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亞飛成了學霸,鄭亞旗成了學渣,鄭淵潔特立獨行的教育方法為什麼產生兩種不同命運?

瓜太郎


很巧,前段時間寫了一篇關於鄭淵潔教育方式的文章,可以點進葉徐行的主頁查看。

從表面上看,鄭淵潔兒子退學,女兒成學霸,彷彿兩種路徑。

實質上,鄭淵潔教育孩子的內核原則從沒有變。

那就是,

一、以身作則。(這點非常重要!)



他從不對孩子說“你們要努力”,相反,他總是告訴自己,“鄭淵潔,你要努力”。

他是個勤奮的父親,筆耕不輟30餘載,一個人獨立撐起一本月刊。用一支筆改善家人生活,自己登頂作家富豪榜。

他正直,老師漏題,他告訴孩子不對。舉報學校疫苗,舉報盜版。

二、保留孩子對知識、對世界的好奇心。

退學,不等於不學習。

學霸,不等於只會讀書。

他兒子退學,他親自編寫教材,每天給兒子上課。

他帶女兒坐飛機,只為讓女兒親眼看到瓶子因為氣壓癟下去。

他鼓勵孩子自學,又深知,自學能力的關鍵,在於閱讀和興趣。

所以,兒子六歲前,只要有空,就一起看書,現在鄭家還保留有互相推薦書籍的傳統。



三、陪伴孩子,重視對孩子心靈的滋養。

他帶著女兒參加戲劇演出,籌辦畫展、參加排球聯賽、到處旅遊。

鄭淵潔60歲時,用七個月時間減掉50斤體重,這個過程激勵了女兒,女兒也表示,要用全年級第一證明自己是鄭淵潔的女兒。

他用一年多時間當著女兒面,給讀者親筆寫贈言,寫了88萬字。

現如今,鄭淵潔也是用同樣方法,對待自己的孫女。 陪伴孫女時,從來不看手機,並且規定家裡誰也不能當著孫女的面拿手機用。遇到特別重要的事,他會去衛生間插上門再接電話。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從中借鑑什麼呢?

我們畢竟不是鄭淵潔,沒有勇氣和條件讓孩子退學。

升學與成績,難免也會讓我們焦慮,只希望在應試之餘,我們多提升自己,言傳不如身教,用眼界和格局,為孩子展開更大的世界,而不僅僅侷限在一紙分數。

同時,用最大的善意,守護孩子對世界的好奇。

正如鄭淵潔與科學家米勒探討生命起源時提到的,家長往往在意孩子能獲得什麼,其實有時候,留住什麼對孩子更重要。

我一直認為,教育孩子是一件很有彈性的事,並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萬金油辦法。

但是,家長以身作則,則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途徑。

我是葉徐行,生活裡的正能量戰士,相信每件事都有好的一面,同時,是情感上的理智派,冷靜面對關係裡最無常的一面。歡迎關注我,我們一起聊生活,聊情感,聊成長。

葉徐行


我是看鄭淵潔的童話長大噠!

看過他的很多寫兒子和女兒的文章。寫到兒子在應試教育下種種不快樂的體驗,他決定讓兒子輟學自己在家教育兒子。

在兒子十八歲生日那天,他送給兒子的生日禮物是一盒避孕套和一輛奧迪車。他在文章裡寫到,兒子從此你是成年人了,請你學會保護自己。然而兒子的零花錢有限,為了賺錢,只好暫時找了一份在超市搬運雞蛋的活。當他知道兒子開著奧迪去扛雞蛋的時候,內心一陣狂喜。他知道亞旗一定是個有擔當,獨立的孩子。

後來亞飛出生了(在當年是超生哦),他發現這個天使般的女兒是個逢到考試就來勁的戲精,特別熱衷於各種表演,考核。於是他決定讓女兒入學接受應試教育。

亞旗,亞飛,看似走的截然不同的兩條路,本質上他們接受的是來自老爸的同樣的愛與自由的滋養。

鄭淵潔,真是一位很酷的老爸!


