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張惠言

水龍吟 瓶中桃花

清 張惠言

疏簾不卷東風,一枝留取春心在。劉郎別後,年時雙鬢,青青未改。冷落天涯,淒涼情緒,與花憔悴。趁紅雲一片,扶儂殘夢,飛不到,垂楊外。

看取窗前細蕊,釀幽芳、幾多清淚。六曲屏風,一痕愁影,攪來都碎。明月深深,為花來也,為人無寐?怕明朝又是,清明點點,看他飛墜。


水龍吟 張惠言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這首詞以閨中思婦的口吻來寫瓶中桃花,亦花亦人,既可表達對情郎的思念,又可藉以寄託才士不遇的感慨。

疏簾不卷東風,一枝留取春心在:雖然春風沒有吹進思婦獨處的屋中,可是屋內的瓶中卻有一枝桃花留有春心。首句與“春風不度玉門關”意近。謂雖春風沒有惠及思婦,但思婦卻保有春心。春心,可喻思婦對情郎的嚮往之心。一枝,暗示出思婦的孤獨冷落。

劉郎別後,年時雙鬢,青青未改:自從情郎離開以後,當年青青的鬢髮,現在依然沒有改變。劉郎:相傳東漢時,劉晨、阮肇入天台山採藥,奇遇二仙女,結為良緣。半年後歸鄉,鄉邑零落,子孫已歷七世。後以“劉郎”、“阮郎”指代女子的心上人。年時:當年,往年。雙鬢未改,有兩重含義。一者表示思婦對情郎的忠貞,感情始終不變。二者表示思婦現在青春容華正好,應及時珍惜。

冷落天涯,淒涼情緒,與花憔悴:思婦獨處天涯,冷落淒涼,美好容顏將隨著瓶中桃花很快憔悴。天涯:突出思婦距離情郎之遠,既指空間距離,也指心理距離。與:隨著。

趁紅雲一片,扶儂殘夢,飛不到,垂楊外:我想隨著一片桃花,讓它託著我的夢魂去尋找情郎,可是他卻飛不到無盡的垂柳之外。趁:追隨。紅雲:喻桃花。儂:我。垂楊外:與歐陽修《踏莎行》“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意近。垂楊,垂柳。過去路旁常植垂柳。垂楊外指無盡的道路之外,指情郎所居之處。趁紅雲一片,還有一層言外之意:趁著自己容顏未老希望及時得到愛惜。

看取窗前細蕊,釀幽芳、幾多清淚:看著窗前瓶中細嫩的桃花,她釀出了多少清幽的芬芳,又凝成了多少淚水?思婦看著眼前孤零零的桃花,想到同樣孤獨的自己。花之幽芳即人之高潔,花之清露即人之淚水。

六曲屏風,一痕愁影,攪來都碎:清幽的月光將桃花孤獨憂愁的影子投射到曲曲折折的屏風上,把屏風上的圖畫都攪碎了,也把思婦的心攪碎了。屏風上所畫的山水常常寄託著情郎的行蹤,花枝的愁影攪碎了屏風上的圖畫,暗示著與情郎團聚希望的渺茫,所以思婦之心也隨之而碎。

明月深深,為花來也,為人無寐:明月來到閨房深處,是來探看孤獨的桃花,還是來看無眠的思婦?思婦嚮明月的訴說,更反襯出無人關心的孤獨。與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有相通之處。為花、為人的發問,進一步將花與人的命運融為一體。

怕明朝又是,清明點點,看他飛墜:明月應該是怕到明天就是清明瞭,桃花要片片飄零了,所以才趁夜深來看望。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在農曆的二月末三月初。到清明節時,桃花多已凋零。這句主語還是明月,是思婦在揣測明月的心理。明月尚且懂得憐惜行將凋零的桃花,而情郎卻不知道憐惜青春將逝的美人。這層將思婦自己對美好青春的珍惜、不忍青春空逝而又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青春空逝的複雜感情表現的惟妙惟肖。

這首詞從題材來看是常見的閨怨詞。但正如張惠言自己對溫庭筠的閨怨詞《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的解說,“此感士不遇也”(張惠言《詞選·溫飛卿庭筠》)。詞中的思婦,也完全可以看作才士的象徵。思婦對情郎的期盼就是才士對知遇的期盼,思婦對容華的珍惜就是才士對才德的珍惜,思婦對青春消逝的哀傷就是才士對年華消逝的哀傷。所以,此詞也是張惠言詞學主張的實踐。和前代閨怨詞不同的是,此詞以瓶中桃花作為全詞的中心形象,它與思婦在形與神兩方面都有更多的契合點,從而達到了物與人的高度統一,這正是張惠言超越常人的地方。

賞析來源於河北於鐵江。闡釋較為詳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