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文:未來學校的新思考

3月,早已經過了開學季,現在對教育人、師生家長來說,何時開學是最糾結的,而學校是聚集性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延遲開學是必然選擇!學校開學,將是疫情真正結束的終極標誌!

盧志文:未來學校的新思考


疫情一面是危機,另一面是行業格局變動的機遇。停課不停學的現實,催生了另外一種學校形態的變化,我們迎來了未來學校的元年。

迎接未來學校元年

1月23日武漢封城之後,移動互聯網應用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武漢學生通過移動互聯網進行的學習增長了383%。

盧志文:未來學校的新思考

香港全球化中心研判:隨著5G時代到來,2020年已經無可非議的成為遠程辦公的元年。疫情之下的醫療行業、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線上娛樂將會異常“火”起,尤其是在線教育迎來了東風。2020年,無疑是大規模在線學習的元年,同時也是未來學校的元年、智慧校園的元年。

除了社會對教育信息化良好的預期,從國家到地方,相關政策也早已經到位(見下圖)。

盧志文:未來學校的新思考

政策的到位為未來學校的建設提供了清晰的目標:

完成智慧教育環境建設。包括無線網絡環境、公共服務區域終端以及信息化教室等基礎設施建設;

建成教育現代化管理體系。彙集動態數據,助力科學決策,形成智慧管理系統,促進教育集團化規模化發展;

升級課堂教學模式,提升師生信息素養。創新校本資源“師生消費與生產並存”的共建共享形式、優化校本課程建設方法;

建成教育信息化新生態。建成“教育雲”平臺支撐下的共建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的信息化生態環境。

對於學校而言,當務之急是構建智慧教育環境,促進學校內涵發展。這包括六個方面:

1.無線網絡環境建設。校園無線網絡的全覆蓋,是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重要基礎。

2.公共區域智能終端建設。配備學習與管理的公用終端,提供數字資源與管理入口,方便師生通過這些公用終端自助閱讀、查詢、提交信息等操作。

3.個人數字終端建設。推進師生數字教學終端建設,人人擁有至少一種便捷可用的移動終端,成為伴隨式採集學生行為數據的重要工具。

4.數字化教學空間建設。引入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和教學軟件獲取教學信息、資源和服務,提供開展信息化教學的物理場所。

5.創新創造空間建設。提供開展學科實驗和創新能力訓練的物理場所,完善創客實驗室的課程體系。

6.文化生活空間建設。支持校園信息、班級文化、學生優秀作品等內容的多媒體發佈與展示。

看起來我們不僅目標清晰,路徑也已然就在腳下,但是,怎樣去完成這件事仍然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迎接未來學校的三大挑戰

1.教育信息化:“起大早,趕晚節”!

互聯網誕生的那一天,人們開始做的最大的夢就是互聯網教育夢。

互聯網的很多夢想都早已實現了,但互聯網的教育夢到今天為止還沒有實現,或者說沒有很好的實現。特別是學校的教育信息化,不僅落後於教學的需要,也落後於其他行業。在教育信息化規劃、對信息化的認識、基礎環境建設、應用培訓體系、信息素養提升和評價體系建設等方面均有不足。

在這種狀況下,學校被疫情倒逼進入全面信息化教學,自然就會出現問題。

在教育信息化撲面而來的浪潮當中,老師和管理者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依然是當務之急。T數據2020年2月的報告顯示“超六成的員工對於遠程辦公的經驗捉襟見肘”。教師信息素養水平總體上未必肯定好於這個數字。

盧志文:未來學校的新思考

面對撲面而來的線上教學的剛需,強大的倒逼機制瞬間建立,過去我們可以慢慢來,現在不行了,這叫以終為始。它需要我們迅速開啟適應模式,以變應變,開始未來學校的當下創建。

2.教育的內、外技術沒有深度融合。

在線教學不是簡單的把課程從線下搬到線上,它是全新教育理念下的一種重新建構。

首先,我們要跳出“硬核科技”的教育誤區。長期以來,人們總是把教育之外的技術在教育教學當中的最新運用,作為教育科技進步的標誌。但幻燈片、投影機、多媒體、智慧屏、互聯網、平板電腦、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些科技進步在教育領域當中的應用只是教育的外技術。

什麼是教育的內技術?它是指教育本身的技術,是在教育學、心理學、認知科學、腦科學等基礎上誕生的教育教學技術。比如現在普遍用的翻轉課堂先學後教,實際上是教育的內技術。再比如新型考試測評系統,也是一種教育的內技術。

