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一課時的課堂教學環節主要有哪些?怎麼樣?

洪爺33344611


一節完整的課程要包括一下環節:

出示學習目標,這裡指的是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是平時寫教案的教學目標,通過學習目標的展示,讓學生對本節課有個基本的瞭解,知道本節課要學習什麼。

知識回顧,在上新課之前,要對上節課的知識或是本節課可能要用到的知識點做一下簡要的回顧,這樣就可以順利的進入了新知的學習。

新知學習,這個環節,老師可以先佈置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與疑惑去自學,質疑,探究。

知識歸納,老師指導學生歸納本節課的知識點,不是老師直接告訴同學們,而是指導他們試著去歸納,培養孩子們的概括歸納能力。

課堂鞏固,老師有計劃的出示本節習題,讓學生根據本節學習的知識點試著去解決,以檢驗學習的效果。

學習小結,這個環節也是交給學生,讓學生談談本節課有什麼收穫,同學們互相補充,老師最後做下點評及總結。




小小盧班


一節課的課堂模式有很多,從小學到高中甚至大學大概的課堂環節我認為是大同小異的。但是課堂授課也包括新授課、複習課、習題課、實驗課等多個類型,每個類型也應有各自的特點模式。各地學校也有本校的課堂模式,比如之前的杜郎口中學模式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本人是縣級高中老師,以高中的課堂模式為例,我認為應該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一、新課導入,目標解讀

我認為一節課必須要有導入環節,導入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新授課可以以圖片、故事、視頻等導入,複習課和習題課可以以學生的學情導入。目標解讀也是必須要有的,必須要讓學生明白這節課是幹什麼的,重難點是什麼。以高中為例,目標解讀多以高考大綱為參考再結合本節內容。老師如果能用自己的經驗和個人魅力將導入環節設計好講好以吸引學生的注意,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麼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半。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課堂導入之後應該結合學生的預習情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把課本上自己能讀懂能學會的內容一定要給學生時間自學。其實課本中很大一部分內容學生是可以自學會的,那麼,不會的內容可以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讓學生之前能取長補短,發散思維,進而解決本節課的重點。我授課時經常用到小組討論,這樣既有利於學生的提高注意力和加深對知識的印象,也減輕了老師的課堂講課負擔,可謂一舉兩得。討論時學生最好能站起來大聲討論,這樣可以緩解學生的課堂疲勞。但是,學生討論時,老師要把控好課堂,既要控制好時間也要控制好學生討論的主題。我經常在課堂上會給學生固定討論時間和列出討論內容,這樣效果很好。

三、激情展示,高效點評

學生討論完要形成自己的知識,這需要學生組織語言展示出來,教師要點評,最終突破重難點。展示環節我會採用點名和隨機兩種方式結合,重點關注班上的學困生和邊緣生。這樣可以達到課堂的高效。同時也經常會讓尖子生點評,這樣的好處是既解決了其他同學的問題,也有利於尖子生更尖。

四、迴歸課堂,重點講評

教師對於學生的展示和點評一定要在最後下個結論,相當於有個點睛之筆。然後再根據本節課的重難點再展開講解,當然,講解的主要是學生通過以上環節還存在疑惑的問題。但是,由於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有些教師很容易陷入“滿堂灌”的誤區,認為不講不放心。其實不然,學生通過討論和互相點評得來的知識遠比教師講解印象深,這是我這幾年上課的一個體會。所以我認為,教師重在引導和點撥。

五、當堂檢測,課堂小結

我認為,在課的末尾一定要留出時間總結本節課,檢測一下學生本節課的內容掌握的怎麼樣,迴歸課堂目標是否完成。有頭有尾才算一節完整的課。

以上就是我認為的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不當之處敬請交流指正。




北洺南岸


相比學校的課堂教學環節,其實我個人更認可校外輔導機構每節課的教學環節,他們一課時的數理化課堂教學是“講+練+考”模式:


作業點評(5分鐘)

上節課作業中某道重難點題講解,或對學生作業表現進行點評,是對上節課的收尾。

講:新課講授(30分鐘)

講本節新知識,突出重難點,又化繁為簡,帶著學生一起用新知解決幾道問題,讓學生會用知識解題。

練:學以致用(10分鐘)

對上一環節例題的再次重複練習,練習題目應精度篩選,量度從簡,往往學生的問題不再知識概念上,而在知識的運用上,老師視情況做講解。

考:當堂知識當堂考(10分鐘)

對當堂所學直接遷移應用,題型高度適應,與課堂例題高度相似,或是當堂練習題目的變形題。


總結與作業(5分鐘)

總結本節重難點,佈置本節作業以鞏固當堂知識,並給上一環節有錯題的學生留課後改錯作業。


當然,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教學或教學的這種課堂環節要根據自己教學經驗反覆優化和自我革新,做到最科學、最有效、最系統。

另:以上課堂模式你覺得有什麼需要去改進的地方嗎?歡迎留言!