心若靈犀情感諮詢


在我看來,這恰恰體現了鄭淵潔的教育理念:尊重,支持,自由。

鄭淵潔小時候有過退學經歷,他得到了父親的支持,並且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非凡的成功。所以他有信心按照自己的成長方式教育孩子!

當年他退學的時候,爸爸告訴他:“孩子,別怕,我可以在家教你!”

所以當鄭淵潔的兒子鄭亞旗在學校過得不開心、不順利的時候,他有這個底氣讓孩子退學回家,自己編教材教孩子。

但是她的女兒鄭亞飛愛學校,喜歡學校的氛圍,而且一直以來學習非常好,是個真正的學霸。鄭淵潔雖然發表了很多教育觀點,抨擊學校教育的不當之處,但是他最核心的思想其實是尊重孩子,支持孩子,給孩子選擇的自由。所以她的女兒一直在學校上學,後來也得到了美國六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我們能簡單地認為鄭亞飛比較成功,鄭亞旗比較失敗嗎?如果從學業上看,確實是這樣。但是事實上一個人的成功不是隻有學習一個維度,需要從方方面面來評估。而且,我們也不能說鄭亞旗比不過鄭淵潔就認為他失敗,畢竟鄭淵潔的童話大王的地位在國內是無人能比的。

學霸和學渣不代表什麼,人生不僅僅是學校的學習。一個人能夠自由的創造,能夠獲得幸福是最重要的。而這一點,可能他們兩兄妹都已經得到了!


當然,我們也不能簡單地模仿鄭淵潔,畢竟他這樣特立獨行的教育方式有自己的內心做支撐,有經濟基礎做支持。普通人的心態和物質條件多無法和他相比。但是有一點我覺得是可以學習的:有想法,就要有行動,並且能夠堅持下去!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我記得小時候看鄭淵潔老師的書,他提到過,他的女兒從小就特別喜歡考試。他們全家都會準備很多新的知識來考她。熟悉小說裡的鄭亞旗的朋友知道,鄭亞旗是一個創造力和想象力都很豐富的人。對於考試來說,肯定是不行的,自己發揮的太多,沒有辦法拿高分。

所以,鄭亞飛和鄭亞旗的命運不同又相同,他們都在做自己擅長的,並且能夠用自己擅長的事養活自己,還過的很快樂。這就夠了。

從鄭淵潔老師的兩個孩子的對比反而更說明他教育方法的成功。在人工智能都開始學習形成差異的時代,還求千人一面是不是太保守了?


B面1


我認為用學霸和學渣來定義兩個孩子的不同命運不太妥當,他們只是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去成長,都是優秀的人。


回到題目,為什麼同樣在鄭淵潔的教育下,孩子卻有不同的成長路徑?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因材施教。


對此,鄭淵潔在一個採訪中說過:

我女兒上學了,兒子是我在家自己教的,因為兒子不喜歡上學,但是我女兒太喜歡上學了。(為什麼呢?) 因為我從小就跟她說,可以不用上學,結果她就逆反了。這是我的疏忽,不應該這麼早就跟她說不用上學,我應該和其他家長一樣,從小就讓她去參加各種學習班,這樣她自己就會厭倦上學了。對女兒的這個教育,我是失敗了,她現在成了全中國最喜歡上學的孩子。


兩個孩子的性格氣質不一樣,這裡有遺傳因素的影響,鄭淵潔只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因勢利導,以適合孩子的方式去引導孩子成長,而不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更沒有用流行的社會標準去評價和要求孩子。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有些人喜歡在操作實踐中學習,有些人喜歡自己看書學習,有些人喜歡與他人交流學習,但是學校的教育很多時候沒有辦法照顧到個體的差異,只能以一刀切的方式去對待所有孩子,結果區分出學霸,學渣,而實際上只是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各有不同而已。用對的方法教育孩子,學渣也能成學霸。


對於家庭教育,鄭淵潔認為,

家庭教育是一門藝術,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而不是為了管著孩子。“作為家長,最好的教育就是‘身教’。你什麼都不用說,你就做給他看。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家庭的生活,我想這是家長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對此,深以為然。在做親子諮詢的時候常常發現,有些父母學了很多育兒的知識和課程,可依然無法解決孩子的問題。父母不改變,孩子的問題就很難得到根本的解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常常不尊重孩子,只是去要求,管教孩子,卻不曾思考自己是如何以身作則的。他們忘了很重要的一點,模仿是我們每個人很重要的一種學習能力,尤其是孩子,很多孩子的不良行為都來自於對父母和身邊重要他人的模仿和學習。


