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名校,綜合評價招生最高達90%,你確定只靠裸分?

上名校,綜合評價招生最高達90%,你確定只靠裸分?

高考裸分錄取的難度越來越大

每年的錄取分數都水漲船高

不看一下錄取分數

你都不知道自己差清華北大到底有多少分!

某省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分別達到了705、706

也就是說

高考704的學神

也去不了這兩所中國最頂尖的高校

那麼,到底有沒有其他進入名校的途徑?

是不是考大學只有統招高考一條路?

綜合評價 在新高考地區早已經成為

主流的招生方式

如果你還在傻傻的用裸分和別人正面PK

無疑是光著腳和開火箭的賽跑!

下面趕緊跟我們瞭解一下

啥是綜合評價吧!

一、浙江、上海考生上名校,綜合評價最高達90%

2018年,清華、北大在浙江省的裸分錄取僅18人,佔比5%,其他都是通過自主招生、三位一體(注:浙江省的三位一體就是綜合評價招生)等形式考上北大清華。2018年,浙江省共50餘所高校進行自主選拔與三位一體,共計招生近萬名學生。

無獨有偶,2018年共有10餘所院校(共計23個院校專業組)在上海進行綜合評價招生,共計招生2121人(注:沒有統計上海大學數據)。

可能大家會說,2000多人也沒多少嘛,殊不知這是在上海不到5萬高考人數的基數上錄取的人數,其次這些大學都是上海屬地的重點高校(除浙江大學),這些大學你想考進去的話,尤其是上交、復旦,主要途徑就是綜合評價招生,佔比在90%左右。

上名校,綜合評價招生最高達90%,你確定只靠裸分?

從浙江、上海的高考錄取中可以看到,綜合評價招生已經成為與高考統招並駕齊驅的招生模式,也是新高考改革的另一大亮點。

二、什麼是綜合評價招生

綜合評價招生是一種新招生模式。該類招生最大的特點是基於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測試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按照一定比例計算形成考生綜合總分,最後按照綜合總分擇優錄取。

目前,綜合評價招生的典型模式有:

(1)全國範圍招生:清華大學領軍計劃、北京大學博雅計劃和上海紐約大學綜合評價均面向全國進行招生。

此外,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高校綜合評價招生面向全國大多數省份進行。

(2)針對單個省份招生:上海市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浙江省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江蘇省綜合評價招生、山東省綜合評價招生、廣東省綜合評價招生。

溫馨提示:綜合評價簡章於每年3-5月份集中發佈,考生需要提前瞭解綜合評價院校、招生條件、報考政策等,並根據高校要求,提前做好相關準備。

隨著高考改革的深入推進,綜合評價改革試點工作逐步展開,範圍不斷擴大,招生人數也不斷上升。以下是2019年綜合評價招生的7大特點。

1、目前實施院校及區域不斷壯大

綜合評價招生從2015年開始逐漸壯大,近幾年實施院校不斷增加,主要包括清華、北大等重點院校;上海紐約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等中外合作院校;針對本省招生的省屬高校。

2018年上海新增上海中醫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新增對江蘇和福建的招生。預測未來綜合評價實施校區及實施區域會不斷擴大。

2、高校層次分佈較廣

綜合評價招生院校既有清華、北大、浙大、國科大等頂尖名校,也包括在本省招生的部分省屬高校。在同一省份的綜合評價招生中,高校層次分佈較廣,能夠覆蓋優等生和中等生。

3、綜合評價實施省份有限

除清北的博雅領軍面向全國招生外,大部分實施綜合評價的院校一般只面向本省招生,如浙江、山東、江蘇、上海、廣東等。

4、考察方式以面試為主

綜合評價招生注重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主要體現在面試考核上,主要進行專業素養、情商、儀表風度、口才、反應敏捷程度、心理素質、道德品質、價值觀念等方面的考察。

5、招生對象覆蓋範圍廣

綜合評價招生模式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考察方向主要涉及綜合成績、綜合素質、學科特長、社會實踐等多個維度。而高校招生條件一般要求考生具備某個或幾個方面即可,只要滿足條件,不同層次考生均可嘗試報名。

如:清華大學2019年領軍計劃招生簡章就明確寫明,申請表中的“綜合信息”是填寫學生高中階段參與的科學研究、文學創作、創新設計、學習實踐等情況;以及高中階段參與的志願服務、社團活動、學校或班團學生工作等情況。本人所具備的文藝、體育特長情況獲獎記錄也可以填寫。

6、注重綜合成績

相比自主招生對競賽要求等級較高,綜合評價更側重考生的綜合成績,只要考生高中階段綜合成績優秀就能報名,且初審通過率遠遠高於自主招生。

7、錄取優惠模式多元化

綜合評價錄取優惠模式主要分兩種:直接降分錄取、根據綜合成績擇優錄取。

直接降分錄取主要為清華大學領軍計劃和北京大學博雅計劃,獲得認定資格的考生可在高考的基礎上直接降分錄取。

根據綜合成績擇優錄取是目前綜合評價錄取主流模式,即錄取均以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測試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三者按照一定比例(多數是6:3:1)折算成總分,擇優錄取。

綜合來看,綜合評價招生降低了高考裸分在高考統招錄取中的比例,全面考察考生綜合素質,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弊端。隨著新高考的實施,未來綜合評價招生模式在高考招生錄取中所佔比例會越來越大。

三、綜合評價招生為何火了

問題來了,為什麼高校越來越喜歡把招生名額放到綜合評價裡呢?原因很簡單,目前高考選拔的學生往往可能不是高校真正需要的,通過綜合評價招生可以解決下面兩個問題:

1、摒棄“唯分數論”

高考是我國選拔高等人才的根本制度。在傳統的觀念中,一位學子高考的成敗直接決定著其今後一生的發展,這一點也長時間影響和束縛著我國的中學教育,其帶來的弊端近年來也被不斷地放大。

中學教育脫離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而只著眼於學習能力,造成“高分低能”的現象層出不窮,中學教育也隨之變成了應試教育。在應試教育背景下,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就只剩下了分數,形成了“唯分數論”或是“一考定終身”的傳統輿論,偏離了教育的本質。

綜合評價招生會綜合考量考生高考成績、高校考核結論、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以及高校自身培養特色要求等五個維度的內容,從多個視角來考察學生,更加全面。

2、高考區分度下降

現行高考趨向於考察學生的基本知識與基礎技能,高分學生區分度較低,名牌大學難以招到自己想要的學生。

以浙江省為例進行說明。等級賦分中,選考三門科目分值在120-300分之間,改革前理科(文科)分值在0-300分之間,改革後分值相比改革前更加集中,學生區分度減小。

改革前,浙江省能拿到理科(文科)300分滿分的學生萬里無一。但是改革之後,前1%的學員就可以拿到單科滿分。如果高校希望根據專業培養方向去有目的地選拔更多人才,需要更多的在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招生中進行選拔。

估計不久的將來,綜合評價招生會成為和高考統招同等重要的招生方式,超越強基計劃更是不在話下。你還在猶豫什麼呢,趕快參與進來吧!

疫情無情人有情,希望大家做好防護,有效應對!也向奮鬥在一線的工作人員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