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第一委員會婉拒俄羅斯關於該委員會從美國搬至瑞士日內瓦的建議,俄羅斯會認輸嗎?

新文化街男孩


聯合國第一委員會否決從美國遷至日內瓦辦公的建議,對於提出者俄羅斯不會感到突然甚至失落,反而會高興,因為能夠在大庭廣眾之下公開討論這一個建議,就是對美國的羞辱,也就是俄羅斯的勝利。

推動聯合國機構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阻力當然會很大。這阻力不僅來自於美國的淫威,也有聯合國內部的官僚作風和惰性脾氣。

我們不要把俄羅斯看得很勢利,以為就是因為赴聯合國開會簽證受阻,而提出將第一委員會外遷建議,是對美國實施的報復行為。這樣看待的格局太小,與俄羅斯作為世界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之一的地位不相匹配。如果俄羅斯只出於私心進行報復,那麼也就不會有那麼國家參與認真討論,即使表決同意俄羅斯建議,也不會有任何巨大反響。

我們認為,俄羅斯追求的是多重目標。其一,作為深化聯合國機構改革的一部分,讓一些重要職能部門和委員會更有活力。

其二,揭露美國等國拖欠聯合國會費的危害性,提高對聯合國事務的關注和投入,自覺維護聯合國在協調國際事務的權威。

其三,提高歐洲在協助聯合國完成維護世界和平使命的重要性和地位。

其四,通過對聯合國機構分散佈局,減少對美國聯合國總部的依賴性,防止美國利用簽證作為武器,惡意阻攔聯合國協商機制的順利進行。

當然,如果委內瑞拉、古巴和伊朗等國認為,此建議被付諸討論就是對美國不簽發簽證的反擊,那就是他們得感受了,與俄羅斯無關。而如果美國人也會為此感到生氣,也與俄羅斯無關。

我們不會忘記,在冷戰時期,俄羅斯的前身前蘇聯與美國進行類似的博弈太多了,都很冠冕堂皇,都顯得很正義。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74324185185932255"} --}

新文化街男孩


聯合國這招是一石二鳥,聯合國第一委員會11月8日雖然婉拒了俄羅斯將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會議地點搬至瑞士日內瓦的提議,也給美國下了最後通牒,給美國一個警告,在2020年4月1日之前,美國還是不按照聯合國的約定履行義務,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就會再次重提俄羅斯的提議,考慮將聯合國大會的第一委員會和其他委員會搬出美國,從這一點來看,俄羅斯並沒有輸,輸的是美國!

將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搬遷至瑞士日內瓦或奧地利維也納,是俄羅斯10月18日向聯合國提交的提議,俄羅斯提交這樣的協議,是為了捍衛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和權益,是捍衛非美國家的利益和權利,是針對美國,不是針對聯合國。

俄羅斯提出這樣的建議,原因有兩個,第一,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主要是處理國際安全問題和裁軍問題,每年的10月份,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都會召開這個會議,為期一個月。在這個過程中,俄羅斯和美國存在一定的矛盾,美國不按時給俄羅斯去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開會的代表團發放簽證,導致俄羅斯代表團30%的人沒有獲得簽證。

事後,美俄兩國發生爭執,吵了起來,美俄雙方各執一詞,美國的回應是,沒有給俄羅斯的代表團的18名成員發放簽證,是“技術問題”。俄羅斯外交部和華盛頓針鋒相對,公開表示,華盛頓的解釋很牽強,站不住腳,難以讓人信服,美國是故意而為,故意對俄羅斯進行“外交羞辱”!

第二個問題,近年,美國一直拖欠聯合國的會費,由於美國帶頭拖欠會費,導致聯合國的財政跟不上,差一點就陷入“停擺危機”、“關門危機”,世界各國對美國的行為早已不滿,看不慣美國的霸權欺凌主義,看不慣美國行我素!

在這兩個主要原因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警告了美國,會對美國的“外交羞辱”進行報復,俄羅斯代表才提議將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搬遷到瑞士的日內瓦或者是奧地利的維亞納。俄羅斯的提議得到了伊朗的積極響應,伊朗和俄羅斯的看法一樣,主張把聯合國搬到一個“更安全、更中立、更好的國家去”!