沒有學渣和學霸,只是以適合他們的方式,讓他們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各領風騷而已。


多維人生dovilife


作為80後,談談感受。

1⃣️鄭淵潔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課外故事集只有2個選擇,故事大王和童話大王。我都訂閱了。故事大王相對比較好看,童話大王比較雞肋,我不記得裡面的情節,只知道舒克貝塔開飛機。所以,鄭淵潔的成功,在於他拿到了發行權,在當年類似於壟斷經營。

2⃣️教學質量提升,在家自學已沒優勢

當年我讀小學的時候,語文老師普通話嚴重不標準,課上板書題目做錯,好幾次我們和老師據理力爭老師才承認錯誤。在這個環境下,在家自學未必不好。但是現在隨著學校師資力量的飛躍,在家自學,已經沒前途了。



心之不動如山


鄭亞飛是學霸不假,她非常適應我們現行的教育方式,喜歡在學校裡和同學們競爭學習知識,成為老師表揚的對象和同學生們羨慕的對象,她小小年紀就得過接近30萬的獎學金,還以淵博的知識、優秀的學習成績被6所美國名校爭相錄取。因此,鄭淵潔就支持女兒上學,還在女兒四年級的時候,將女兒轉到管理比較自由的國際學校,為女兒在學校取得的成績而由衷的驕傲,並表示將一真供她到博士。

[鄭淵潔和女兒]

而鄭淵潔的兒子可沒有這麼順利,他不喜歡學校的應試教育,不喜歡被束縛,於是鄭淵潔讓兒子退學,自己編書,親子教兒子:

1、兒子不喜歡學校枯燥無味的教材,鄭淵潔就將課本知識編成故事,和三年時間讓孩子學完了中學六年的課程。

2、為了讓兒子學會做人,將複雜的法律知識編成童話故事——《皮皮魯與419宗罪》,讓兒子成為一個自律、自醒,有法律底線的人。

3、為了讓兒子接觸新鮮事物,10歲動電腦,11歲上網,自學電腦互聯網技術,成為他人生謀得的第一桶金的技術能力依靠。

4、為了讓兒子不至於封閉,鄭淵潔從不干涉孩子上網,在網上鄭亞旗可以跟五湖四海的志同道合的交流。

5、為了讓孩子自立、自強,讓18歲從來沒獨立生活的兒子出門打工,當超市搬運工,當報社網絡技術人員,鄭淵潔沒有幫過兒子。

6、現在的鄭淵潔早已不再是小學時那個不愛學習,成績不好的學渣,相反,他有自己的公司,成功運營自己父親的知識產業,將其發展起來,並將鄭淵潔的普法知識——《皮皮魯與419宗罪》搬到中小學生的課堂中,將父親的作品拍成電影等等。

總之,現在在鄭亞旗不僅成就了自己的事業,也成功運營了父親的作品,他有敏銳的商業頭腦,有優秀的領導能力,是不折不扣的成功人士,可以說鄭淵潔雖然兩個孩子走了不同的道路,但他的教育方式是正確的,是成功的。


反觀,鄭淵潔的教育成功之處在於:

一、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自由,真正懂孩子並幫孩子實現他們的所想。

兒子不想上學,他可以滿足兒子不上學的要求,女兒喜歡上學,他可以將女兒送到自己喜歡的學校去上學,這份尊重和自由不是所有的家長可以給到的。這是做父親的能力的體現。

用鄭亞旗的話來說,父親從來沒有打罵過自己,說重話的時候都沒有,他給予兒子的是信任和寵愛,這種無私的愛,讓鄭亞旗不好意思做另父親失望的事。

二、教給孩子自律、自省能力。

鄭淵潔,非常注重孩子的行為管理,雖然他從不打罵孩子,但是他卻可以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編成《皮皮魯和419宗罪》全部教給孩子,讓孩子知識什麼行為是不對的,什麼事情是不可以做的,注重自我反省,自我約束。成為一個品行端正的人。

