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當“抱薪者”,願“疫”往無前

掛掉了電話,抬手擦乾臉上的淚水,啟動車子,緩緩踏上前往武漢的路……

這是來自河北滄州的陳沖第一次去武漢時的場景。時間已經過去一個月了,他告訴商用汽車新聞傳媒記者,每次想到當時好像“生死離別”的場景還是很有感觸,但是他知道選擇了就要堅持,堅定自己的信念,不後悔,走下去,就是對的。

甘當“抱薪者”,願“疫”往無前

信念打破心中魔咒

剛剛大年初二,已經沒有往昔的年味,陳沖也和大多數人一樣宅在家裡,時刻關注著疫情動態。疫情蔓延迅速讓他也有一點兒小恐慌,但每次在微信上看到馳援武漢的卡友一往無前的運送物資,又會激起他的滿腔熱情,心中都是敬佩。

當然,除了疫情,陳沖還時刻關心著新年過後什麼時候能夠復工。在分享貨運信息的司機群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也討論起了“去武漢的人”。但是,“好人好事”成了“發國難財”,甚至還被惡意曲解。一向只在群裡“潛水”的陳沖實在看不下去,“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已經不是錢不錢的問題了,誰的命都很重要,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甘當“抱薪者”,願“疫”往無前

可是,讓陳沖沒有想到的是,剛在群裡維護了一下正義,就被“踢出了群聊”。這可把陳沖鬱悶壞了,“在國家危難的時候,那些衝在一線的人卻被曲解,真的讓人心寒。我當時就想必須做點什麼,在武漢各種物資緊缺的時候,作為卡車司機,我覺得我們有責任擔起這個重任。”他說,“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時間,也有物流公司找我拉貨,而且給出的運價非常高,可是我當時就想為武漢做點事,為那些馳援武漢的司機平反,所以就決定只拉馳援物資的活。”

都說沒有誰是天生的“英雄”,當他準備擔起重任的時候,只是因為他多了一份勇氣。“在疫情擴散的時候,我也非常害怕,雖然想著做點事,但也進行了一番思想鬥爭。畢竟我們不是醫護人員,平時也只是看新聞報道,對武漢那邊的情況也不瞭解。”陳沖又說,“但是,隨著國家對武漢的支援,我們也看到了疫情在大範圍內得到了有效控制,我也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做了一些功課,這心裡也就沒有那麼害怕了。特別是,我父母都是黨員,在老家也加入了疫情防控一線,所以我更堅定了去武漢運送物資的想法。在和父母、妻子溝通後,他們雖然不捨得,但也都非常支持我。”

熱淚灑在前行路上

2月3日早上十點,陳沖接到了急需運往武漢的捐贈物資裝貨通知,是一批從廊坊燕郊運往武漢人福藥業的呼吸機。據陳沖介紹,當時他老家已經“封村”,想要出去就要一層層的打報告。還好陳沖早已經做好隨時出發的準備,這些繁雜的手續也都已經提前辦理,所以一切都非常順利。

裝完車,倉庫負責人就反覆叮囑他:“這一車呼吸機價值二百多萬,是一些演藝明星捐贈的,前腳生產出來,後腳就給你裝上車了。呼吸機對新冠病人特別重要,你一定要按時送到。”陳沖連連答應,“放心吧,肯定準時送到。”

剛坐到駕駛室,陳沖的電話就一個接著一個地打進來,是父母的囑咐,是妻子的掛念,是朋友的關心……聽到這些熟悉的聲音,這個90後小夥子,第一次眼角溼潤了。“放心吧,安全措施都做好了,我會保護好自己的,一定平安回來。”這些話是說給他們聽的,也是給自己打氣,他知道一定要不負眾望,平安歸來。

全程1200多公里的路程,陳沖開了不到16個小時,一路上只想著把呼吸機安全、準時送到,都顧不上吃飯和休息。他說,“從去年買這輛車到現在差不多一年了,我已經和這輛解放J6L磨合得非常好了,再苦再累都是它陪著我,它是我的好搭檔,也是我的第二個家。”

甘當“抱薪者”,願“疫”往無前

2月4日上午,陳沖準時到達卸貨地點,卸完貨之後便開始返程。他說,“到武漢,我都沒有出過駕駛室,從裝貨到卸貨全程無接觸,這也保證了卡車司機的安全。這一趟下來,我感覺並沒有網上所傳的那樣,只要做好防護措施就行。”

到達河南境內後,陳沖想要在服務區加油,並且休息一下。看到工作人員要出來,他連忙說,“我剛從武漢出來,儘量離我遠一點兒,我自己加油就行。”不給別人添麻煩是陳沖一向的做事原則,在這種特殊時期,他更不願意麻煩別人。

甘當“抱薪者”,願“疫”往無前

回到燕郊,陳沖又開始裝第二批呼吸機,這次是送往疫情嚴重程度僅次於武漢的黃岡。出發前,河北下了厚厚的一層大雪,陳沖說,“‘瑞雪兆豐年’,願疫情早點過去,大家都平平安安的。”

連續五天,陳沖運送了兩次捐贈物資,當記者問他,這兩趟下來最大的感受是什麼?他說,“在這種特殊時期,我能夠為武漢人民做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真的特別的驕傲。這兩趟去武漢的經歷也給我增加了很多經驗,別人不願意去,我願意去,只要是武漢的物資,我就拉。” 其實,不是卡車司機不怕危險,是責任讓他們無法迴避;不是卡車司機不害怕,是使命讓他們勇敢前行;也不是他們沒有家,只是他們願意舍小家顧大家。

的確,陳沖是那樣說的,也是那樣做的。從第一次離開家去武漢,已經一個多月了,除了運送呼吸機,他還往疫區運過蔬菜、消毒水等。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印證了那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當記者和他聯繫的時候,他正在卸貨,他說,“等明天裝完貨,又要開始新的旅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