俄羅斯確實希望把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搬出紐約,卻遭到拒絕,不過,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又給了俄羅斯希望,給美國一個期限,這是對俄羅斯的安慰!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婉拒俄羅斯的提議,第一,是不想得罪美國,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一旦得罪美國,輕則遭到美國的制裁,重則美國總統會宣佈退群。

第二,表明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的態度,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對於美國拒發籤證和拖欠經費的行為已經不滿,美國不改變自己的“無理、流氓、齷蹉行為”,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就不會再給美國面子,真的會把聯合國總部搬出紐約!

俄羅斯沒有輸,俄羅斯是勝券在握,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支持,接下來就看美國的表現,美國收斂自己,積極繳納會費,按時發放簽證,大家相安無事!美國繼續胡作非為,玩弄霸權主義,世界各國只好團結起來搬走象徵著美國霸權的聯合國總部!


老鱷魚觀天下


此前俄羅斯以美國未盡東道主之責,不向出席聯合國大會的俄羅斯相關外交人員發放簽證為由,提議將聯合國第一委員會(負責裁軍事務)遷往對於歐洲的日內瓦或維也納。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之後,聯合國婉拒了俄羅斯的這一提議,決定再給美國人一次機會。

聯合國方面給出的理由是,聯合國目前經費緊張,而將聯合國的一個職能機構搬遷到歐洲花費不菲。由於美國人拒絕向外交人員發放簽證也是初犯,聯合國考慮決定先行觀察,今後再有類似事件再討論如何處理。應該說,聯合國的這一說法是典型的外交辭令和和稀泥的做法。聯合國缺錢確實不假,但是如果真決定搬遷職能機構,所需的幾千萬美元還是很容易籌集到的。如果聯合國真的心意已決,哪怕是讓俄羅斯出這筆錢,普京也會痛痛快快的付賬的。



聯合國之所以暫時不願意回應俄羅斯搬家的要求,主要還是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美國作為聯合國的東道國,依然對聯合國事務依然擁有很強的話語權。如果此時聯合國決定把職能機構遷往歐洲,哪怕只是開始進行討論,美國人肯定都會站出來,堅決予以反對。在聯合國不敢招惹美國的情況下,美國人都拒絕支付聯合國會費,如果聯合國公開對抗美國,美國人還不知道會採取什麼樣惡劣的招數對付聯合國及其工作人員。既然囊中羞澀,搬家又非常困難,聯合國還不如先賣美國人一個面子,暫時不考慮搬家的事宜。



美國近期有把“簽證武器化”的跡象,美國利用國際會議在美國召開的機會,限制其他國家代表團赴美參會,確實有違基本的外交禮儀和外交準則。如果美國人一直這樣做下去,其他國家肯定還會提出新的反擊措施。搬遷聯合國機構如果不方便進行,那麼其他國家說不定也會限制美國代表團到國外參加國際會議。


衝擊時評


在目前這種情況下,聯合國如果搬出美國,那麼可以肯定的是美國絕對會退出聯合國成員國組織並拒絕補交所欠會費。以美國政府的無恥程度來說,它很有可能會另起爐灶。如果是這樣,那麼現有世界秩序將被完全打破。

俄羅斯的提議雖然代表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願望,但許多弱小國家也只是觀風向,隨大流。時機還不成熟,隨著美國逐漸被世界所孤立,反美終將是世界性的。到時候聯合國搬出美國就水到渠成了。


樂乎齋牧雲山人一笑


俄羅斯的心態是有棗沒棗打兩杆子再說:如果聯合國第一委員會通過提案遷出美國,聯合國就能部分掙脫美國的綁架,今後俄羅斯參加聯合國活動少了許多無理刁難。如果第一委員會仍然決定留在紐約,俄羅斯也成功挑起相關各國對美國的不滿情緒,同時使美國迫於壓力支付聯合國欠費,等於幫了聯合國一個大忙。

(圖:聯合國總部大樓外觀)

第一,美國做事不地道在先,俄羅斯只不過找到了“防守反擊”的著力點——搬遷。

美國做事不地道,通過入境簽證問題屢次刁難俄羅斯、古巴、委內瑞拉等國外交人員參與聯合國會議,確實犯了眾怒。那麼俄羅斯抓住美國這個無事生非的把柄,提議聯合國第一委員會外遷,就顯得合乎情理並且得到一些受限國家的贊成擁護。