但教育的內技術長期以來被人們忽視,它既被傳統教育忽視、也被互聯網教育忽視。而教育外技術如果不與內技術結合,它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為什麼廣播和電視沒有能夠成為顛覆教育的技術力量?這背後有沒有值得我們思考的東西?當時廣播電視大學通過電視讓人們去聽課,那也是幾萬、幾十萬人啊!今天,我們為什麼對未來學校的建構更有信心?這主要是因為互聯網帶來的互動無邊界,這是過去廣播和電視做的不好的或者做不到的東西。教育,不是信息單向傳遞的過程,它是“活潑潑”的人與人的相互影響。

3.教學太過平面化。

信息技術的進步讓孩子們更高效率的面對文本和圖片,也更多的遠離了真實的自然和社會。因為教學太過平面化了——教材是平面的,習題集、試卷、黑板、投影是平面的,平板電腦也是平面的。於是認知是平面的,思維是平面的,人格也是平面的。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遠離自然,就遠離了人類智慧的源頭。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是個體的社會化。遠離了社會,當然就偏離了教育的本質,這個問題應該引起我們每個人的重視。關起門來,只面對屏幕,是不可能完成一個個體的“社會化”的。

我們要知道:再炫目的虛擬都無法代替最樸素的真實!

看一個例子,現在都說多媒體。它到底多不多?其實並不多,無非就是作用於人的視覺和聽覺。但教學中一個真實的體驗活動,常常都需要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直覺同時一起上。那才是真正的“多媒體”。

盧志文:未來學校的新思考

我們還有必要警惕教育的“低幼化”。

什麼是教育的“低幼化”?就是我們藉助於網絡、多媒體的手段,把知識直觀簡單的呈現,忽略了知識發生的過程,直接告訴孩子結果。這讓教育看起來變簡單了,但由於它沒有了探索的過程,就偏離了教育本質。孩子的智慧沒有增長,這就是教育的“低幼化”。

同時我們還要注意感官疲勞。

因為藉助於線上教學,過度使用了孩子的聽覺和視覺,那麼其他感官的運用就變得更少了,甚至引起退化,從教育角度來說,是不利於成長的。

杜威說“一切浪費都是由於學校和現實隔離開來”。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要教學做合一”。如何以學習和學習者為中心去整合學習資源,這種學習資源整合的載體是什麼?我覺得應該是場館。

未來學校應該是博物館的模樣

新教育“理想課堂”的最高的境界是:實現知識、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鳴。而這個共鳴發生最多的地方,正是博物館。博爾赫斯說“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今天我更想說天堂其實是博物館的模樣。如今的博物館可以把圖書館的功能兼具,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場館。

在翔宇學校的博物館中有兩個牌子,一個叫“新教育體驗學習中心”,一個叫“翔宇未來學校實驗室”。溫州翔宇中學從2013年就開始探索校園博物館建設,為互聯網大面積進入學校,為線上大面積學習開展做“提前糾偏”。如果線上學習大面積鋪開,沒有場館支撐,沒有環境和生態建構,是一個不可想象的事。

我們在學校不是建一個博物館,而是建一群博物館,從真、善、美、本、綜中來建構博物館群落。

盧志文:未來學校的新思考

翔宇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和整個世界站在一起”,不僅是和虛擬的世界,過去的世界,書本的世界站在一起,而是和真實的世界、未來的世界、理想的世界站在一起。

未來學校的模樣應該是博物館的模樣。博物館是最深的歷史,最真的現實,最遠的未來;是課堂的有效延伸,課程的複合載體,研學的理想場所;它為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構建環境,提供條件,觸發動機,創造可能。學校封閉於圍牆之內,網絡連接虛擬世界,場館讓孩子觸摸真實的世界。

實現在線學習的技術和裝備門檻會急劇降低,配置越來越容易,價格越來越便宜,學校體驗場館能否跟上會成為制約未來學校發展的“瓶頸”。

在我看來,未來學校的建設有兩種抵達方式:

一是實體學校,學校建設各種體驗場館,加上在線學習的條件,成為未來學校。

二是在現實的各種體驗場館中,配置互聯網學習的各種要素,舉辦未來學校。

通過網絡整合實體場館資源,建設跨境未來學校。知識學習在雲端,體驗實踐在場館。家庭、博物館、公園、體育場館、景點以及所有的實際工作場所,都可以是“場館”!都可以建設成獨具特色的“學習中心”。它們的不同“組合”,構成未來學校的特色之一。

家庭是未來學校的另外一種形態。現在家庭擁有智慧大屏的數量已經達到了5.5億臺,智慧大屏日漸成為家庭學習終端。家庭學習共同體,會是另一種學校形態,比如一個家庭裡爺爺奶奶要學習老年大學課程,爸爸媽媽進行各種職場培訓,孩子們要上學,他們都有學習的需求,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真正的進行“共讀、共寫、共同生活”。

