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茂,開啟“豪橫”模式


2020年2月19日,已經沉靜來一個多月的房地產市場開始慢慢復甦,轟轟烈烈的線上營銷畢竟解決不了日益趨緊的資金問題,各大房企在一番小心試探之後開始逐步復工。

這一天,世茂集團總裁許世壇發表了一場熱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演講,正式吹響了世茂2020年進軍的號角,也迎來了自己的第43個生日。

這場名為《上下同欲者勝 風雨同舟者興》的演講頗有幾分壯懷激烈的豪情和氣衝霄漢的魄力,一時間引發媒體熱議,也讓外界看到了這位外表憨厚、內心火熱的地產二代也有著不甘寂寞的野心和慾望。

這次演講,許世壇首次提出了一個“大飛機戰略”,該戰略將世茂集團目前的多元業務發展模式劃分為三大部分。其中,地產開發是核心主體;酒店管理、物業服務、商業辦公、文化娛樂則為堅實雙翼;高科技、醫療、教育、養老、金融等投資,成為世茂平衡發展的關鍵尾翼。

世茂,開啟“豪橫”模式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此外,許世壇還表示,如今房地產行業已經進入“大魚吃大魚”的時代,未來的競爭是要靠產品、服務、產業、運營能力和資金等多維度“編組”之後的綜合實力。

很顯然,世茂要做那條吃大魚的大魚,而不是那條被吃的魚。

士氣已振,戰略已定,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世茂的大飛機,正發出轟隆隆的引擎聲,蓄勢待發。

同日,世茂以總價15.36億元競得金華義烏一宗商住用地,溢價率45.48%。隨後,又在溫州、福建寧德等地接連出手,以快馬加鞭之勢踐行著許世壇的號召。

Part.1

2019年1月30日,世茂發布公告,許世壇正式接過父親手中帥印,登上總裁一職,成為世茂集團名副其實的掌門人。

從1998年正式加入世茂算起,許世壇這一路走了整整20年,雖然誰都知道那個位子始終在等著他,但沒想到這一等就是20年。

其實,早在2011年的時候,許世壇就已實際接管公司的各項工作。

那一年,在市場嚴厲的調控下,世茂表現的十分謹慎和保守,最終的年度銷售額為307億元,僅為目標任務的85%左右。

世茂陷入低谷,年過六旬的許榮茂也心生退意,34歲的許世壇挺身而出,開始全面介入公司的各項事務,並主導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內部變革。

在許世壇的力邀下,職業經理人蔡雪梅也在同年加入世茂,全面掌管營銷工作,幫助世茂實現規模跨越,連續三年躋身中國房企TOP10,連續兩年複合增長率超過50%,一個全新的“千億房企”呼之欲出。

世茂,開啟“豪橫”模式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許榮茂曾說,“當我覺得自己落伍的時候,會徹底交班,不會賴在這個位置上影響企業發展。”

然而2015年開始,世茂又一次陷入僵局,人員變動、規模停滯,排名也跌出了前十位。直到2017年才終於邁進千億陣營,2018年重回規模賽道。

2019年許世壇正式上位時,“重回前十”已經成為世茂人積累了多年的夙願,而許世壇則成為那個最終把球踢入球門的人。

在許世壇看來,並不是因為自己是許榮茂的兒子才有今天的成功,“每個人都要憑藉自己的才能坐到合適的位置。”

這話說得沒毛病,只是刻意排除出身的優勢而只談個人努力就顯得有些做作了,畢竟別人再有才能也不可能成為許榮茂的兒子。

不管怎樣,一切水到渠成,許榮茂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許世壇也充分證明了自己,朝中無異議,上下已同欲,接下來可以大展身手了。

Part.2

時間來到2020年,許世壇也剛好上任滿一年。相對於許榮茂的低調沉穩,許世壇顯得更加積極進取。

相較於傳統的拿地方式,許世壇更喜歡通過收併購進行擴張,他曾直言,“公開招拍掛的土地有點貴,看不太懂,有點驚訝。”

從2019年3月開始,世茂集團先後收購泰禾、明發、萬通、粵泰等企業20多個項目,累計併購金額超過200億元,其中有一半來自泰禾,一時風光無兩,也刷新了外界對世茂的印象。

這一連串持續且高額的收併購事件,在許世壇看來是一次絕佳的機會,“這是一個併購的好機會,因為很多房企這兩年到期的債還是比較多,還款壓力比較大。我們也不會犧牲利潤買地,現在有1萬億貨值,很足夠了,還有抄底機會就繼續。”對於外界的議論,許世壇如此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世茂在收購了泰禾的大部分項目之後,都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開盤,以快速回流現金,其操盤能力和財務管控能力可見一斑。

從此,許世壇也為世茂贏得了一個“併購王”的稱號。

世茂,開啟“豪橫”模式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今天的許世壇意氣風發

2019年12月,世茂再次被爆出正在收購福晟集團旗下核心地產公司福建福晟集團部分股權,總交易價值高達2000億元,將超越“萬達融創富力”的632億元世紀交易,成為中國房地產史上最大的房地產併購交易。