聯合國因為美國這個最大欠費“老賴”, 資金開銷方面時常陷入窘境,甚至到了取消定好日程的國際會議、僱員工資發不出來的地步,急得秘書長古特雷斯差點兒賣掉秘書長官邸。聯合國對美國帶頭拖欠行為惱火是可以想象的。


(圖:缺錢讓秘書長愁眉緊鎖)

如今有俄羅斯牽頭,張羅著把第一委員會外遷,聯合國正想借這個機會敲打警告一下美國——此處不養爺還有養爺處。美國果然兌付了一億美元會費,夠聯合國寬裕一個多月了。

第二,聯合國總部在紐約,但眾多機構設在歐洲,這就讓第一委員遷址有了可能性。

按照聯合國職能劃分,第一委員會主要處理國際安全事務,包括裁軍、維護和平等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聯合國總部雖說設在美國,但曼哈頓島18英畝佔地容量有限,眾多的聯合國分支機構都選擇在歐洲辦公,以日內瓦、蘇黎世、海牙等地最多。

(圖:設在羅馬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

所以按慣例聯合國第一委員會還真就不一定非設在美國,搬遷到美國以外的地方也正常。俄羅斯正是抓住了有力契機,以“受害者”身份理直氣壯提出議案,同時又並非提議聯合國全部搬遷,而只是外遷一個委員會,就讓這個提案更加具備可行性。

第三,搬遷一個國際機構,涉及到的問題障礙千頭萬緒,聯合國收到欠費後見好就收。

前文已經提到,聯合國對俄羅斯此舉暗中歡迎,終於可以趁機向美國拿捏一把,借力打力通過搬遷提議對美國施壓,從吝嗇的美國財政口裡掏出被拖欠已久的會費。美國妥協支付了1.1億美元,還承諾不久後再支付9000萬美元,聯合國方面的目的已經達到。

說起第一委員會外遷,這可不像普通人家喬遷新居,那麼大一個重要國際機構,地皮,辦公場所建設,需要耗費的海量資金……哪一項都困難多多。

(圖:第64屆聯合國大會)

聯合國沒有創收項目,維持正常運轉全靠193個成員國繳納會費,而美國佔了其中28%大頭,保障正常“開門營業”已相當吃力,哪有餘力承擔那麼大的搬遷費用?更不要說因此得罪美國,本來就資金困窘的聯合國就更加雪上加霜了。

因此,第一委員會婉拒俄羅斯搬遷提議,屬於意料之中的結果。


回馬一腔


美國和俄羅斯在聯合國角力,都只是耍的一些小手段。美國在今年9月的聯合國大會開幕期間,利用東道國的優勢,沒有給俄羅斯的一些官員發放赴美簽證,使得俄羅斯代表團的規模大大縮減,直接後果就是一些會議和活動沒法參加,限制了其在聯合國平臺影響力的展示。遭到相同待遇還有伊朗代表團。面對美國的手段,在上個月15日參加第一委員會(裁軍和國際安全委員會)討論的18名俄方人員再次遭拒後,俄羅斯遂向聯大遞交了一份提案,旨在明年將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會議地點從從紐約聯合國總部遷出至日內瓦或者維也納。

(推動委員會會議搬遷的俄羅斯駐聯合國副代表波利揚斯基)

這項提議於11月8日在聯合國大會進行了程序性表決,最終以18票贊成,69票反對,72票棄權遭到否決,俄羅斯計劃沒有得到聯合國多數國家的認同。這可以說是一次意料之中的失敗。因為俄羅斯在上個月8日俄羅斯同樣以“俄代表未獲得美國簽證”為由試圖終止聯合國第一委員會的會議議程。然而同樣以最終獲得16票贊成、78票反對和31票棄權,未能得到通過。當時美國和各方代表給出的理由是,“第一委員會並不是討論這一問題的地方,俄羅斯以此為理由擾亂會議議程的行為並不合適。”所以俄羅斯才向聯大提交了那份提案。

(當天另外一項表決美國慘敗)

就事論事,那麼美國為什麼不向俄羅斯以及伊朗官員發放簽證?

美國給出的理由是,這些人員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原則上講根據1947年簽署的《聯合國與美利堅合眾國關於聯合國總部的協定》第四條指出,美國對於所有往來聯合國總部的過境權“不應加以任何阻礙”,在相關人員需要護照簽證時,“應從速免費發給”,且不論該人員本國與美國政府之間的現有關係如何,“一律適用”。然而美國國會在當年通過綜合立法,授權美國政府對那些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人,可以拒絕簽發簽證。俄羅斯代表團的人都是些什麼人?