盧志文:未來學校的新思考


迎接未來學校,變革這樣發生

變革的三個基本前提

迎接未來學校的變革有三個基本條件:解放學生、轉變觀念、機制保障。

不解放學生的時間和空間,再好的裝備終究只是擺設。中小學的裝備多是放壞了,而不是用壞了,用的上裝備才能解放學生。

不轉變觀念,科技會成為幫兇。科技只會讓壞事效率更高,板書更多的題目、印刷更多的題目、投影更多的題目和推送更多的題目,哪個更容易?毫無疑問是“推送”更多的題目。很多學校開展線上學習後,學生的負擔更重,更加疲勞,因為推送題目太容易了。

應用才是轉變觀念的抓手。說教改變不了觀念,應用會,搶紅包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觀念已變。

無機制保障,變革會成為走秀。過去的改革很多都是兩張皮,只做加法,而不是徹底轉型轉軌。變革才是機制保障的源頭,應試既然是指揮棒,能否讓指揮棒正確指揮!

教師轉型

從”教為中心”“師為中心”“書為中心”到“學為中心”到“生為中心”“問題為中心”“任務為中心”……教育即解放,教師即開發,課堂即學堂,天性即個性,成長即成功。

線上教學不會讓一個差老師變好,但是它會讓更多的學生更好體驗一個好教師的好,也會讓更多的學生更糟的體驗一個差教師的差。線上教學,如果沒有“學習者個性選擇、學習者參與建構、學習者自主分享、學習者深度互動、學習者社群建設”……有效學習和教育就很難發生。教室裡面對面孩子們都不願意聽的“老生常談”和“喋喋不休”,可以想見隔著屏幕會怎樣?

大面積線上教學的展開對教師是一種解放,但對很多老師來說,也可能是一種淘汰:封閉保守當個體戶,加班加點幹體力活,挪移知識做背桶人,再不轉型來不及了。

未來學校的形態當中,可能大概率會形成“網紅老師上課其他老師輔導”的局面。能者為師、願者為師的時代已經來臨。

從教師的角色來說,在原始社會、農耕時代,長者為師,到後來變成能者為師,再後來變成專者為師,要成為專業的教師,就要有教師資格證。但是今天互聯網、人工智能時代到來,是不是個個都要有教師資格證,才能開展教學?不一定!我們不需要查教師資格證,今天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做老師。看抖音和頭條,教與學,是不是隨時隨地在發生。

促進教育內、外技術深度融合

教育的內技術在未來學校中應占據主導,教育的外技術的“瓶頸”已經克服了,這個很多領域當中會有體現,尤其是學業測評領域當中會有突飛猛進的發展,學業的測評會從“望聞問切”到“CT掃描”。

建立信息化評價體系,開展師生多元評價,也會有效促進教育內、外技術深度融合。

運用外技術科學、多元的採集數據。比如,過程數據:依託“教育雲”,利用智能終端,構建分佈式數據分析系統,記錄學生成長數據、教師成長數據、教育管理數據;互動數據:通過對教師與學生終端實時採集、記錄,客觀、精確分析教師施教數據、學生學習數據、互動關聯數據;測評數據:考試成績數據、投訴建議數據、空間展示數據、點贊激勵數據、活動拓展數據等多元數據採集和沉澱。

運用內技術開展多維、動態、全面、智能的綜合評價。比如,能力評價:教師施教能力、學生學習表現、教研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管理能力、活動組織能力、溝通能力等;綜合評價:綜合素質教育、德育評價等形成全面多維的分析報表、建立科學評價體系。

這些都會給我們帶來全新的體驗,教育內、外技術的深度融合會成為未來的方向。

最好的抓手是“產品”。

新模式需要好產品,好產品創造新模式。沒有產品支撐,“互聯網+教育”就是一種隔空喊話。大量的互聯網教育產品拿到一個平臺上進行PK,那些有用、好用、想用、慣用的互聯網產品最終會一統天下。

盧志文:未來學校的新思考

科技行業當中大規模應用最終依賴的是產品,而這些產品不可能像現在這麼多元、豐富,最後大浪淘沙一定會有更好的東西呈現。只有大家都用相同的平臺,溝通起來才會方便。當所有的老師用的平臺越來越趨於同質化的時候,溝通、交流和分享就會越來越方便,未來學校的建設也會越來越容易。

盧志文:未來學校的新思考

“動盪時代最大的危險,不是動盪本身,而是延續過去的邏輯做事。”這是德魯克《動盪時代的管理》一書中的一句話,我把這句話送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