陽光好冷


一課時時的教學對老師們來說是個挑戰。因為這需要老師不但要提前備課,更要有的放失的去準備這節課需要教授給學生的內容。重難點更是要在有限的時間裡巧妙的突破。讓孩子們在有限的時間裡學到這節課需要學到的所有知識點。這樣才算是成功的一節課。

個人認為,一課時的一節課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課堂導入

這樣的一節課必須讓學生提前進行充分的預習。有比較難懂的,或者離我們比較遠的內容,更應該提前查找相關資料。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快速進入課堂。

2、質疑課題

課題是文章的眼睛。在課題中找到本節課中的知識點,甚至重難點。通過質疑課題,既檢查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又提前告知了課文內容。

3、解決生字詞

語文學習就是“字、詞、句,段、篇、章”的學習。要想越好一篇文章,字詞的學習首當其衝。

學習字詞的方法有很多:

字詞的排列可以和梳理課文內容相結合,也就是說,學會這些生字詞就等於把文章內容大體梳理了一遍。

易錯字和易錯音相結合,本文中有哪些易錯的字排列一行,有哪些易錯音或多音字排列一行。

4、精講課文

精講課文是一節課的關鍵。怎樣在這節課上要效率,講課環節。

各個環節要環環相扣。可以抓住這篇文章的中心問題,圍繞著中心問題提出各個小問題,在老師各個各個問題的牽引下,整堂課以一種上樓梯的感覺帶領學生緩緩前行,最後來到重難點的突破,這也是一節課的爆破點,一節課情感昇華的最高點。

5、課文總結

藉助精煉而明瞭的板書帶領學生再次回顧課文,讓學生根據板書再次對文章加深印象。

6、課後作業

圍繞本節課的內容佈置行之有效的課後作業,可以是對本節課的延伸,也可是是對本節課的補充。

總之,一節完美的課堂,必須要讓學生是主體,老師只是充當他們的引路人即可。但要想呈現一節完美的課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我們在平日裡多看,多問,多學。


果寶貝在說話


教學環節分為六步,希望幫到你。

一、回顧舊知識

教師帶領或者提問,學生回答,我一般讓學生記2分鐘,考他們每人在紙上寫,因人而異。

二、導入新課

用心設計,勾起學生興趣,可以講故事,可以問問題,可以用多媒體播放課前下載好的素材,然後順勢導入,說出學習目標。

三、自主學習

自己閱讀課文,完成老師設計的問題或者要求,可以分段進行。然後找學生回答,要充分挖掘學生的能力,多給學生機會,教師補充。

四、探究學習

這是一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要求設計問題循序漸進,由淺入深,讓學生合作思考,交流自己的見解,用時較長,然後以小組為單位彙報,讓好學生教給不會的同學,教師在學生間走動指導。最後不明白的教師著重講解!

五、課堂小結

總結本節課的知識內容。可以讓學生來總結。

六、能力提升

運用學過的知識,回答針對本節課設計得習題,以五至十道題為佳。





樂米文化


一個完整教學課時的幾個主要環節:

1、分析教學內容

2、學習者分析(學生) 

3、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4、教師分析

5、教學策略的分析

6、教學評價的設計

各環節的內容:

(1)教學目標的設計

教學目標包括教的目標,也包括學的目標。它就是通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最後達到的一種目標。它是教學設計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一般依據《歷史課程標準》,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去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

(2)教學方法的設計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可用的方法很多。教師在備課時要對選用教學方法進行精心設計。教學方法的設計實際上就是確定教學方法的運用:什麼內容用什麼方法。選用的依據包括五個方面,具體內容參照第二講中的相關內容。

注意一個課時的教學往往不止一種方法,在設計方法時最好具體到每個子目或每個知識點上。(如洋務運動一課中,洋務派與頑固派的主張可以用辯論法,也可用圖表對比呈現觀點;洋務企業可用圖表法;洋務企業的特點可用講解法或討論法;評價可用討論法)

(3)教具的設計

歷史教具是歷史教學必要的輔助手段,包括實物類教具、圖示教具、多媒體教具等。實物教具如小黑板、某種歷史物件的模型或樣品、有利於教學的其他具體物品;圖片教具主要是一些歷史圖片、地圖;多媒體類教具就是多媒體課件及相關的設施。備課時要精心考慮可以選用的教具以輔助教學,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4)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板書設計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係到學生對相關內容的學習效果。怎樣進行板書設計,將在後一節講述。