(聯合國總部)

美國所限制的俄羅斯代表團成員基本都是因為“克里米亞問題”和“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問題”而被列入到制裁名單之中的。在美國看來,前者是“公然違背國際法的吞併他國領土的行為”,而後者則是“破壞美國大選就是攻擊美國的民主制度的行為”,這絕非是“外交關係不好的問題”,兩者性質不一樣。伊朗外長扎裡夫同樣受到制裁,但是其行為就屬於“外交關係層面”,美國在9月對其進行了豁免,允許其前往紐約與會。所以說俄羅斯提出的議案很難引起各方的積極相應。

(俄杜馬副主席列昂尼德·斯盧茨基在制裁名單之列)

聯大第一委員會異地開會不和規矩,也不現實。

作為負責裁軍和國際安全的第一委員會是聯合國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聯大會議有著明確的議事規則,根據其中有關會議內容的第三條規定:

聯合國大會應在聯合國總部舉行,但可按照前一屆會議所作出的決定,或聯合國會員國過半數的請求,在其他地點舉行。

從這可見在紐約開會是第一選項,而擇他處開會則是備選方案,且需要經過表決。很顯然俄羅斯確實是照章提案,但是並未獲得通過。這其實也是美俄在當今國際舞臺影響力直接比拼的直接反映

(第一委員會會議)

美國仍然是國際社會秩序的主導者,而聯合國某種意義上講是美國主導秩序的工具。俄羅斯讓第一委員會搬遷其實就是在向美國主導的秩序發起挑戰和挑釁。俄羅斯抓住當下美國共和黨政府漠視多邊主義,國際影響力下降的這個檔口,具體表現有兩個:

  • 美國自今年1月至9月以來都沒有駐聯合國大使,因為相關委任需要參議院表決,而相應的工作拖到了聯大開會前才完成,可以說在這9個月時間裡,各成員國鮮能聽到美國的聲音。“鷹醬不在山,毛熊成大王”,所以俄羅斯動作也就大了起來。

(美國新任駐聯合國大使凱麗·克拉夫特)

  • 今年聯合國面臨嚴重十年來最為嚴重的現金流危機,直接原因是由於成員國欠費和繳費不及時導致的。這其中屬於美國拖欠的會費最多,且繳費也相對較晚。俄羅斯試圖利用這一事件對於美國產生的不利影響來對美國進行一下政治挑釁。然而之所以不能搬遷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預算緊張所至。

(俄羅斯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

然而決議表決的結果來看,俄羅斯高估了自己的影響力。那18個國家大多都是長期與美國不太對付的“老朋友”,他們和俄羅斯一樣與國際社會格格不入。然而國際社會絕大多數國家仍然默認了當前的現實。國際政治博弈就是這樣,實力決定國家權力,而權力決定影響力。美國依然還是美國,而普京領導的俄羅斯在受到打壓下也不會妥協,會繼續找茬美國,扮演好“秩序挑戰者”的角色。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聯合國第一委員會,正式名稱為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First Committee),也叫裁軍與國際安全委員會(Disarmamen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ommittee,DISEC),位居聯合國大會六大委員會之首。

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最近亮了個大招,這個大招對於美國而言是綿裡藏針,對於俄國而言是看出希望。不過,這個大招在福垊看來,算不得大智慧只能是小聰明。俄國的讓“第一位會員”的“喬遷之喜”不過是竹籃打水,就是真的弄成,對於聯合國沒問題也於事無補,反而還會激怒美國,到最後受傷還是聯合國和俄國。輸了就是輸了,認不認都在哪裡,再多的花招不如一個大招!

