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終端品牌廠商出手!“華為砍單”傳言四散...

1.多家終端品牌廠商出手!產業鏈正面臨新一輪砍單

2.2020年新產品準備充分 敦泰科技有望在市場競爭中迎來豐收

3.華為手機今年出貨暴跌背後:有庫存的揹包袱,沒庫存的沒貨賣


多家終端品牌廠商出手!“華為砍單”傳言四散...


1.多家終端品牌廠商出手!產業鏈正面臨新一輪砍單

早在今年1月,國內外多家一線終端品牌就因疫情持續擴散帶來的影響向供應鏈發出交貨延期的通知,與此同時,也取消了一部分未生產的新訂單。

從眼下的情況來看,這顯然不會是今年智能手機供應鏈面臨的最後一次砍單。

雖然當前國內疫情感染的情況已經有所改善,但疫情卻依舊在全球多個國家肆虐,這也意味著,全球消費電子市場和其供應鏈短期內恐怕無法驅散疫情帶來的陰霾。在這樣的背景下,再次觸發了手機終端廠商新一輪砍單的動作。

“華為砍單”傳言四散

不久前,臺灣經濟日報發文稱,因新冠肺炎衝擊供應鏈生產與終端買氣,華為傳啟動第二波智能手機砍單,由年初的4G機型延伸至5G手機,以去化高達四、五千萬支的庫存,臺積電、大立光、穩懋等供應鏈都將受波及。

對此,集微網也向其供應鏈廠商進行了求證,證實得知華為的確下修了訂單量,不過幅度並不算大。

有國內供應商對筆者透露:“華為只是砍了一季度的部分訂單,整體幅度大概在10%左右。目前看來華為對今年全年的銷售預測依舊保持不變,所以這一季被砍掉的訂單在今年下半年或許還有可能會補回來。”

不過,也有知情人指出,華為本輪採取的砍單策略可能有一定的針對性,據其稱,華為對安森美的砍單幅度就超過了30%。

其實不論是砍單,還是庫存積壓,在現階段的手機產業鏈中並不罕見。不僅是上述提到的這些公司,甚至絕大多數的企業都面臨著這兩個問題。

如文章開頭所述,今年以來受疫情衝擊的消費電子市場持續處於十分低迷的局面,加之我國是最先出現疫情爆發的現象,導致絕大多數國內智能手機產業鏈廠商的一季度業績都不及預期。反映在供應鏈端最明顯的現象之一,就是廠商近期的出貨量明顯下滑。

即便是作為國內光學、光電兩大產業的龍頭,舜宇光學在今年2月份的產品出貨量也出現了環比下滑的現象。根據其公告披露的內容,該公司上月車載鏡頭類產品出貨量環比下降的幅度最大,達到35.5%,而手機鏡頭及手機攝像頭模組兩類產品出貨量也分別環比減少了11.1%和13.7%。

有供應鏈廠商表示:“近期出貨量下滑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們今年1月份開始收到客戶延期交貨的通知,一些原本應該是12月底、1月份出貨的產品至今都還堆在倉庫。由於無法出貨,訂單就完成不了,也貢獻不了業績,所以一季度的整體業績受影響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

產業衝擊或將持續

不僅如此,行業人士認為,疫情不斷髮酵對企業業績的影響或許將持續到今年第二季度,甚至更久。

據其透露,目前除了華為以外,包括OPPO、vivo在內的多個終端品牌都在砍單,這兩家企業對一季度的訂單調整幅度大致在15%左右,後續三個季度的需求則要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再做調整。

然而眾所周知,現階段全球疫情的防控情況依舊不容樂觀。雖然各國都已經採取了不同程度的防疫措施,但實際上感染的情況仍是愈演愈烈。這樣的局面,也大大削弱了這些國家的市場消費力度。

近年來,我國智能手機市場的需求一直處於高度飽和的狀態,甚至在這兩年出現需求總量下滑的情況,導致終端品牌的產品銷量增長動力不足。正因如此,許多終端品牌的部分業務重心逐漸轉向海外市場。而這些國家和地區業務佈局的逐漸深入,也使得海外業務收入在終端品牌每年總收入中佔據重要地位。

不過隨著海外疫情日益嚴峻,多國消費電子市場的景氣度都在同步走低,對智能手機品牌海外地區的銷售情況帶來衝擊,這也是讓終端品牌整體需求減弱的一大因素。

作為華為海外業務的主戰場之一,整個歐洲當前疫情蔓延十分迅速,多個國家近期新增感染人數都在不斷上升,意大利更是從今日起實施了全國封城的策略。行業人士表示,華為一季度砍掉的訂單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在後面幾個季度找補回來是頗有難度的。

根據鍾南山院士的預測,全球範圍的疫情至少會延續到今年6月份。這也表示,疫情對全球智能手機產業鏈的衝擊在未來三個月內可能都無法完全消散。


多家終端品牌廠商出手!“華為砍單”傳言四散...


