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至強系列CPU為何大火

在很多DIY老玩家心目當中,intel的至強系列一直都是高性價比的代名詞,最著名的就是E3系列,當年是號稱i7性能,但只是i5價格使得這個服務器系列CPU在DIY市場大火,但是E3大熱對intel的中端i5系列造成較大沖擊,intel對至強系列做出了一定限制,並且AMD的銳龍系列橫空出世,DIY市場對至強的熱情就逐步冷卻了下來,不過很多朋友還是對至強系類很有興趣,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下至強這個系列。

揭秘,至強系列CPU為何大火

說到至強,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E3系列,至強系列的命名方式為E3,E5,E7,對應消費級的I3,I5,I7的級別,其中E3這個系列有個特點就是可以直接運行在消費級平臺上面,E5和E7則是用在HEDT平臺,一般也就是我們熟悉的X58,X79,X99等,E3一般是單路,可以直接在同一級別的家用平臺上點亮,而E5一般則是雙路,E7則是多路,不過intel的HEDT平臺架構一般會落後於民用架構一代,E5一般在架構上也會落後E3一代,舉個例子,比如E3V2已經是三代酷睿的IVY架構,同時期的E5才使用二代酷睿的SNB架構。

揭秘,至強系列CPU為何大火

這些服務器CPU的價格其實很貴,但是一般都是服務器統一採購,服務年限到期之後也是統一更換報廢,但CPU這個部件的使用壽命非常長,所以一般這些服務器CPU都是報廢之後被國內JS統一拆機到國內批發,大量到貨之後價格就會非常便宜,DIY玩家一般都稱之為"大船靠岸",典型為當初的E5 2670,8核心16線程,支持雙路,剛剛靠岸時才330元的價格,後來出現搶購,漲價一倍,直到現在某寶公開價格都在370以上,不過這也是少數被玩家大量使用的E5,最後是E7,他的插槽太專業,一般都是多路,沒有單路,務器專用系統,所以幾乎沒有使用E7的普通玩家,本文也不涉及E7系列。

要說至強火起來還是因為E3-1230,紙面參數 SNB架構,4C8T和當時的I7 2600差不多,只是沒有核心顯卡,並且無需任何改動就可以直接在家用的1155平臺上識別點亮,並且功耗只有80W,相比i7 2600 的95W更省電。

揭秘,至強系列CPU為何大火

不過E3徹底火起來還是因為E3 1230V2,相比初代,提高了0.1GHz的頻率,但功耗再度降低到69W,並且E3最大的優勢還是便宜,當初JS的口號就是I5價格I7性能,一般i7價格都在2000右,E3 1230V2上市的大概就在1300元左右,只比i5高100-200元,不過後來使用E3的太多了,直接就把E3炒到和I7差不多的價格了,這個就開始朝智商稅的方向發展了,而且當時的遊戲其實對多線程的優化並不好,E3的超線程本來是性能優勢,但實際遊戲表現還稍弱於I5,並且之後的E3 1230V3功耗恢復到了80W,而且3代E3也需要換主板才行了,不過當時E3已經很流行了,新裝機還是選擇E3 1230V3,而且後來B85主板價格很便宜,所以E3 1230V3也是非常流行。

揭秘,至強系列CPU為何大火

到了5代酷睿,intel給所有的5代U都上了最好的核心顯卡,但E3 1230系列一直沒有核心顯卡,所以E3 1230並沒有V4,後來E3熱情越來越大,intel出了一個大砍刀,直接就讓E3不能運行在普通的家用平臺上,而且E3 1230V5性能也並未出現較大的提升,所以E3開始逐漸轉冷,而且2017年之後 AMD帶著銳龍橫空出示,將高性能多核心CPU以超低價格普及開,然後這些老舊平臺不但在性能上,在價格上也不具備優勢了,2017年之後intel也將至強系列改名,不在用E3,E5,E7,而是使用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來劃分等級,E3也就完全變為過去式了

說完了E3,再來說E5,E5因為是不能上到普通的消費級平臺上的,所以一直都只是少數發燒友和專業用戶的選擇,上E5的主要困難一個在於主板,X系列主板價格都是非常高貴的,並且E5系列CPU在沒有大船靠岸之前的價格也是非常貴的,E5的主要特徵是核心數眾多,在沒有銳龍的年代,消費級最高規格就是4核心8線程,想要更多的核心,就只有選擇E5,並且E5搭配服務器主板還可以組成多路,更加強化了多線程能力,但是E5大部分型號雖然核心多,但主頻都不高。

揭秘,至強系列CPU為何大火

E5被DIY玩家大量使用還是因為後來E5大量靠岸,價格誘人,並且某寶上的大量寨廠使用黑科技,魔改了消費級主板,解決了主板問題,並且E5還有個優勢是支持RECC服務器內存,這個服務器內存也是到期一起退役的,並且只有服務器可以使用,不能流到消費級平臺,所以價格也很低,目前某寶上16G DRR3 1866價格120左右,所以E5開始受到垃圾佬的喜歡,很多JS也在某寶上面出售"超i7級別"CPU整機,其實就是使用了E5的CPU。

揭秘,至強系列CPU為何大火

總結,雖然至強系列曾經在DIY領域發光發熱,但現在來看,除了追求極致性價比選擇E5平臺,或者老平臺升級可以選擇E3,至強系列目前價值已經不大了,老款雖然價格低,整機平臺性價比較高,但主板風險較大,單核心性能相比AMD銳龍差距較大,並且並不支持現在最新的比如DDR4內存,PCIE4.0等,而且最新的至強系列並不在消費級市場流通,硬要購買價格及其昂貴,有多核心需求的朋友可以看看隔壁AMD線程撕裂者(手動滑稽)

揭秘,至強系列CPU為何大火

下面是加入了一部分至強系列的天梯圖,其中標紅的是目前性價比較高,或者老平臺升級還可以選用的型號,一般消費級選擇至強,建議選擇主頻較高的,至少睿頻能上3GHz,目前的遊戲還是比較吃主頻的,核心數量一般最多用到6核心,再多對遊戲就沒有什麼提升了。

揭秘,至強系列CPU為何大火

可以看到在天梯圖上,至強的排名已經不佔優勢了,所以新裝機除了追求極致價格,老平臺升級,不建議使用至強平臺,感興趣可以關注,留言,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