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地區“清明果”由來

每年的陽春三月,福建三明地區都興做青米果,用來敬神之說。這時,家家戶戶邀請親朋彙集一起吃艾米果,尤其是在外工作做事業的人都會還鄉,一是踏青觀賞春天的美景,二是品嚐鄉下特有的青米果。這一風俗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或者說怎麼來的,已無法考證。做青米果有的地方用艾葉,而三明永安地區都用一種叫做清明草的植物。

福建三明地區“清明果”由來

清明草

清明草,學名:鼠麴草,又名:軟蕎、棉菜、秋菊草、菠菠草等!清明草功效:化痰,止咳,祛風寒。治咳嗽痰多,氣喘,感冒風寒,蠶豆病,筋骨疼痛,白帶,癰瘍。

福建三明地區“清明果”由來

鼠麴草

在福建三明永安地區,會將清明草洗淨,蒸熟,加入白果也就年糕裡一起打均勻,在拿出來包餡食用!這樣的青果吃著有著一股清香,而且不膩!做清明果還流傳著一個傳說!

福建三明地區“清明果”由來

清明果

傳說二月十九日是觀世音的節日,而每年的這個時候,正值田邊、地頭毛絨絨的鼠麴草長到10釐米左右的時候,最為鮮嫩,人們都會帶上籃子到野外採摘,做成青米果,在觀音像前供奉。由於其有一種獨特的草香,人們也都願意一飽口福。人們還會多采些鼠麴草,曬乾,以備日後使用。由於鼠麴草生長期較短,就有人用曬乾的艾草嫩葉代替鼠麴草做果,口感稍差些,香味不如鼠麴草。

喜歡小編的可以關注小編,也可以給小編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