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我的時間意義 下》

柳比歇夫的:時間之境。

讓我們逐漸地明白了做總結的重要性。

柳比歇夫一般做年度總結什,做到公開客觀,月總結機於日總結,年總結基於月總結。

作者格列寧通過分析柳比歇夫年度總結,發現主人公進行自我分析,自我研究,總結出了一年的時間統計法,效率有什麼變化,什麼沒有完成啊?為什麼……

作者在這裡所說到的“鏡”,其實基於我們的記憶大多數都是靠“事件’。

在這裡也用了查理.芒格的反雞湯說原理:

最聰明的辦法是對自己生活別去思考。

主人公提到過在觀看《驢皮記》中,有講到,整套的時間統計記錄的方法,推翻他要比理解他更容易。

做年度做總結的時候,以總結為鏡,檢查自己的工作效率。這也留下了自身的空間。

柳比歇夫—時間統計的勝利。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佩服柳比歇夫,在他的兩個兒子去世的時候,也不影響他拿起筆來做記錄,記錄下來的文字也只有時間加事件,沒有其他特殊的情感的描述。

他對偉大之處就是把這個時間統計法一直維持了56年的時間,期間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他都能始終堅持做記錄,基於兩個因素:意志和理智。

在他的精神世界裡,最理想的人物是巴扎洛夫。

他構想了一個真正的科學家要做到:

學會合理安排、合理計劃生活的,英勇的道德高尚的行為出於理智而非感情。

在現實中沒有榜樣,他就自己立一個出來作為鼓勵自己。靠理智的計劃安排出一個楷模,近來受到保持穩定的工作經歷。

柳比歇夫還用自己的一生去證明,連續系統的使用時間統計吧,可以幫助個人把一切才能集中於一個目標上,取得超越天才的成就。

而這也是作為一個普通人,能超越天才的天才的唯一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