美國對伊朗石油禁運實行是限期制,沒想到美國也有今天!在俄羅斯的提議下,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也給沒來了個“制裁”——限期制。如果美國2020年4月1日,不繳清聯合國所欠的會費,就會考慮俄國的提議。俄國是什麼意思呢?俄國提議將聯合國大會的第一委員會搬遷到中立國瑞士聯邦第二大城市的日內瓦。日內瓦本是聯合國的城市,該市有不少18個國際機構,其中十來個都是聯合國的機構。

聯合國歐洲總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勞工組織、聯合國難民署、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電信聯盟、世界氣象組織、世界貿易組織、諸國會議同盟、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國際標準化組織、世界教會協會、互聯網虛擬圖書館、世界經濟論壇、國際紅十字委員會和國際艾滋病協會

可以這麼說,俄國的提議其實就是俄國與美國簽證戰爭的繼續。對於美國簽證糾紛,大家也許還有點印象,之前俄國去美國參加聯大會議遭拒,隨後又參加美俄國際會議又遭拒。面對美國屢屢不給俄國參會的外交人員發放簽證,普京大帝非常生氣,也就出了個讓聯合國第一委員會遷到日內瓦去提議。一來表示對聯合國的同情,二來也是對拒籤的報復。聯合國不想辜負俄國的“好心”,更不敢得罪搖錢樹美國。就出了一個限期讓美國繳納會費欠款的妙招,對美國也算仁至義盡了。

然而俄國的大招,聯合國的妙招對美國根本就沒什麼作用,更搞笑的是限期時間,竟然還是愚人節,聯合國這是在開國際玩笑啊!美國人也許只會蔑視地笑笑不說話,似乎在說請繼續你的表演!不要說第一委員會遷到日內瓦,就是聯合國遷到日內瓦,美國要不想交錢依然不交錢。聯合國和俄國也沒什麼更好的辦法,也只能用這點小聰明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俄國也窮,如果聯合國認真起來,對俄國表示:你讓我離開美國,你養我啊?那普京還真有些頭大,俄國的經濟還不雪上加霜啊,普京只能表示要不起。美國雖說是老賴,但最後還是不賴的,總能在兩年的期限內繳清會費。如果美國退群,歐洲再跟風,那聯合國就更難以運轉了,至少要少一半的會費。俄羅斯不會認輸,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但很多時候不是你不認,不相信就能改變的,還是面對現實吧。


福垊


現在聯合國方面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缺錢,而美國卻是世界上最有錢的國家,現在聯合國婉拒了俄羅斯將第一委員會搬遷到日內瓦的決定,而且還給美國設定了一個期限,就是到了2020年4月1號的時候必須交會費,美國現在已經拖欠了10億美元的聯合國會費,導致聯合國快要關門了。聯合國這一手也是跟美國學的,美國經常會為一些國家設立一個期限,然後讓這些國家患得患失,最後逼迫對方妥協,這是一種心理戰的方法。聯合國同樣對美國應用這一招,讓美國感受一下到底這些錢重要,還是聯合國的權利重要。

現在聯合國的主導國家是5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這5個國家權力是非常大的,現在美國以拖欠聯合國會費的方式逼迫聯合國進行改革,到底聯合國屈服還是抗爭,對美國有很重大的意義,因為俄羅斯和美國方面是競爭關係,而現在的法國和德國試圖獨立,特別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希望建立一個歐洲自己的防禦軍事體系。畢竟現在的俄羅斯和當年的蘇聯完全不能比,再像以前那樣交那麼多會費肯定是不划算的。所以這一切事情都起源於經費的問題,美國的領導力下降也是由於歐洲國家不願意交經費,而俄羅斯堅定的支持伊朗和美國唱反調,因為俄羅斯和美國現在都成了能源出口國,所以在國際政治問題上,兩者始終是敵對。

現在也不能說俄羅斯方面完全失敗了,從目前來看,聯合國方面並沒有向美國妥協,而是像美國一樣用了一個商業策略。美國要想推動聯合國改革,首先必須要把北約搞清楚,前一段時間馬克龍表示北約已經腦死亡,甚至連北約的一致行動權也不知可否。因為最近土耳其出現了變故,歐洲國家支持庫爾德武裝,但是土耳其方面卻堅決要剿滅庫爾德武裝,美國在沒有經過北約的同意下居然擅自撤軍了。將讓北約內部產生了分裂,因為歐洲多國已經支持庫爾德武裝很久了,現在由於美國的突然撤出,導致敘利亞局勢功虧一簣。所以現在美國擺不平北約的事情,也就更擺不平聯合國的事情。

俄羅斯方面當然不會認輸,前一段時間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上取得了很大的優勢,況且伊朗的胡塞武裝也打敗了沙特的軍隊,現在美國是非常被動的,俄羅斯始終處於一個挑戰者的地位,到2020年很有可能這個第一委員會會搬遷,因為那個時候美國大選剛剛開始,而俄羅斯總統普京到2024年才卸任,所以目前的態勢到2020年還不會改變。


四十五度歷史


據說聯合國第一委員會婉拒了俄羅斯將其搬出美國的提案。姑且不論消息的來源是否可靠,單從邏輯上來說,顯然也值得商榷。第一委員會只是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它自己又哪來的權力決定自己的“去留”?顯然不符合邏輯!