(5)教學思路設計

教學思路設計是教師對已確定的教學內容怎樣教及推進程序的一個總體思考,其中重點是教學過程的推進順序。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①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活動的時間和學生活動的時間。教師活動主要包括:講解、提問、教具演示、板書等;學生活動主要包括:學生讀書、回答問題(時間可靈活)、討論、練習等。對於這些活動什麼時候做、用多少時間做都要有計劃性。

②分配好教學過程各環節的時間。教學過程各環節的時間安排一般是這樣的:組織教學1分鐘、導入新課3分鐘左右、講授新課30—35分鐘、小結3—5分鐘;佈置作業靈活處理。教學中應按這個時間安排進行。

③設計每個知識點的用時;

④設計好子目間的過渡。

對教學思路設計的基本要求是:使整個課堂節奏緊湊,環環相扣,成為一個有機整體。教學設計是對教學的一個總體規劃,是保證課堂教學有序、有效推進的前提。因此,在備課時要充分予以重視。

(附圖:小班教學的反轉課堂)



張克


一課時的課堂教學,一般只存在於中小學。高校除特定講座外,幾乎不會安排一課時課程。

就中小學來說,一課時課程有完整的教學環節:

1.課堂組織

這一階段非常短。教師要準備好各種教學資料和設施,師生問候,點名等。目的是讓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做好上課準備。教師也利用這短短時間觀察學生狀態,為順利教學奠定基礎。

2.複習回顧

主要是複習上一次課內容,可抽查提問或教師自己複述或就上次課作業進行點評。目的是鞏固上一節課教學效果,喚醒學生記憶,實現承上啟下,順利過渡到新課教學。

3.新課教學

這是一節課的主體,時間一般為20-35分鐘,長短視課型和內容不同而定。

4.練習強化

佈置課堂作業,對當天的新知識進行鞏固,並從中發現學生學習中的盲區。

5.課堂小節

教師用簡短的語言對教學情況進行總結,同時對教學難以理解的難點和必須重點掌握的重點再次重現強化。

6.課後作業

佈置當天的課後作業,並提出要求。

以上是我根據平時的教學實際總結出的課堂教學六個環節,與傳統的“課堂五環節”觀點有所不同,歡迎各位同行提出你的觀點一起來交流哦!


霧鎖江


問安。

雖然每一科的課堂教學內容不同,但是大體的環節還是相通的。下面我就根據自己的經驗結合學習過的教育教學學資料大體來說一說。

1、組織教學:也就是說在鈴聲響起之前或者之時,組織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或者激發學生的興趣。組織教學的方法很多,比如講故事,做遊戲,猜謎語……,這是為課堂教學取得預期效果的基礎部分。

2、引導學生複習舊知:一般來說,進入新課之前都會引領大家回憶或者說再複習一遍前一節課的有關內容,這些內容都是與新課有聯繫的,或者說是承前啟後的環節,古人云“溫故而知新”,是很有道理的。

3、學習新知:這是一堂課最重要的環節。就這一環節而言,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方法,都有自己的教學智慧。教學中有句話說“教學有法而教無定法”指的就是這個問題。有的成功的教學經驗可能不太適合你這一節的教學內容,那就必須找到適合的方法。另外,學生不同,教學內容不同,教學科目不同,都決定了“教無定法”,其實,只要是學生學的快樂,老師教的順暢,最終達到了教學效果,那這一環節就是成功的。

4、鞏固新知:這一環節最常見的就是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做一些課堂練習。通過學生回答問題的正確率,來查缺補漏,加深重點知識的印象,鞏固教學內容。需要說的就是,練習題必須有針對性,而且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問題。

5、拓展延伸:一節課的內容是有限的,但是知識是無限的。我們應該適當的把課內的知識延伸一下,開闊學生視野,拓展思路,做到舉一反三。

6、下課。這些環節都是十分緊湊的,如果按環節進行的話,就應該到下課時間了。

最後說一句,“教無定法”,教學環節的具體實施,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相信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學模式,只要足夠的“教育智慧”,加上勤學苦練好問樂思,相信我們的課堂都會是火花四射的課堂!

謝謝。


暮光淺淺


一般一課時的教學環節主要有哪些?怎麼樣?

