中國的科學技術,為了測試他的能力,組長分配了一個較為困難的問題給他。陳佳洱知道自己代表著祖國,便投入了巨大的精力進行研究。依靠自己卓越的天賦外加精誠所至,他出色地完成了組長交付的問題,也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

以居里夫人為榜樣,為科學獻身。

小時候,父親帶著陳佳洱去看《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在窮苦的環境中提煉出鐳元素後,沒有去申請鐳元素的專利,而是把提煉鐳元素的方法寫信告訴了問她的人,因為在居里夫人看來這是屬於全人類的成果,陳佳洱因此深受感動。

父親也教育他要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陳佳洱從此以居里夫人為榜樣,投身於漫長的科學生涯,為人類發展作出貢獻。

“核物理學家”陳佳洱:與錢學森、華羅庚同時代,教書育人為祖國

耄耋之年,仍在發光發熱。

今年已經85歲的陳佳洱,仍然堅定在崗位上。耄耋之年,他仍在兢兢業業地教書育人,發揮著最後的光和熱,他是中國科學奮鬥者的縮影。

真如同居里夫人文章中所說的:當事情結束時,我已經問心無愧,竭盡所能了。

光陰如煙,如同做夢一場。

從古至今,有多少像陳佳洱先生一樣的科學家們,為了國家的崛起、人類的發展,奉獻一生且艱苦奮鬥。作為新時代的新一代人,我們自應效仿前人,把國家的命運同自己的命運聯繫起來,把自己的一腔熱血寫入祖國發展的新篇章,用生命的筆墨繪就時代的藍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