其次,不要凡事都以“輸贏”論之。可以直白的說,儘管俄羅斯在10月18日向聯合國提出了“將聯合國第一委員會遷往維也納或日內瓦”的議案。但俄羅斯自己很可能也沒“指望”它的建議會被採納。俄羅斯並不是“傻瓜”,它清楚“自己的罈子裡有幾粒米”,它也明知自己的號召力“不足以”使眾多的聯合國成員跟隨它“翩翩起舞”,它更明知聯合國的經費已經連日常的運轉都難以維持,何來的資金搬遷?其實,俄羅斯只不過是以這種方式“噁心”美國,“找回”顏面而已。

不管怎麼說,俄羅斯也是公認的世界第二軍事強國,同時也身處世界政治舞臺中心。再者,俄羅斯民族又一直以戰鬥民族精神為“傲”,有時將“臉面”看得比“魚子醬”還重要!試想,這樣的一個俄羅斯,卻被美國“制裁”,卻被美國“拒絕入境”,面子上能“掛住”嗎?儘管美國是個“黑老大”,但俄羅斯起碼也是“老二”級別的,但卻被美國這樣“無視”,自然會“怒從心中起”,但由於“軟硬實力”上的差距,不太好“惡向膽邊生”,所以要“噁心”一下美國。不然的話,追隨者會怎麼看它?

在今年的聯合國年度大會召開前夕(9月24日開幕),俄羅斯向美國申報了參加聯合國代表團的名單(聯合國總部坐落美國於境內,因此需要落地籤),但美國邊境局卻拒絕向其中的18人發放落地簽證。美國的“理由”是這些人屬於美國製裁之列。制裁的原因是這些人與克里米亞問題有關(當然是美國人自己認為)。這惹惱了俄羅斯。一向“口若懸河”的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自然是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在接受《生意人報》採訪時,拉夫羅夫將美國大大的鞭撻了一番,呼籲說:“到了將聯合國搬出美國的時候了!”在拉夫羅夫發出這個呼籲或“感慨”後,公開力挺和附和的國家是伊朗。原因是伊朗也被“拒籤”了!隨後不久(10月18日),就爆出了俄羅斯已經將“聯合國第一委員會遷址”的提案正式遞交聯合國的消息。

單就美國拒發籤證這件事情來說,美國被俄羅斯和伊朗等國詬病為“霸道”。但有人認為是美國“中了”俄羅斯的“圈套”。理由就是:“俄羅斯明知美國宣佈過對這18名俄羅斯人的制裁,但卻仍然將這18人列入名單之中。俄羅斯也明知美國會對這18人拒籤,卻偏要將他們的名字申報。目的就是要引起國際上對美國的聲討!”以俄羅斯的“戰略智慧”來講,也不能說沒有這種可能。

談到聯合國的搬遷問題,就不得不說一說聯合國的性質。在一些人的潛意識裡,似乎覺得聯合國是“國”。其實,“聯合國”沒有任何一條“國家的特徵”,沒有國土,沒有收入(靠各國湊份子),沒有人(聯合國工作人員都是打工的,但卻又不知道老闆是誰。)實際上,聯合國也就是個鬆散的國際組織而已。那種動輒就“該是聯合國的事情,為什麼某國要出頭?”的說法,是值得商榷的。因為,聯合國的任何一項舉措,任何一項政治決議的執行,都必須有國家去做!所以說,聯合國也無非就是個“商會”性質的機構。換句話說,也不過是美俄們手中的“尚方寶劍”而已!劍刃永遠都不會對著自己。

經常看到有關印度,日本,德國這些國家希望成為常任理事國的評論,也經常看到一些吃瓜群眾關於哪些國家有資格的猜測和討論。有的說法國不夠格,也有的說英國現在已經衰落了,已經不能服眾了,等等。其實,只要這個聯合國還存在,就沒有人能夠剝奪英國,法國的資格。而日本和德國也就不可能取代英法。原因就在於聯合國的“二戰屬性”。直白的說,聯合國誕生於二戰,它的目的就是避免再出現像二戰中日本和德國那樣的民粹主義國家。更直白的說,就是戰勝國在制定“遊戲規則”。所以,不要去輕談英法是否有資格的問題。所以,也不應該動輒就是將美國趕出聯合國。如果不是它們,又哪來的聯合國?