三、用自己的言行身教來影響孩子。

鄭淵潔是一個韌性強、負責任、自律心理特別強的人,為了讓孩子生活的好一點,他可以拼命的寫作,看到做錯事的人可以挺身而出去指正他人的人,正是這份擔當和勇氣,讓兒子學會了自立,自強。

四、教孩子愛上學習,養成超強的自學能力,和終身學習的好習慣。

現在的孩子,高考完了撕書,大學完了扔書,在他們眼裡,學習是不得以而為之的事情,今天的學是為了明天的不學,然而,學校的知識只是我們人生學習的一個基礎,進入社會後要學的更多,而一個失去學習興趣的人,一定是一個走不遠的人。

而鄭淵潔教育方式,恰恰是讓孩子愛上學習,為女兒選擇她喜歡的學校和老師是為了保持女兒旺盛的學習興趣,讓兒子退學也是為了讓兒子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這才是鄭淵潔教育方式中最成功的部分。


指尖教育帝國


1. 鄭淵潔自己的看法

其實,鄭淵潔對兒女的教育並不矛盾,他自己在節目上也曾談過這個問題。他說,因為在兒子身上看到了自己教育的成功,所以有了女兒之後,他就一直告訴女兒,不用擔心,不喜歡學校就回家來,爸爸教你等等。

但是,或許是因為這樣的話說的多了,女兒反而格外喜歡去學校,喜歡寫作業,喜歡考試。所以,鄭淵潔笑著說,如果你想讓孩子喜歡學校,就反著跟他說,咱們家特窮,上不起學等等。這樣孩子就會特別珍惜這個機會。

這雖然是個玩笑,但是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問題。對大部分人來說,輕易得到的很難產生珍惜的感覺,反而是求之不得的才會視若珍寶。學習如果成了必須完成的任務,孩子很容易反感;但若是好不容易得到的機會,自然不會輕易放棄。

2. 孩子是不同的

人與人是不同的,孩子也是一樣,可是應試教育就像流水線一樣,用分數衡量一切,試圖把所有的孩子塑造成一個模式。

有的孩子適應這種方式,就能大放異彩。反之,如果不喜歡這種教育方式的,就會覺得非常吃力,甚至敗下陣來。

鄭淵潔的一雙兒女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女兒之所以能成為學霸,是因為喜歡。她喜歡去上學,喜歡寫作業,喜歡考試,她從應試教育中得到了莫大的成就感。而這種成就感和滿足感,會推動她繼續努力。久而久之,自然成了學霸。

可是鄭淵潔的兒子恰恰相反,男孩子可能本身就比較活潑好動,嚮往自由,討厭限制他的一切規則。他們喜歡以自由的方式來探索和學習,比如說玩耍,比如說各種興趣愛好,他們更喜歡通過這些方式來了解周圍的世界。

但是在學校,孩子們必須要放棄自己的興趣,接受標準化的訓練。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就彷彿是剝奪了孩子們自由的地方,怎麼能讓一些有個性的孩子愛上學習,取得好成績呢?

3. 老師的重要性

老師的重要性毋庸毋庸置疑,一位優秀的老師會讓學習變得有趣,會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對學生的學業成功至關重要。毫不誇張的說一位優秀的老師可以改變學生的命運,有無數偉大教師的故事可以證明教育者對學生的巨大影響。

在美國,師生關係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師生關係密切時,孩子能得到更多讚揚以及建設性的指導而不是批評。同理,與老師關係不好的孩子可能只會得到批評而非建議。

當孩子喜歡他的老師時,會更信任老師,表現出更多的學習參與熱情,在課堂上表現得更好,並在學術上達到更高的水平。

一句話,積極的師生關係吸引學生進入熱情地投入學習,提升他們的學習慾望,從而取得好的學習成績。

鄭亞旗很不走運,遇到了一位並不欣賞他的老師。加之老師不太適當的表達方式,更讓他對學習乃至學校充滿了牴觸和不信任。而鄭亞飛則不一樣,她熱愛學習,成績優秀,得到老師的喜愛。兄妹倆在應試教育上取得的成就大不一樣,也就順理成章了。

