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5歲之間的你們,還會為電視劇和電影中感人的畫面而流淚嗎?

新興幕牆技術諮詢


年輕的時候會流淚大部分是因為被劇情感動,等到了四五十歲的年紀,往往感動是因為在電視上的人物身上看到了自己

就像突然聽懂了一首老歌一樣

每個人經歷都很多,或好或壞,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被影視作品感動到流淚,有時候也是一種自我治癒


六哥觀影社


42歲,人間冷暖領教太多,也看透了很多事很多人,即使生活在艱難,別人打我罵我都會堅強面對。40歲以來哭的最厲害的一次,就是父親去世後一年,自己生病難受時說起父親患癌去世的艱難歷程,實在忍不住抱著妻子痛哭一次,妻子說從沒有見我哭,而且哭的那麼傷心。現在社會壓力大,很多事情並不能如意,有時閒暇時候,會故意看下感人的愛情片或勵志歌曲,虐一下自己,發洩下感情,留點眼淚。男人不容易


新興幕牆技術諮詢


40-45歲,不同於初出社會的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也不同於已經退休的五十多六十歲的中老年人。

他們通常上有老人,下有孩子,擔任著“家庭支柱”的一個重要角色。

40-45歲的他們,都不會感動落淚了嗎?

這個年齡段的人,在大眾眼裡,他們很堅強,很穩重,很成熟,甚至被過度“理想化”,覺得他們可能已經不這麼容易被感動了,不像20多歲的時候,看到電視劇或者電影感人的場面,哭得稀里嘩啦了。

但是,成熟是不是一定要和容易被感動對立?

我認為這兩者並不是對立關係,人到了40-45歲,閱歷比大多數年輕人都要多,看到電視劇和電影中感人的畫面,尤其是與自己經歷相似的片段,感觸反而更多,會為之落淚當然也不為過。



40-45歲的他們,也會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二十幾歲的時候,可能看到偶像劇男女朋友吵架,男生對女生說了一句語氣略略重的話,就足以觸動其流淚。

而到了40-45的年齡段,可能是看到一些家庭類的電視劇的一些場景,感觸會更大。

就比如這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小歡喜》,黃磊扮演的是一個45歲公司職員方圓,和妻子雙雙失業,而且上有老,下有小。其中有一幕方圓在家門口崩潰大哭,這又哭出了多少中年人的心酸?

我有個43歲的同事跟我說,那時候她看到這個場面,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40-45的他們,有時可能會刻意控制自己的眼淚

40-45歲的他們,不一定看到感觸的畫面都一定會落淚,尤其在不適合的場合,他們可能會刻意控制自己的情緒,用盡全力控制住自己的眼淚。



40-45歲的他們,經歷過各種各樣的事情,也遇到許多形形色色的人,這個時候的他們漸漸懂得什麼才是對他們最為重要,也會放在他們心裡最柔軟的地方。而那些電視或者電影中若有類似的片段,觸及到他們內心深處最珍惜的情感,會感動,會流淚,自然也是正常。


物語心界


我看電影電視但不會隨時掉眼淚,因為潛意識裡知道那是虛假的,拍出來的賺錢的,但是我看書會控制不住流淚,有時會難受的看不下去,曾經有一次在圖書館看一本幽默畫報,居然放聲大笑起來,止都止不住哇,丟死人了


三毛有50歲了


其實這個問題的問設潛意,比較有意思!

潛臺詞是指人到中年,情感控制、社會閱歷,明知道是導演編劇的情節有抵抗力,不太容易被帶入情緒感染和滲透,那實際情況呢?


一般到了四十~四十五歲左右,生活瑣碎、上有老下有下的實際壓力,工作前途的壓力會比較大,能否被電視劇感動和影響情緒,其實更完全考驗了現在市場影視行業的能力。

目前流行的一句話就是“編劇和導演不要考驗和侮辱觀眾的智商”,同時我在補充一句“也不要侮辱和低估觀眾的情商”。

比如現在比較火的黃磊編劇的《小歡喜》,劇情、人設、背景比較接地氣,自然贏得了大部分口碑,但是對職場和結局設定,出現的爛尾和槽點則也被網友指出和放大!

