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抵觸因為心理問題去諮詢心理專家嗎?為什麼?

海雲海


大家好,我是雨碎江南,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對於因為心理問題而去諮詢心理專家,這是十分普遍而又正常的事情。

一個人的心理如果出現了問題,做起事來就容易不理智,很衝動完全沒有想到任何後果,這時候對自己家人和朋友無疑是最大的傷害。

一個人心理出現了問題,就像電腦軟件崩潰一樣

  • 我們知道我們的思想就是大腦運行支配著我們的身體去做出某些行為,當思想出了問題以後,這時候就會出現思維混亂,各項身體指標不協調,這不是身體結構的問題,就像一臺電腦各項硬件都很正常,但是如果軟件出問題的話,一樣是不能正常運行的,症狀較輕的話只是軟件不能正常使用,嚴重的話直接就會死機。

  • 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自己的思想出來一些問題沒有太大毛病的時候也可以正常使用,但是隨著時間的積累有些情緒無法得到有效釋放的話就會像電腦一樣出現死機的情況,不同的是電腦死機可以修好,畢竟只是一臺機器,但是人如果在心理已經出現問題的時候就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為或者說出不是原本屬於自己內心想要表達的語言。所有不要排斥去看心理醫生。


  • 好多人把看心理醫生當成神經病,這完全是一個誤區,在現在生活節奏很快的情況下,心理上有壓力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情緒上的波動,想法極端鑽牛角尖,焦慮症等心理上的問題,嚴重的話有抑鬱症,精神分裂等。只要及時的得到釋放就像我們的電腦殺毒一樣,完事後一身輕鬆,無論是對家庭還是朋友自己都可以積極陽光的面對生活。

積極陽光的面對,如果自己真的有心理問題,要及時解決,別人的眼光畢竟不是專業的,要有勇氣去正視自己的問題,給自己一個健康舒適的環境,希望能幫到你。

如果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讓我們共同討論,謝謝你們。


雨碎江南223


首先,我是不牴觸因心理問題而諮詢心理專家的。因為我相信既然是專家,就一定有他的職業操守——保護病人的隱私。而產生心理問題的患者,大多數由於長期生活的環境產生的壓力,形成的“結”,得不到“解”,得不到釋放久而久之有,於成大的“結”。大多時候他給自己樹起所謂的銅牆鐵壁,看似是保護自己,實則是一種封閉。“繭”越來越厚,越來越隱蔽自己,怕別人傷害,故而不相信別人。有句老話——“話是開心的鑰匙🔑”,有了“結”,得想著“解”,那就是第一步,找個可靠的、合適的人來“傾訴”。現代社會,大家都很忙,親朋好友,吃喝玩樂,志同道合,聚少離多,沒有人能靜下來解決你的問題,大多數都是做個“傾訴”,至於解決,都有自己的事情,他們也辦不了,耐心也不足啊。也有可能,把你帶偏咋辦啊,人的控制慾、自我為中心的行為是客觀存在的,他幫你,是否按著自己的意圖帶著你呢,也許會誤導你呢!

從事這方面的專家,有理論上的支撐,能夠幫助患者分析“鬱結”的來龍去脈;又有實踐的經驗,能夠幫助你打開“心結”,設計一個科學的路線,戰勝自己,敞開心扉,走出迷茫,開啟新的生活道路。

綜上所述,找有資質的專家來幫助你解決心理問題是可靠的,科學的。




笑攬日月


我這裡是專業心理諮詢服務工作室,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有一些有心理問題需要解決但是牴觸尋求專業心理幫助的情況。

心理諮詢服務在我們國家推出來的時間很短,很多人都不理解、不清楚心理諮詢、心理干預的內容和效果,所以有很多很多人不相信心理諮詢、心理干預能夠解決很多很多心理問題,所以現在在一線工作的心理諮詢師有一項不能推脫的工作、任務,就是盡最大可能推廣、宣傳心理諮詢、心理干預這項工作、事業。