4. 殊途同歸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認識自我,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當然,也有很多人覺得,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個好工作,賺錢。這樣認為也沒什麼不對,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教育並不等於學校教育。除了學校,孩子一樣可以從家庭、社會學到很多東西。

不管是鄭亞旗還是鄭亞飛,都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有一位開明的父親。當兒子不適應學校教育的時候,鄭淵潔能夠頂著壓力,讓兒子在家自學成才。當女兒喜歡學校的時候,他也沒有用過去的經驗來禁錮孩子,而是支持她,鼓勵她。

這當然也和鄭淵潔自身的經歷有關,他本身學歷也不高,一直聲稱自己小學都沒畢業。可他一樣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所以對兒子也比一般人寬容。畢竟,一般人是不敢這麼大膽的。成功了還好,萬一不成功,那不是要負疚一生嗎。

無論如何,不管通過什麼樣的方式,最後這兩個孩子都成才了。鄭亞旗成了CEO,鄭亞飛也在18歲就被六所美國大學錄取。每個孩子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發展啊的道路,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

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可惜,我們到現在也很難做到。


木橋故事


鄭淵潔不僅僅因自己的童話故事而廣為人知,也因為他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受到很多人的羨慕。他有一兒一女,對於子女的教育,他採取了不同的方式,對於不愛學習兒子採取了自我教育的方式,對於愛學習的兒子,採取了普通的學校教育,可以說他的教育方式完全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並沒有當下我們多數父母採取的命令式的教育。

童話大王鄭淵潔對於子女的教育採用的完全不同的兩種教育方式,不過這並不是說鄭淵潔遵從了孩子的意願,而是子女在選擇上基本屬於自我決定、自我做主。在一開始,鄭淵潔對於子女的教育基本都是採用了自我教育,也就是“自傢俬塾”式的教育,但是他的兒子和女兒卻做出了完全相反的選擇。

兒子與女兒的教育之路

鄭淵潔的兒子鄭亞旗從小厭學,小學畢業後就選擇了輟學,自此之後就由鄭淵潔親自教授,為此鄭淵潔還為兒子編寫了10本教科書,而且還將授課內容編寫成了童話故事,使得授課內容通俗易懂,三年的時間,鄭亞旗完成了中學六年的教學課程,從這所特殊的“私塾”畢業。鄭亞旗的學歷水平也停留在此處,可以說鄭亞旗的教育之路完全依賴父親,也是自己自主選擇的結果,至少在18週歲之前,在父親的教導之下實現了自我成長。

鄭淵潔的女兒鄭亞飛並沒有選擇自己私塾的教育方式,當然這並不是鄭淵潔尊重孩子的意願,而是女兒就是想要上學,是鄭淵潔執拗不過女兒,只能將女兒送到學校中,接受國家正規的學校教育。鄭亞飛從最初的北京遠郊山區的小學,到城裡的九年義務制教育小學,再到北京一所國際學校就讀,可以說鄭亞飛的受教育之路還是比較坎坷的,但是她似乎並沒有因為學校的環境,而改變自己上學的決心。

兒子與女兒的教育成效

雖然鄭淵潔的一雙兒女,一個成為了學渣,一個成為了學霸,但是他們所取得成績並不差,甚至可以說並不是一般人所能取得的,這也與他們自身的努力有很大的關係。

鄭亞旗自傢俬塾畢業後,當過超市當搬運工、報社主任等,如今已經創辦《皮皮魯》雜誌,成為雜誌主編,同時還創辦了公司、開辦了講堂,雖然說不能成為頂級人才,但至少也算是多數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有很多人曾經質疑過他的成功,認為他有今天的成績,與其父親的資源有很大關係,其實這種認識並沒有太大誤區,但是像他這樣的“富二代”能有如今的成績,已然是不容易的,如果沒有一定能力,顯然絕對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績。

