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琴歌書畫”名人——安福學

甘肅“琴歌書畫”名人——安福學

從事文學、音樂、書法、創作的作家安歌(原名安福學),新大中文系畢業,作協會員、電影藝術家協會、電視藝術家協會、文學評論家協會、中國敦煌琴歌書畫院院長、中國作家協會、音樂家協會、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西部民族音樂研究院學術委員,西北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客座教授。
主要代表作品:長篇小說《紅塵淚》、《流淚的熱線》、《建國故事》、《男兒淚、女兒淚》等;散文集《晶瑩的思緒》、《玲瓏的心情》、《三葉草》、《歲月如歌》等;詩集《閒雲野鶴》、《江山如畫》等。散文《羊皮筏子劃過的歲月》被收入高考語文教材(見“光明網”“教育網”)。2008至今,每年都為多部大型畫冊策劃、撰稿、配詩等。曾多次獲得全國各類文學、影視評論、詩歌大賽獎項。

甘肅“琴歌書畫”名人——安福學

安福學,在新疆塔城中學畢業後,在知青農場插隊,從事過各種農業生產勞動,後在當過中專語文教師等,1978年考入新大中文系,1982年畢業後調到新疆《塔城報》擔任編輯、記者。1978年調蘭州市交通局政治處新聞專幹,1994年調《甘肅交通報社》(即現在的省交通廳新聞信息中心)任編輯部主任 。1987年,在蘭州市交通局政治處組建了甘肅交通記者站,在蘭州市7年裡,他每年在各級報刊雜誌發表數百篇新聞、文學藝術評論類的作品、並獲各種獎項。

1994年至至今在甘肅交通新聞中心擔任記者、編輯、編輯部主任、總編助理等。
多年來,為全省交通系統的大型文藝晚會擔任總撰稿,較好地弘揚了交通文化和交通人的奉獻精神;為全省交通系統的集體及個人寫各類先進材料均受到各級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的認可,並因這些材料的成功而使他們被評為全國、全省和全交通系統的英雄、勞模、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及優秀黨組織、優秀黨員及各類文明稱號等。近年來最有代表性的是散文《羊皮筏子劃過的歲月》被收入2009年高考語文試題及高三語文教材。據中國作協介紹:西北五省近20年來,這是首位有作品被收入高中語文教材的作家。

甘肅“琴歌書畫”名人——安福學

5.12後為隴南王保明、曹 等寫的先進個人材料,使他們評為全省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4.14玉樹地震為董宏瑞也撰寫了一篇報告文學,使萫 被 評為全國先進個人。
1988年,為蘭州市小車廠黨委書記吳文英整理寫成的上萬字先進個人材料《一個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心願》,上報國家文明委後,吳文英被授予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
1990年,為蘭州第一汽車運輸公司駕駛員許曉安撰寫的8000字的先進個人材料《他心中只有旅客》,上報國家總工會後,許曉安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


1998年,為當時的公路局二隊黨支部書記馬秉玲撰寫的先進個人材料《長路在心上》上報中組部後,她被授予全國優秀組工幹部稱號。
1991年,為公路局總工辦姜愛民撰寫的報告文學《情獻西部終不悔》,上報團中央後,被團中央授予五四青年獎章。自1994年,調入甘肅交通報社擔任編輯部主任後,至今已完成編校報紙版面數百個,採寫發表新聞稿件數千篇,其中有相當數量的版面被上級主管單位和新聞權威機關評為好版面;也有許多篇新聞、文學和評論 文章被授予各類名次的獎項。他們的榮譽當然是他們自己勞動奉獻換來的,但安福學在採寫他們事蹟材料是被國家機構所認可的。
1990年,10萬字的散文詩集《三葉草》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2年,15萬字的散文集《玲瓏的心情》由甘肅出版社出版。
1995年,25萬字的散文集《晶瑩的思緒》由於甘肅教育社出版。
1997年,30萬字的報告文學集《路遠情長》由敦煌出版社出版。
1998年,為蘭州廣播電臺創作的20集廣播音樂節目《歲月如歌》在電臺播出後,受到了蘭州市委的表彰獎勵。
2001和2005年,為慶祝建黨80週年和建國55週年,還先後為省交通廳工會編輯出版了論.文集《黨在我心中》,“交通杯”獲獎文學作品集。近兩年來,還完成了一部長篇小說《流淚的熱線》,是寫一位交通臺熱線節目主持人愛恨情仇的故事。現已經中國交通出版社審讀通過,不日將出版。