一個月後,世茂和福晟在福州世茂洲際酒店舉行了一場戰略發佈會,這場被媒體渲染為“世紀大併購”的事件終於塵埃落定,只不過發佈會上並沒有透露具體的合作細節,許世壇想要說的其實只有一句話:這不是併購,而是合作,雙方將成立一個全新的“世茂福晟平臺”,實現1+1>2的共贏局面。

說法只是一種姿態,許世壇不斷強調是合作不是併購,不過是為了給足福晟老大哥面子,但事實是他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大魚吃大魚”,福晟被整個吞進了世茂的肚子。

至於福晟這條魚究竟有多大,許世壇在發佈會後也曾表示,“世茂和福晟是全方位的戰略合作,覆蓋福晟全部的項目,所以項目數量並不止74個或是87個,潘主席在舊改項目有很多的項目,可能每天都在變。”

不過,據媒體統計,截至2018年末,福晟總土儲貨值超過8000億元,而在2015年-2017年間,福晟依靠併購拿下了72個項目,總土地面積約168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3800萬平方米,總貨值約6500億元。

其中,在粵港澳大灣區福晟擁有1000萬平方米建面的舊改項目,其舊改項目的總貨值約有3000-4000億元。

而這些,才是世茂最為看重的。

Part.3

以一連串的併購開年,以千億級併購收尾,世茂的2019年,過的無比“豪橫”。

據公告信息顯示,2019年世茂一共發起了約20次併購行為,全年超過70%的土地儲備來自收併購所得。“實際上,我們還有許多(收併購)是沒有公告的,並不止你們看到的這些。”許世壇如此說道。

對於熱衷於收併購的原因,許世壇則表示,“首先,這些併購是安全的。其次,併購有一個好處,可能對方已經開發了一半,我們買進來再賣出去就很快。”

但其實許世壇並不喜歡用“收併購”這個詞,而是將“合作”掛在嘴邊,這一點倒頗有乃父之風,務實、謙虛、不張揚,喜歡悶聲發大財。

這也透露出另外一點,那就是對速度的追求,大量的收併購無疑為世茂提供了一種短平快的打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快進快出,實現資金的高效利用。

據知情人士透露,世茂的大部分收併購都以債務重組方式完成,實際支付的資金並沒有想象中這麼多。

世茂,開啟“豪橫”模式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2月13日,世茂福晟合併後舉行媒體發佈會

在許世壇一番穩準狠的快速操盤之後,世茂2019年的累計合約銷售額成功突破2600億元,累計合約銷售面積為1460萬平方米,同比分別上升48%和37%。

與此同時,由世茂福建區域公司晉級而來的世茂海峽,也憑藉著逾900億的業績榮升為“中國第一地區公司”,也成為許世壇最為鍾愛的“王牌軍”。

世茂海峽的名字首次出現是在2019年中期報告中,官方介紹說,該區域公司“立足福建、面向全國”,並開啟“深耕核心都市圈、縱深戰略城市群”的規模化發展。

事實上,2019年世茂的大部分收併購都是經由世茂海峽操盤完成,並在與福晟的併購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這家區域公司的觸角也早已突破了區域限制,業務版圖已經擴張到了9省30市,快速發展成為一個獨立且龐大的實體。

如今,世茂海峽董事長兼總裁呂翼已成為“世茂福晟”這個新平臺的一把手,這位80後總裁正在駕駛這一艘巨輪揚帆遠航。

世茂,開啟“豪橫”模式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世茂福晟組織架構圖

世茂,開啟“豪橫”模式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今天的許世壇

時間回到1998年,剛剛大學畢業的許世壇,為了鍛鍊自己,改變內向的性格,便主動加入了香港一家房地產代理公司做銷售。

本身臉皮就薄的許世壇,經常要用自己的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打100個電話都被掛斷、簽約客戶臨時反悔、上門推銷被拒之門外......所有的挫折接踵而來,改變也在不經意間發生。

一年之後,內向的許世壇已經可以從容面對別人的冷眼,內心也強大到不會輕易受挫。“舒服的環境對人的成長是很慢的,惡劣的環境可以鍛鍊人。”回憶起那段日子,許世壇說道。

20多年後的今天,許世壇已經不再是那個剛走出校園的青澀男孩,而是一個手握4000多億資產的房企大佬,面對危機四伏的市場環境和群雄環伺的行業競爭,雖然不用再面對別人的冷言冷語,但卻要直面更加艱難的挑戰。

無論是“大魚吃大魚”,還是“大飛機戰略”,從這過去一年的經歷來看,許世壇顯然已經胸有成竹且蓄勢待發。

正如蔡雪梅在離職後給出的評價一樣,“他骨子裡是一個非常非常好勝的人,只要認定的事就要做到最好,不像外在那樣與世無爭。”

毫無疑問,2020年的世茂將會繼續“豪橫”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