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援襄医疗队离家一月,看襄阳摄影师镜头下的他们

帘外雨潺潺,沈城春意渐浓。3月9日一早,一张张照片映入记者眼帘:紧握的拳头,温柔的比心,胜利的手势,那是一种战斗的姿态,也是对家乡人的无声回应:一切安好!

今年春节,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来得及吃上一口热乎的饺子,便以辽宁医疗队队员的身份驰援湖北。3月5日起,中共襄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组织市摄影家协会成立“抗疫情”摄影志愿者小分队,分成11个组奔赴辽宁、宁夏、福建援襄22个医疗队驻地,为这些逆行卫士拍摄肖像。

辽宁援襄医疗队离家一月,看襄阳摄影师镜头下的他们

希望他们一个不少地回家

“我们一共有28位摄影师,其中有23位拍了辽宁医疗队。”襄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赵兴沛说,辽宁医疗队一共434人,这样的力量让襄阳抗疫信心满满。

赵兴沛一共去了3个驻地,接触较多的是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医护人员。“在锦江之星驻地,一共有46名队员。”为了不打扰大家工作,他和另一位摄影师分两天完成了这里的拍摄任务。本想让医护人员摘下口罩,露出美丽的笑容,但被婉拒。“我知道,他们不允许有任何闪失,只希望一个不少地回家。” 这一句,也引发了记者的共鸣:“这是我们最大的期盼,我们一直在等他们回家。”

辽宁援襄医疗队离家一月,看襄阳摄影师镜头下的他们

眼前的“小伙”竟是“小妹”

面对戴着口罩的医护人员,赵兴沛只能看到一双双眼睛。拍完第一个肖像照时,一句“小妹”让他出乎意料。“那位医护人员个子挺高,还穿着队衣,我一直以为是个小伙子,没想到竟是姑娘。”错愕的同时,背后的缘由让他感动到泪涌眼眶。“为了支援襄阳,方便救治病患,她们毅然剪掉了长发。这里饱含着对襄阳人的深情与抗疫的决心,特别感谢!”赵兴沛一再表达着内心的感激。他说,整个拍摄过程,始终怀着一颗敬畏之心。

赵兴沛看到了疲惫的身影,也感受到了大家的思乡之情。“拍摄时,一位医护人员说了句‘快回家了’,身边的几位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他说,目前襄阳已连续多日无新增病例,真希望一切尽快结束,医疗队能早日返乡。

辽宁援襄医疗队离家一月,看襄阳摄影师镜头下的他们

看到勒痕他扭过身强忍泪水

张广建是南漳县摄影家协会主席,此次拍摄医疗队是他第一次走进南漳县人民医院城北院区隔离病房的清洁区,拍摄的对象是来自辽宁省人民医院及鞍山各医院的医护人员。

“他们的防护服整整三层,密不透风,常人真的受不了。”拍摄都是在医护人员交接班时进行,当张广建看到医护人员脱下防护服,汗水浸透衣裤,脸上浮现出一道道勒痕,甚至有些水肿时,他扭过身强忍泪水。“太不容易了,真的特别心疼!”每一次按下快门,张广建的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他说,即便如此辛苦,大家的内心依然充满阳光。他记得有位医护人员说:“等回家了,先带儿子去撸串。”还有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笑呵呵地说:“等疫情结束,希望分配自己一个女朋友。”

辽宁援襄医疗队离家一月,看襄阳摄影师镜头下的他们

在襄阳,辽宁医疗队留下了太多的故事——姐妹花綦美艳和綦美玲为支援襄阳将婚期延后,俩人一起剪去长发,始终奋战在一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赵宏宇,只要他在,病人就安心,团队成员也有了主心骨……在辽宁援襄医疗队的全力救治下,更多患者即将走出医院。据统计,截至2月28日17时,辽宁援襄医疗队管理病区16个,床位474张,累计收治患者320人,累计临床治愈患者114人,累计治疗重症、危重症98例,成功缓解病情38例……

3月9日,襄阳和沈阳都下起小雨。俗话说,好雨知春,润物无声。期待被疫情笼罩的阴霾尽快散去,等待奔赴第一线的逆行者们早日凯旋。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刘宏伟

沈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沈阳网)编辑 王沛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