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致白酒行業損失慘重 傳統酒商優勢瓦解

隨著時間慢慢推移,此次新冠疫情逐漸控制下來。那麼,伴隨著各酒企的復工復產,及對渠道的扶助政策,以減輕渠道壓力,降低經銷風險。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疫情影響巨大,短期內對於白酒行業造成的短期經濟損失超1500億人民幣。從年前到目前,各大零售終端都是零出貨,傳統的春節銷售旺季化為泡影。

為了彌補疫情帶來的影響,酒企逐漸復工。


疫情致白酒行業損失慘重 傳統酒商優勢瓦解


2月17日,茅臺酒第一批已經自動貼標完畢,很快完成噴碼、拴帶、裝箱。這是繼13日啟動復工以來的第二階段復工復產。當日的生產計劃為:普天飛天32500瓶。

2月18日,五糧液集團首批產品發運,此次發貨的主要是向全國低庫存分倉補貨,提前為市場的復甦做好準備。

渠道加速碎片化

在酒企復工的同時,對於經銷商的安撫支持也逐漸到位。

據悉,瀘州老窖取消了國窖1573和特曲產品的2月配額,助力渠道和終端,減輕各環節負擔;五糧液方面也提出不搞一刀切,分類優化配額,做好準備迎接補償式消費。

疫情對於白酒行業造成的短期經濟損失超過1500億元,宅消費新模式發展,白酒線上銷售得到強化,以致消費者對於線上渠道的選擇越發突出,白酒線上銷售進一步擴大,白酒聚飲場景受到抑制。為了刺激全年經濟增長,國家後續有可能出臺政策,這將會給白酒行業帶來短期利好。

“疫情帶來的影響和損失已經發生,部分白酒企業若按原來的思路和目標來規劃市場,很可能造成供大於求,渠道庫存高企,形成零售價格走低,渠道利潤變薄,渠道推力下降的惡性循環。”

金徽酒副總經理廖總指出,此次疫情發生在春節期間,其時消費者的購酒行為已經完成,但是從正月開始的實際消費卻受到很大影響。“從正月初一開始,全國很多終端都是零出貨。如果疫情在3月末結束,預計宴席性消費會滯後反映出來,朋友宴飲實現小幅反彈;同時白酒忠實消費者的消費者庫存得到釋放,將會在疫情後進行補充,全年業績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也提出相似的看法,他表示,短期看斷崖式的銷量下降體現在企業第一季度的銷售驟減,長期看由於春節庫存佔比太高甚至會影響全年的企業目標,極端的看疫情的輿論影響持續發酵,可能會在1-2年到來深刻影響服務行業的經營,從而對於中國酒類銷售產生影響。“其中之一便是酒企會進一步強化終端管控,這將進一步瓦解大流通商的市場優勢,從而導致酒類渠道結構迅速碎片化,傳統大商基於封閉渠道管控的優勢徹底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