2.2020年新產品準備充分 敦泰科技有望在市場競爭中迎來豐收

每一次技術的革新都會對整個產業鏈帶來巨大的影響,尤其在智能移動終端等領域,顯示技術和觸控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發展。而TDDI作為新一代顯示觸控技術,也在顯示觸控二合一、全面屏、輕薄化等需求的引領下,市場規模迅速擴增。

隨著TDDI市場不斷爆發,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市場競爭中。敦泰科技副總經理侯衛京表示,目前TDDI相關企業有10多家,但包括敦泰科技在內第一集團的企業主要有兩三家,由於TDDI產品技術門檻較高,大部分企業在人才、技術能力以及營收等方面與第一集團的企業還存在比較大的差距。

多家終端品牌廠商出手!“華為砍單”傳言四散...

敦泰科技副總經理侯衛京

侯衛京補充說:“之前智能手機的觸控和顯示功能都由兩塊芯片獨立控制,把這兩種技術合併起來是非常不容易的。TDDI產品不是一個‘疊加’的技術,而是一個‘跳變’的技術。目前業界同時精通觸控和顯示兩種技術的人才非常短缺,可以稱之為鳳毛麟角。而敦泰科技則具備人才、技術方面的優勢,而且團隊人員比較穩定。”

供應鏈更加穩固,新技術推動跨越式發展

作為全球首家推出TDDI產品的企業,近年來敦泰科技TDDI芯片滲透率快速提升。不過,市場迅速擴容同時也帶來晶圓供貨短缺的問題,過去兩年敦泰TDDI芯片的出貨量也因此受到影響,即便如此,2019年敦泰TDDI芯片的出貨量也超過1億片,較2018年有顯著增長。

關於過去晶圓產能供應緊張的問題,敦泰科技副總經理侯衛京認為存在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IC廠商主要集中在80nm製程生產,TDDI增加觸控功能後,晶圓的需求量就增加了30~40%;另一方面,TDDI市場容量迅速擴大,打破行業平衡狀態,在晶圓廠商不擴產或擴產不及的情況,晶圓產能就出現供應緊張的現象。

為了緩解產能供給吃緊的問題,敦泰不僅增加晶圓代工廠,還積極開發新制程方案應對市場需求。侯總表示:“2020年敦泰科技的晶圓供應漸趨穩定,存量充足,應不會再出現2018年晶圓短缺而造成供貨緊張的現象。

目前,敦泰科技TDDI方案可覆蓋α-Si、IGZO、LTPS多種面板技術,以及HD、FHD等分辨率,適用COG、COF等機體結構。除此之外,敦泰科技TDDI方案還加速切入筆記本電腦、車用領域。

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侯總也詳細介紹了2020年敦泰大量的新技術和新產品。在窄邊框技術方面,敦泰已開發成功Mux 1:6與Dual Gate兩種方案,分別用於LTPS類型LCD和a-Si類型LCD。尤其是MUX 1:6技術,基本上為敦泰獨有產品,廣受客戶的歡迎,目前的單月出貨量已攀升到數百萬顆。

隨著5G應用及高性能遊戲的普及,需要高傳輸效率與低延遲時間的顯示觸控設備。在傳統60Hz產品之外,敦泰已開發出一系列高幀率產品。據侯總介紹,在a-Si面板技術方面,敦泰已經推出行業第一款90Hz顯示刷新率的新品,可以搭配60Hz/90Hz/120Hz/180Hz的觸控幀率,目前正在國內一線品牌驗證;在LTPS面板技術方面,敦泰也成功推出一款120Hz顯示刷新率的新品,可以搭配60Hz/90Hz/120Hz/180Hz/240Hz的觸控幀率,該產品目前也在另一家國內一線品牌驗證,這兩個系列的產品都將在2季度進入量產。