鄭亞飛從入學開始,一路成為學校學霸級的人物,在學習上擁有很高的成績,成為成為全校十二年級唯一的全額獎學金獲得者,獎學金金額接近30萬元,在18歲時被美國六所名牌大學同時錄取。在學業上取得這樣的成績,想必鄭淵潔本人也未曾想到過,也不得不承認鄭亞飛在學習上的能力絕非一般人所能比擬的。

引發的思考

面對鄭淵潔一雙兒女當今的成績,可能很多人都會歸結為父親的良好教導,其實這種教導,我們何不歸結為他們自身的選擇呢?正是他們對自身的主動性選擇,同時在自己選擇道路上,有很高的自律性、主動性,使得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果鄭亞旗沒有輟學,經歷更多的苦難,可能就不會有今天的成績;如果鄭亞飛沒有堅持自己的主見,放棄了學校教育,我們是否可以說鄭家就會喪失了一個優秀大學生的機會?


東愛雨小公


鄭淵潔的教育觀點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認為他給了孩子充分的自由,但你們想過沒有,他的所謂自由是建立在堅實的家庭基礎上的。

鄭淵潔小時候在河南一所偏遠小學上學,上學的時候調皮搗蛋,被老師管教,他不服管教,在課桌裡放鞭炮,最後被處分。他爸爸是下放的高級知識分子,就直接讓他退學,親自教導他。這段經歷使他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有了不一樣的看法,認為自己沒有接受體制內教育,反而想象力沒有受到束縛,最後很成功,所以有些看不起體制教育,在某些節目中對小時候調皮搗蛋甚至有些沾沾自喜,有些“反抗壓迫”的意味。

但是,大家仔細想一下,當時他上的是貧窮地區的偏遠學校,他的同學們都是些什麼人?窮苦農民的孩子、普通工人的孩子,在那個時代估計他同學的家長大部分都是文盲半文盲,他們餓著肚子供孩子上學的目的也許只是能讓孩子讀個初小,以後能在村裡能記個賬,在廠裡能幹個活。鄭淵潔從小在大城市的知識分子家庭長大,他從小接觸的東西他的同學們一輩子都沒見過,他的某些知識也許比他的老師們都淵博許多,他搗蛋回家後他爸簡單點撥幾句的效果也許比他同學上一天課效果都好。但是被他搗蛋影響的同學們呢?鄭淵潔退學了可以繼續接觸到文化知識,以後不影響成為一個大作家,但他的同學們要是跟著搗蛋退學了或被他影響學習不好會怎麼樣?也許有極個別的通過自己的艱苦努力加運氣會過得也不錯,但大部分肯定沒有考上高中,走出農村的結局更好。以後就算鄭淵潔當上聯合國秘書長,他會補償受到他影響的同學們一毛錢嗎?他會對受到他影響而破壞了自己的命運的同學們說一聲道歉嗎?所以從公平的原則來說,基礎教育就是給所有孩子一個受教育的權利,它也許死板不人性化,但它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普及教育方式,如果你是天才,可以自己花錢接受更好更個性化的教育,但請不要影響到其它沒有這些條件的同學們。

再說鄭淵潔的兩個孩子,不管是體制內教育的孩子更好還是家庭教育的孩子更好,這其實根本無關緊要,因為第一這不能說明兩種教育方式哪種更好,體制教育裡出的差生也很多,家庭教育出的天才也不少。第二採用哪種教育方式還是要看實際情況,生搬硬套或者互相鄙視都不對。現實很殘酷,你一窮人家自身沒什麼文化知識沒白沒黑的掙命,卻非要自己的孩子“快樂童年”,“家庭教育”,大概率養出一個一事無成的孩子;你家裡有礦不愁吃喝,就算你生生把孩子養成流氓你的孩子這輩子也大概率比其他人過得好的多。這才是社會現實。

所以說鄭淵潔的經歷是個個例,他的孩子們的經歷也是個例,沒有對錯,沒有誰比誰好,只有合適不合適。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制定自己的生活才是正確的。

順便說一句,當時看到鄭淵潔在節目中以鄙視的口吻來說他的小學和老師,以沾沾自喜的口吻來描述他的“反抗”,瞬間粉轉黑,這也太自私了,你只顧看到自己的個性受到打壓,你想過被你搗蛋影響到的同學們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