我認為一課時的教學環節主要有組織教學,導入新課,講授新課,複習鞏固,課外拓展,作業練習六個環節。

一導入新課

課堂教學的導入就像電視劇的序幕,是課堂教學的前奏曲。課堂教學如果老師導入自然,富有情趣,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使課堂教學精彩粉呈。課堂教學的導入方法很多。有自然導入法,目標導入法,複習導入法,故事導入法,實驗導入法,情景導入法,類比導入法,懸念導入法等。一節課選擇什麼樣的導入法,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班級學情去設計。

二是講授新課

講授新課是一節課的重頭戲,教學過程要始終體現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把握好以下原則和目標。

1、主體性原則。

課堂教學要以《新課標》為總攬,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教師要轉換角色,由"演員"轉變為"導演",教師當"配角",學生"唱大戲"。課堂上課文學生去讀,問題學生自己去設計,答案學生去探究。力爭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情趣盎然。

2、目標性原則。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航標,是課堂教學的明燈。課堂教學要圍繞教學目標去層層推進,讀、說、聽、寫、算的住務要紮紮實實地落實到位,當堂訓練,當堂消化,不能讓學生吃"夾生飯"。

3、合作性原則。

巜新課標》強調,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合作者,組織者,是學生學習的好夥伴。課堂教學,教師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放下教鞭,走下講臺,和學生一起合作,探討交流,釋疑解惑。搭建師生互動交流的平臺,和同學們一起讀、說、聽、寫、算,同喜,同樂,同贊,同悲。使課堂教學高潮不斷,精彩粉呈。

4、探究性原則。

課堂教學教師要構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採用探究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與教材,作者,老師互動起來。使學生在課堂中,敢想敢說,敢愛敢狠。大膽質疑,勇於探索。語文課可研究作者,研究歷史,研究人物。數學學去研究公式,定律,法則。在探索中獲取新知,在探究中開發智力,在探究中一步步成長。

5、發展性目標。

教師每一節課不但要達到教學目標,使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的長遠發展。比如收穫了一種習慣,學會了一種本領,掌握了一種閱讀和寫作方法,收穫了一種做人的道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了學生的智力。

6、評價性原則。

教學評價是調控學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教師要對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朗讀,回答,板演要及時給予科學客觀的評價。評價要給學習更多的鼓勵和點贊,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獲得成功的喜悅,以後課堂活動會更加積極主動。

三、鞏固練習。

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學完了新課以後,就要精心設計課堂練習題。練習題型要圍繞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去設計,力爭做到新穎有趣,難易適中,趣味性強。力爭讓學生在幾分鐘內完成。

四、課外拓展。

課內延伸這一教學環節如果教師設計的新穎獨特,就有利用於深化教材內容,開發學生的智力,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如教學《景陽閃》一課時,教師可設計一則課堂延伸題:"《水許傳》的小說中一共有一百零八位人物,你知道幾位?"這一問題會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學生一定在課外去探討。

五、作業練習。

作業是鞏固知識,檢查教學目標的重要環節。上完課教師一定要為學生設計好作業練習題,或讀、或背、或寫、或算,通過作業練習,鞏固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要上好一節課,導入、新授、練習、課外拓展、作業練習這些環節一樣也少不了。抓住這些環節去上課,教學效率一定很高。


楊德福8086


老師您好:

我認為根據學科不同,每節課的教學環節設計不同,同一科目又有不同的課型(比如:新授課、練習課、複習課、閱讀課、作文課、試卷講評課、實驗課等),我從小學數學新授課方面說一下我們這裡對一課時的教學環節的設計:

新授課

1、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以音像、圖畫、故事、遊戲、操作、問題等形式,創設恰當的數學情境。

根據學習內容的不同,有些數學問題是由學生對情境中的信息進行數學化整理,然後提出的;有些數學問題是隨著情境的出現而直接提出的。

2、 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基本程序是:自主探索 互動交流 共同優化,形成結論

自主探索: 學生獨立思考,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和知識基礎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初步形成自己的解決方案。

互動交流:小組內交流學習成果,以小組為單位向全班展示小組學習成果,小組之間可以互相質疑,互相補充,相同意見不要重複,教師要積極參與,調控全局,注意在關鍵環節點撥提升。

共同優化,形成結論:在交流、研討的過程中,通過比較、質疑和反思,不斷優化個人或小組的學習成果,直至達成共識,形成科學結論。

3、 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在應用的過程中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產生策略,提高認識,發展思維,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4、 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對課堂學習進行全面地回顧總結。在回顧知識的同時,還要對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進行回顧總結。

5、家庭作業

以上是我們這裡對小學數學新授課的教學環節的設計流程。

我認為教學環節設計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將它紮實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取得較好的課堂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