所以在我們的工作中我們一直都在認真工作,一直都在“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工作,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幫助有緣分的求助者。

1:有一些求助者擔心花了錢,解決不了問題。而牴觸心理諮詢、心理干預。

2:有一些有問題的孩子的家長擔心解決不了問題,還讓問題擴大而影響孩子問題的解決。(相信醫院是萬能的)

3:有一些孩子想要求助心理諮詢師(心理專家),而他們的父母“自以為是”,感覺自己水平很高,比心理諮詢師的水平還高,而牴觸求助心理諮詢師。

4:有一些夫妻關係不好,一方需要求助心理諮詢服務、求助心理諮詢師(心理專家),另一方不認可,“自以為是”,感覺對方就是“無病呻吟”,而牴觸尋求專業幫助。

以上這些都是經常可以看到的牴觸求助心理諮詢師(心理專家)的狀態。


羅桂田心理諮詢


2005年的平安夜那天開始,我因為重病做了一期化療,根據醫囑需要10次,但我是敏感體質,幾乎所有化療的反應都在我身上體現,這次化療差點送了命,不敢再嘗試第二次了,於是決定放棄治療。出於求生的本能,我去做中醫調理,在那裡看到了路易斯.海的《生命的重建》,回去買了一本,非常認可她研究的理論,相信自己的病因與心理有關,就主動去找心理專家諮詢,期間遵照醫囑定期複查,大概過了一年的時間,身體各項指標基本正常,我也越來越有信心,因此愛上了心理學,十四年來參加了十幾個國外著名心理學家的課程學習,不斷地研究和探索,目前是專職的心理諮詢師。這麼多年過來幾乎每年做體檢,身體狀況都是良好,從身體和心理狀態評估基本維持在80分水平,比實際年齡小五歲。在生活中的運用也有明顯的效果,無論是在身體狀態、個人成長、親密關係、諮詢關係等方面都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可以這麼說,心理學改變了我的人生,重新開啟了新的生命!

我用自己的親生經驗,總結了我對心理諮詢的理解和價值供你參考:

1、如果說人生是一場旅行的話,心理諮詢就好比你在迷茫時尋找專業嚮導,運用有效的工具儘快走出一段黑暗的迷途,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是簡單高效的選擇。

2、通過心理諮詢,藉助專業的心理疏導、心靈陪伴、心理支持等方式,達到身體能量充電的作用,發現和挖掘自己潛在的創造力,更好地支持自己實現人生目標和價值,活出自己的精彩。

3、心理諮詢就像是做心靈的清潔,及時或定期清理你的內在空間,是愛護自己,令生命狀態保鮮的健康生活方式。在清理和探索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和遇見自己生命的寶藏。




珈me心理


我真的不牴觸。

因為我就是個心理諮詢師,我見過很多牴觸的人,也很理解他們。

畢竟我也見過有些不靠譜的心理諮詢師。

心理諮詢師這個行業,門檻並不是非常高。而一個靠譜的、高水準的心理諮詢師,是需要時間、經歷、金錢打造的,這中間要付出很多辛苦。這個行業的特殊性,學出來了又不一定有很高知名度。

而用商業手段,打造出一個名人心理諮詢師,也不是很難。比較起來,有人選擇了後者的路。

可是,來訪者不傻,諮詢有沒有用處,是能感受到的。諮詢師的功力,也不是能裝出來的。有人花錢買高仿,出來就說心理諮詢沒有用,還把行業名聲帶壞了。

後面的人,會更加容易牴觸。

也有的人,面對自己的問題,實在無法面對,傷口太痛了,還沒準備好。這種牴觸,我也理解。慢慢來吧,有緣分再說。

其實,心理諮詢師圈子內,大家互相做諮詢,當做同行督導,也很正常。都是肉骨凡胎,有了別人的助力,能更快的從情緒裡走出來,又不丟人。不一定誰哪個時候能量低呢,這時候你幫我,下次我幫你,很正常。