而在智能移動終端之外的領域,敦泰堅持厚積薄發,2020年將有重量級的產品問世。

敦泰推出的全球首款車用TDDI芯片,歷經超過兩年的各類嚴酷測試及相關技術改進,已經通過了歐盟、日本、中國的全部認證。據侯總介紹,該系列產品得到多家車廠客戶的認可,目前已有數十個正式項目立項,近百個項目在評估之中,其中多個項目是與全球頂級汽車廠商合作。這個系列的產品預計將在近期開始陸續量產出貨。

另外,敦泰開發的行業首款筆記本電腦專用的TDDI芯片已設計完成,目前也在內部驗證之中,預期將在今年推向市場。

侯衛京表示:“這個部分預期未來市場會保持穩定成長,不像智能手機技術更迭過快造成市場大起大落。”

技術保持行業領先,敦泰科技砥礪前行

除了TDDI產品之外,敦泰也加快了其他產品的調整及佈局,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侯衛京透露,2020年剛性AMOLED觸控系列產品全線通過三星顯示(SDC)的認證,2019年累計出貨超過千萬顆,2020年預計全年出貨量相較2019年有數倍的提升。

據瞭解,敦泰的柔性AMOLED觸控產品尤其是在技術難度較高的YOCTA結構,第一家通過了國內大廠的驗證。

在工控、家居智能等應用領域,敦泰科技也推出了多顆新產品,在防水、厚手套支持等方面處於產業界前列。

關於OLED DRIVER產品,侯衛京表示,穿戴式OLED產品已有完整佈局,涵蓋手環及手錶應用,目前正與行業領先的終端合作,且有多個實際項目導入中。

2019年,敦泰與國內面板廠深度合作,已開發出一系列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驅動及色彩處理IP,如GAMMA、Demura校正等。今年將在此基礎上繼續深化與行業領先的客戶及供應商合作,實現出貨量增長及技術領先的目標。

在研發方面,敦泰科技在臺灣新竹、深圳、合肥等都設有研發基地,兩岸互動緊密,產品設計互相支持,可充分利用臺灣與大陸兩邊的資源。對此,侯總介紹,敦泰對臺灣、大陸兩地的員工一視同仁,根據對公司貢獻來評估個人價值。董事長鬍正大博士努力為員工創造一個公平和受尊重的環境,長期堅持公司與員工雙贏的原則,倡導誠信與創新的價值觀,公司每年都會拿出相當一部分利潤或股權分給員工,表現優秀的員工還會獲得公司的特殊獎勵。

在與客戶合作方面,敦泰除了提供產品之外,還加強售後服務支持。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成都、武漢等都有專門的工程團隊,就近給予技術支持。“我們基本做到面板廠所在的地方都有專門的服務團隊,這是其他廠家所不具備的,也是敦泰科技多年積累的優勢。”侯總表示。除了國內市場之外,敦泰科技還不斷加大海外市場的佈局。在歐洲、美國等都設有辦事處,與亞馬遜、谷歌等客戶關係也比較好,歐美、日韓等市場的產品銷量增長也非常快。

未來,敦泰科技將會依託兩岸三地的研發優勢,砥礪前行,在全球市場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


多家終端品牌廠商出手!“華為砍單”傳言四散...

3.華為手機今年出貨暴跌背後:有庫存的揹包袱,沒庫存的沒貨賣

多家終端品牌廠商出手!“華為砍單”傳言四散...

恰逢春節月,同時作為新冠肺炎抗“疫”最主要的一個月,今年2月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形成了弔詭的局面。

中國信通院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638.4萬部,同比下降56%。由於疫情對智能手機生產和消費兩方面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導致有庫存的,難賣;沒庫存的,難生產。

庫存擠壓形成巨大的包袱

根據The Information的報道,華為預計其今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將下跌20%左右。這將是其連續歷經10年快速增長以來,首次面臨同比下降的境遇。

華為內部人員表示,此次發貨量下滑的原因與海外市場銷售預期不佳密切相關,未能得到谷歌安卓系統GMS套件的授權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而分析師對集微網記者表示,除去海外市場的因素,國內市場因疫情導致線下線上渠道受阻,庫存賣不出去,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他指出,一方面,2月份消費者減少或幾乎不出門逛街,各品牌手機的線下零售店和品牌旗艦店無法營業,導致店內積壓一部分庫存,從而進貨量減少,渠道積壓庫存,廠商出貨量減少。

另一方面,線上銷售因為交通管制、物流受阻而銷售不暢,也導致庫存積壓,廠商出貨量減少

多家終端品牌廠商出手!“華為砍單”傳言四散...