談到聯合國從美國搬出的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回顧一下美國在聯合國建立中所起到的作用。儘管目前的美國行為很霸道,但卻也不能因此否定美國在聯合國創建,運作中的作用。在詬病美國拖欠聯合國會費的同時,也應該去查一查自聯合國建立到現在的繳費情況。前段時間,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到處呼籲“聯合國揭不開鍋”了,可最近又不提了。為什麼,因為有些欠費國家補繳了1億美元,聯合國又能運轉一段時間了!而在這些補繳的國家名單中,也有美國。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聯合國顯然不具備搬遷的條件。即使不考慮大多數成員國是否會同意,就是搬遷費用這一塊,也很難解決。至於俄羅斯的輸贏問題,更不必談論。因為,俄羅斯本來就沒有考慮過輸贏問題,俄羅斯不過是想“出口氣”而已!若論美國和俄羅斯博弈的輸贏問題,不妨做一道選擇題。即:如果世界上只能允許有一個超級大國的話,你是選擇美國還是選擇俄羅斯呢?我覺得用“腳”比用“嘴”更靠譜。


人生觸底反彈


其實這是可以預見的,俄羅斯自己也應該預見到這點。

他們之所以提出聯合國第一委員會“搬家的動議”,是想噁心一下美國而已。因為美國人之前在聯合國也總噁心俄羅斯。


這兩個國家其實是在利用聯合國來慪氣呢!

(聯合國第一委員會)

看似,彼此有點小孩子脾氣是吧哈哈!其實本質是國家利益爭奪。

那麼題目所說的這件事是怎麼回事呢?

還要從1個月前說起。

9月27日聯合國每年都要舉行的聯大會議登場,由於聯合國在紐約,所以任何參會國家的上至總統下至一般外交官都要獲得美國簽證才能入境。

結果美國沒有給10名俄羅斯外交官發籤證,理由是他們材料準備晚了,來不及給了。這讓俄羅斯官方非常憤怒,指責美國利用聯合國的天時地利條件來謀取私利,公報私仇。

美國人就裝作沒聽見,俄羅斯抗議也沒啥用。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更憤怒,在聯大會議期間甚至說,聯合國如果總被美國作為替罪羊,那麼還不如搬家。他還說當年斯大林曾建議聯合國在俄羅斯的索契,這是正確的決定。

於是聯合國搬家的話題,被俄羅斯人炒起來了。

但是聯合國搬總部哪能那麼容易?所以俄羅斯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先搬一個委員會。

於是10月初俄羅斯提議,聯合國第一委員會應該從美國搬走,搬到瑞士,和瑞士日內外的一些聯合國裁軍委員會合並辦公。

畢竟聯合國第一委員會的名字就是裁軍和國際安全委員會。

這與日內瓦的裁軍委員會其實有機構和職能重疊。

可以說俄羅斯這個做法還是挺聰明的,看似確實為聯合國提高效率著想。

但是搬遷問題其實要聯合國第一委員會集體同意才行,不只是涉及到地點,也包括人員安排、僱員的生活等一系列複雜問題。哪能說搬走就搬走?

俄羅斯媒體也報道,俄羅斯官方沒真想第一委員會說搬就搬,就是用類似的手段來刺激美國,告訴美國人,俄羅斯和其他國家有反制美國人的手段。

11月7日,第一委員會宣佈,絕大多數國家都不認可搬遷計劃,自然不能搬走。

同時也表示,俄羅斯代表提出的提議有合理性,因為聯合國現在經費緊張,確實需要把職能相似的機構精簡。由此表示,如果美國不能正常履行聯合國會費繳納義務,那麼未來不排除搬遷計劃。

可見,這對俄羅斯而言,也算是給美國一個下馬威了。

美國確實沒有繳納會費,拖欠了10億美元左右,如果未來繼續拖欠,確實不排除第一委員會遷往瑞士日內瓦。

問題就在於,就看美國對此搬遷關心不關心了。如果認為他們搬家隨便,美國無所謂,那麼俄羅斯或許也會覺得沒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