所以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我不會去人為的去強烈控制情緒和眼淚,會自然的完全的去融入!

選擇看喜歡的影視作品就是期待帶人新鮮的人生體驗,不同的角色體驗。不會帶著批判和敵意去刻意!

但同時導演也好、編劇也好、演員也好,也就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否給我同樣的高質量需求。

我會跟隨《長安十二時》去緊張的分析、慨嘆和吐槽歷史背景下的無奈,也會同時去感慨《小歡喜》裡接地氣的人生和誇大的苦惱!

所以這個問題回答就是我會!我會!我會!

但不會盲目的去跟隨影視的情節去傻樂傻流淚,給我你影視劇的情商、智商、政商、美商、藝商這五商的高品質作品!我們都會隨之為之陶醉、瘋狂、感動。。。


翠花裙釵


人,作為一個有感情的高級動物,有著豐富的情感思維,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中感人的畫面,我堅信,不會因為年齡的大小,都會撥動你心中那根弦,催人淚下或者黯然淚下。即使是“冷血”的高級動物,雖然面部表情或眼角沒有淚水,但在他的內心,依舊被感染了,只是不容易在外面上凸顯。

.

40歲稱不惑之年,或許經歷了人生一大半,看透或者看淡了很多事情,但生活依舊要繼續,人心是“肉”長的,知道什麼是疼,知道是什麼痛,知道什麼是冷,知道什麼是暖,自認而然也就知道自己情感最弱的地方在哪兒?無論什麼樣的電視劇和什麼樣的電影,總有一個片段,總有一個場景,總有一個角色,會讓你能感觸,撥動心中的淚腺,雖然電視劇是假的,電影也是假的,但是演員確實真心的,也是根據現實而改編的,你之所以能流淚,是因為你進入了劇情,在劇情中,你想到了自己!


經典影視剪切圈


當然會啦,那些說不會的是還未經歷過。電影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當觸景生情的時候就會發現,我們這代人已經經歷過這麼多苦難,淚水就會自然落下,旁邊沒有人的時候會嚎啕大哭,這就是我們70後的真實寫照。


彪錦順冷氣


我的答案是不會。

因為人生本來就是越變越成熟的,當我40-45歲時候,電視劇演的一些情節對我來說已經沒有了能觸動我心靈的能力了。

比如看還珠格格,不會再為了夏紫薇和小燕子的友情所感動,不會再為了容嬤嬤欺負紫薇而掉眼淚。

比如看西遊記,不會再因為有一集唐僧不要孫悟空了而傷心流淚。

比如看紅樓夢,不會再為了賈寶玉和林黛玉悽婉的愛情而哭泣。

比如看一起來看流星雨,偶像劇,不會因為上官雲海失憶不記得楚雨蕁而感到傷心流淚。

不是電視劇不夠好看了,而是人的心境變了,人的見識也多了,不會輕而易舉的因為一些小事情而牽扯到自己的情感。

喜怒不形於色,這是成熟的烙印,也是一種悲哀。



小慫情感諮詢師


四十歲大都己娶妻生子,並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更看重家庭渴望真情,對影視作品中演鐸的人間真情更容易動情。當年四十多的我看美國影片《當幸福來敲門》時就情不自禁,淚若泉湧,是被這種真情打動了!




yst好


沒到那年級,不過也流淚過,給大家分享一下,

1.去年看過的《尋夢環遊記》,小主人公因為執著的信念,而家裡人反對他彈吉他,最終通過夢境找到了家裡人不同意的原因,奶奶的爸爸在她小時候出去闖蕩世界,卻被合作伙伴謀害了,家裡人以為是拋妻棄子,所以痛恨玩音樂的。

2.前段時間看的,《哪吒》在最後水淹陳塘關的時候,哪吒知道了真相,向爸媽道別,並撕毀爸爸給他的換命符。

3,《烈火英雄》講述了消防人員上下一心,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人民大眾的安全。

看電影哭的原因,

1.淚點低,女孩子多一點,多愁善感,

2.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的確扣人心絃。

3.有感而發,

4.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致敬星爺當年《大話西遊》中的臺詞,那個男人好怪,像條狗。

隨便一寫,不喜歡勿噴。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