而且,越是功力高深,水平高的,品德好的諮詢師,越不避諱找督導,而且,效果還特別好。泡了這麼久,他太清楚自己是需要什麼的,來幹嘛的,根本沒有必要浪費時間,磨磨唧唧。普通來訪者的顧忌、牴觸、阻抗,諮詢師來做督導根本不存在這些,大家都很忙,來了就是要解決問題的。


心理諮詢師天藍姐


很高興收到您的邀請,首先回答您我不牴觸諮詢專業人士。我本身是心理諮詢師,如果遇到問題自己無法處理,我也會去向督導求助。

出現心理問題去諮詢心理專家,就和感冒了去醫院請醫生診斷是病毒性的還是細菌性,然後對症施治一樣。因為心理學被關注的較少,很多人會存在誤解。會認為是不是去找專業的人諮詢就說明自己有病,以往人們不關注心理健康,發現有問題的基本都是精神出現問題且很嚴重,怕被別人誤解,所以一般的情緒問題並沒有人去諮詢。

每個人都會出現情緒問題,或多或少,或輕或重,有的可以自己處理,有的不能自己處理,這些都很正常。就和感冒一樣,有的人免疫力強,自己可以自愈;有的人自己吃了藥不好用,專業的醫生會幫助你用最恰當的方法快速治癒;有的人還可能因為感冒引發其他併發症,再去看醫生也不會像一開始就請醫生診斷好的那麼快。

所以不要牴觸去諮詢心理專家,諮詢心理專家不代表患了很重的心理疾病,有了專業的人幫助只會更有效更快的處理問題,身心健康同樣重要。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微笑]


心理諮詢師明昕


當下對數人不明白自己面對事物時產生的心理變動,變動的情緒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負面的,但過於積極或負面的情緒如果自己無法識別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而且當下心理醫生越來越多,說明大家對諮詢心理醫生幫助解決心理問題的傾向很高,所以不用牴觸諮詢心理醫生 反而可以從心理醫生那裡學到更好的心理知識。


峰與聲


個人感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應該會稍微有些牴觸情緒吧。

因為心理問題本身就跟感冒發燒這種有具體表現及具體的藥物治療的病症不一樣,一般對心理健康比較重視的人會主動了解這方面的信息,本身可能對心理疏導多少有些瞭解,大概率諮詢心理專家的可能性不高。而從沒在意過這些的人,對自身的狀況也不會往心理問題那方面去想,最終可能要通過別人的引導去接觸心理專家。

但個人的心理問題,一定是那些不願與別人的分享的困擾吧,如果是願意與別的分享的也不會一直壓在心底直至生病,對於這種自我防護意識很強的人,就算是一個陌生的醫生,並且他們有職業素養不會把病人信息隨便外洩,心裡總會有些防備。至於網絡諮詢,網絡是個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地方,對於防備心重的人來說也不是個好的選擇。

雖然很多人對心理問題的理解不夠深,但這確實是困擾現代人的一個很普遍的問題,一個好的心理專家能夠幫我們從另一個方面認識自己。而大部分人的牴觸情緒可能跟行業的不夠了解或都專家能力的參差不齊有關吧。


牛團毛絨玩具回收


諮詢師和來訪者之間的有效溝通是建立在良好諮詢關係的前提下,簡單來說,你必須要相信諮詢師。

心理治療,說到底是一個幫助你自己去重建,修補你自己的過程。如果你自己都不願意去配合治療,你根本不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也不相信諮詢師有這個能力,那麼從一開始這個諮詢就很難進行下去。

如果真的有牴觸心理,你可以放心諮詢師並不會因為你的不良情緒而選擇不給你治療。打開你的心房,抓住心理問題的根源也是心理諮詢師的工作之一。


不用解密的心理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自己就是這位當局者,有時沒有能力查出心理困擾的原因,找不到解決辦法,此時就需要作為旁觀者的心理醫生,他是專業人士,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不要諱疾忌醫。如果有心理問題,自己解決不了,就可以去看心理醫生,不應當有任何牴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