多家終端品牌廠商出手!“華為砍單”傳言四散...

數據來源:知乎《中國手機市場零售數據分析》


現在渠道反饋庫存積壓1000萬、2000萬甚至4000萬的都有。不僅華為,Ov等品牌庫存壓力更大。現在3月份已過去三分之一,對華為等廠商來說,挑戰是需要儘快消化庫存,數千萬臺的庫存將是一個巨大的包袱。

好消息是進入3月份以後,線下線上渠道逐步開始復甦。3月9日榮耀趙明的微博顯示,2月份復工以來榮耀線上和線下市場每一週都快速增長,目前日銷量已遠超去年同期。OPPO副總裁也表示,手機銷量恢復速度也大大超越預期,截止2月底銷量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

多家終端品牌廠商出手!“華為砍單”傳言四散...

分析師認為,從長遠來看,這個月開始,隨著線下活動的逐漸恢復,以及2月份遲到的部分購機需求,將有助於3月份手機市場的逐漸回穩,但是也不能報太高期望。“目前換機週期拉長,5G新機價格偏高,相比4G旗艦機型沒有太大優勢,且多數性價比和中低端機型還未發佈導致消費者持幣觀望。”

供應鏈復工不及預期,抑制市場需求

弔詭的局面是,這邊積壓庫存的廠商在瘋狂清倉含淚數錢,另一邊是沒庫存的廠商也沒有一身輕,日夜期盼供應鏈復工。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下,2月份智能手機供應鏈工廠復工進度不如預期、人力返崗比例偏低,以及物流運輸中斷等因素下,TrendForce預計供應鏈恢復影響時間將達1-3個月,預計到本月下旬才會恢復至較為正常的水平。

工廠未開工,導致一些新機無法及時供貨,例如不久前剛發佈的小米10系列。雖然該品牌沒庫存一身輕,但是小米10系列的產能和做工必須趕緊提上去,否則沒產品可賣也很成問題。

此外,作為全球最大的手機制造商,富士康受疫情影響,2月份營收創下7年來的最大月度降幅。據該公司最新財報,2月份營收為2175億元新臺幣(約合72.8億美元),同比下滑18.1%,為2013年3月以來的最大月跌幅,也是連續第三個月遭遇營收下滑。富士康同時發佈預警稱,疫情將會影響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利潤。

為此,富士康最大客戶蘋果公司已經下調了第一季度的業績預期。蘋果在致投資者的聲明中稱,儘管其中國生產工廠已經復工,但生產提速慢於預期,iPhone供應將受到限制,這將暫時影響公司全球營收。

除了富士康,包括仁寶、緯創與英業達等代工廠也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1月中旬過後,這些電子代工廠即面臨延後復工、零組件供應不順、交通管制、員工返崗率偏低與招工不順等難。1月前半月營運仍屬正常,2月是第一個完整反映疫情影響的月份,2月份業績實際結果出爐,全數呈現衰退。

這些製造商採取的一些預防措施擾亂了供應鏈,也抑制了市場需求,IDC、Strategy Analytics等各大市場研究機構都預測今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減少10%。

國內一家主要的手機ODM廠商對集微網記者表示,預計第一季度國內手機市場將下滑30%,此前預計全年影響為1~2%,隨著海外疫情加劇,現在估計至少3%起。

該廠商表示,對於手機制造商,目前的情況是聞泰等大廠更容易拿到零部件,復工有保證,這些都是小廠不具備的,因此在交貨有保證的情況下,大廠搶到了不少小廠的訂單。“本來中國市場人口紅利就在消失中,一季度本來就是淡季,又加上疫情,市場就更淡了。”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2月份是“烏鴉笑豬黑”的一個月,疫情期間,市場沒有贏家。“3月份是大家展開真正較量的一個月,線上線下銷售都恢復80%了。生產也恢復80%了。有庫存的比拼產品競爭力,沒庫存的考驗產業鏈影響力。”他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