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房地產沒有小陽春

疫情之後,房地產沒有小陽春

陳仁科

近幾天很多地產人都在信心滿滿的預測:疫情之後一定會有一波反彈,挺過疫情,陽光明媚!

其理由有三:

一、本已經在2019被壓抑了近一年的市場應該在春節爆發,然疫情迫使市場不得不繼續被壓抑。用一句流行語:壓抑越久,反彈越大。

二、為了抵抗疫情帶來的影響,國家一定會出臺更寬鬆的政策,各地政府也一定會積極明裡暗裡加大寬鬆力度。

三、銀行已經開始鬆動,極有可能放大招救樓市。

四、上次非典過後,地產強勢反彈說明市場信心可期。

五、此次疫情租房客更迫切希望擁有自己的住房,增加大災大難時的安全感。

理由充分不?

然並卵,事實真的會這樣?我們用另一種思維來預測看看

一、此次疫情造成的恐慌大過非典,人人自危,心驚肉跳之後,自救療傷成為頭等大事,有幾人還有心情買房?

二、此次疫情持續時間到底有長目前無法預測,如果時間超過半年,百業受損,失業率大增,活著都難,誰還敢投資房產?

三、疫情如果持續半年,可以想見大城市吸引力會降低,人口很可能出現倒流,市場支撐力銳減。

四、疫情如果持續半年,一大批中小房企會破產倒閉,那麼也就意味著大量爛尾樓出現,低迷市場下追漲不追跌是常識。

五、一場疫情改變了很多,包括人們的居住理念,封樓封區最後會瘋人,所以,高層樓宇的安全性和自由度會成為購房者考慮的因素之一,特別是改善性客戶對此要求更高。會不會出現高層遇冷,低密度走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