2006年在雲南石林獲得全國新聞界演唱大賽二等獎;

甘肅“琴歌書畫”名人——安福學

2008年散文《羊皮筏子劃過的歲月》在《光明日報》發表後,於年底被教育部列入2009年高考語言教材,並被西南五省收入高考語言試題。

2008年在北京獲得中央音樂學院優秀聲樂教學獎。散文《羊皮筏子劃過的歲月》收入中國高考語文試題和閱讀課文,歌曲《請到肅南草原來》收入中國音樂學院音樂教科書,有書法作品被北京書畫院收藏。

1980年以來,先後8次被省交通廳和報社評為優秀新聞工作者,

1994年,散文集《晶瑩的思緒》被全國優秀圖書展評為西北西南九省區優秀圖書。

1996年,通訊《天下黃河也富甘肅》獲得交通部和交通報業協會全國好新聞二等獎。

1999年8月,被省記協選派代表甘肅新聞界參加全國新聞界聲樂大賽獲得優勝獎,為甘肅新聞界爭得了榮譽。

1990年,擔任中國首屆絲綢之路藝術節陳鐸劉璐朗誦詞的總撰稿,受到了藝術節組委會的嘉獎。

甘肅“琴歌書畫”名人——安福學

1995至今,省交通廳的多臺文藝晚會都擔任了節目總撰稿的。在撰寫報幕解說詞的同時,他還先後為省公路局創作了快板《我是公路人》、《大漠雄關養路人》、詩郎誦《路碑的訴說》等,省交通服務公司的快板《甘肅交通創輝煌》,省運管局的整臺晚會《運輸情*絲路夢》由本人完成了全部編、導、演的十餘個節目。這些節目都在文藝匯演中先後獲得了省上和廳裡的一二三等獎,前年給長達路業公司寫的小品《橋》也在全省交通職工文藝匯演中獲了獎。去年給運營中心慰問隴南寫的詩朗誦《在災後重建的日子裡》和今年初給交通服務公司編導的小品《服務區外傳》都受到了廳領導的表揚和好評。

甘肅“琴歌書畫”名人——安福學

1995至1999年曾先後4次獲得中國當代藝術界成就獎。2004年,論.文《試論誠信經濟》,獲得了蘭州市文明委和廣電局頒發的“共鑄誠信 傳承文明”大賽一等獎。2005年1月,散文《十月,交通人》獲得省交通廳工會頒發的“交通杯”國慶有獎徵文一等。另外,這些年他還多次為本系統的通訊員們講授新聞和文學寫作課,許多人聽過他講的課後,都認為受益匪淺。這些年來,他除了完成個人本職工作外,在蘭州市交通局擔任甘肅交通報駐蘭州記者站站長期間,蘭州記者站被中國交通報記者站評為全省優秀記者站;在擔任甘肅交通報社編採部主任期間,編採部也被報社評為先進集體,這雖然都是大家努力工作的結果,但他作為站長和主任也算是領導有方吧。

甘肅“琴歌書畫”名人——安福學

2008年隴南抗震救災時也於第一時間趕赴災區進行採訪,寫了許多新聞稿件,並於年底初廳裡評為《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因為他深深地熱愛著他所從事的新聞寫作事業,所以他幾乎把生命中所有的光和熱全都獻給了這個事業;他努力過,也奮鬥過,他成功過,也失敗過,而且他至今仍在為成功而努力奮鬥著。
2010年甘肅舟曲泥石流發生後,安福學第一時間趕赴災區,寫出了十多篇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一定影響的新聞和文學作品,再次受到了全省獎勵.
2013《黃河遠上》獲得全國副刊作品一等獎。

甘肅“琴歌書畫”名人——安福學

天道酬勤,相信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
前半生能夠通過不懈的努力從一名放牛娃學成一個能寫文章並彈琴唱歌的人,後半生也一定能寫出更分量的作品來。

稿件由蘭州焦點網絡整理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