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缺愛長大的人該怎麼自愈?

Ootyokvchjkllgsgkll


因人而異。缺愛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有的人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心裡形成被放置,沒有人需要自己和關注自己的缺愛。有的人,父母都在身邊,甚至經濟很富有或者對自己極為重視和照顧。但,沒有真正瞭解自己的需求,也沒有尊重自己的意願。這也是缺愛。一般這種缺愛都發生在童年,青少年時期。長大了,基本就獨立的個體了。但,小時候承受的那種被放置或者不受關注和尊重的人,成年後,或多或少都會影響人際關係的和諧,工作上努力上進的積極和自信,找另一半時的正常而平等的心態。這種影響說起來簡單,治癒起來有的人能快一些,缺愛程度嚴重的人,或許一輩子都會努力克服的進行中。治癒除了靠自己的努力,還能靠外界的力量和幫助。自愈怕是很難。個人覺得自己治癒自己這種方式並不可取。一個人產生被害意識,產生不被需要的被遺棄感時,是很難自己走出來的。那種無以言說的孤獨,屈辱,自卑,自責和憤怒的情緒,如果是長期的累積引起的,就真的需要接受心理諮詢。也需要真誠而可信賴的,有共情能力的好朋友。重要的是,大部分缺愛的人,表面看著都比較正常,甚至更開朗,堅強。而內心卻已被撕裂流血。這類人經常會陷入自責,碰到對自己好的人,容易產生強烈的依賴性和佔有慾,渴望被瞭解和關注,但對外界又排斥和自卑。而這個社會同樣比較缺溫暖,缺乏信任和付出。所以,想盡辦法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癒方式才是關鍵。而第一步應是做到經濟獨立。只有做到經濟上的充裕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時間自由度和心理需求的滿足。其次,需要培養一兩個自己能堅持下去,而且最好能有所成就感的興趣愛好。嘗試做志願者也不錯。既減壓也能重塑全新的自我。最後,忘記過去不被人需要和被冷漠包圍的自己。忘不掉也不要總去扒開。傷口結了疤,也就留下痕跡罷了。一有點什麼就去回憶不被喜歡,不曾得到溫暖和尊重的自己,就永遠好不了。要知道,即使你內心有一萬個傷口和留著漫天的淚水,世上是沒有多少人真正瞭解和在意的。所以,成年了,就努力過好成年人的日子。你已具備很多的力量和途徑能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強大。而只有自己真正得到了自由的靈魂和自信獨立的人格才能得到更多的愛和尊重。個人想法。











粉色控的cherry


曾經有一個小女孩兒她小的時候,幫媽媽做家務,做的不好就會被媽媽訓斥,她的家境清寒,父母經常吵架,爸爸又是那麼寡言少語,家裡所有事情都要媽媽來做主,她很少和爸爸說話,她也很少和媽媽說話,她只是用她的執拗來對抗她的媽媽,她的童年沒有快樂,除了聽見媽媽喊爸爸就是喊她,她吃飯慢被媽媽喊,睡醒覺任性一下被媽媽喊,她從來都覺得自己在家裡就是一個多餘的人。

她在學校裡沉默,被同學取外號,叫她“小蔫巴”,她繼續沉默。女同學跟她比漂亮的新衣服,她依然沉默。她除了在家用眼淚跟媽媽對抗,她貌似什麼也做不了。

長大以後,她見到以前的老師不說話,不是不想說,是從前的內向讓她無地自容。工作以後,她做了銷售,她不得不說話,不說話就會丟掉工作,她嘗試著和人溝通,但她詞不達意之時會臉紅。她這次沒有再沉默,而是選擇放手一博,這點倒是像媽媽。可是好景不長,她辭職了。辭職以後不停的換工作,沒有一種工作超過兩年以上。這點又像爸爸,做事猶豫不定。

到了結婚的年齡,有人提婚她見了,最後她聽從家人的安排結了婚,可這個男人她不愛,選擇他是因為自己的自卑,她的家庭條件不好,結婚之後的她沒有馬上找到工作,卻懷了孕,終於她們的婚姻出現危機了,丈夫賺錢從來不給她,自己又孕吐厲害不能工作,她們爭吵不休,最終孩子出生,她的丈夫就杳無音訊,她受夠了婆家的委屈,公公的驅逐,她帶著未滿月的孩子回了孃家。她貧血不再有奶給孩子吃了,媽媽給她的孩子買了一隻奶羊,從孩子七天開始就吃羊奶和米粉了。她貧血厲害了,有幾次癱倒,她給她的媽媽交代了後事。可她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熬過來了。

孩子三歲了,她去工作了,工作以後上網認識了一個男人,男人柔情似水,她被他的樸實善良打動了,交往幾個月的時間,她們就領了結婚證,孩子也接回到了身邊,可誰知道,這個男人依舊不是理想的選擇,男人除了上班,是家務不做,做也是應付了事,她還是得重新打掃,男人還經常說謊騙她,逼得急了,她和他吵架,男人的打罵也都來了,男人甚至打孩子,一次打在孩子的腰傷,打的都是淤青。後來男人不打孩子了,也不理她了,每天除了上班就是玩遊戲,甚至揹著她一次次去套現。最後到還款時才會告訴她,讓她幫忙還款,有的時候她不給錢,男人就發瘋,吞打火機,什麼話難聽,罵她什麼。她越害怕的事情越是一次次上演,她又遭受到他這樣的傷害長達數年,她的心死了。

心死以後的她像媽媽一樣的倔強,她試圖自己求生存,她的媽媽還不知道她因為那個男人負債十多萬了。她回了孃家,在孃家的日子裡,每天還是聽著媽媽大聲喊叫,她很煩躁,孩子不聽話了,她又對著自己的孩子大聲的喊叫。

她是缺愛的,更缺安全感,然而媽媽的性格被她複製了過去,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暴躁,她抑鬱,難過,不安,而她的孩子也因為她而缺乏了自信和安全感,她知道自己不對,可她卻無法改變,她的人生上半場已經死去,下半場她要抗拒。可經過兩次婚姻失敗的她,心裡卻似無法自愈。


銅回故里


我就是缺愛的人,母親被家暴後,我3歲那年父母離異,父親就形同陌路了,成長的過程中敏感,不敢表達自己,委屈自己,妥協,這些都是缺愛的特點。

自愈,直到遇到一個愛我的人,他堅毅堅持自己的立場,努力維護我們的感情,讓一碰壁就想放棄的我漸漸改變,讓我看到許多自己不敢表達的一面,讓我變得更加勇敢。

痊癒,我的寶寶,成為母親後,讓我骨子裡透露出堅毅,女本柔弱為母則剛。不斷修煉內心不斷包容成長,學會享受生活。唯有愛能自愈。





邱曉愚


我原生家庭不好,出生後幾天父母就去世了,在別人家寄養成人!我們不敢渴望愛,但求不被傷害!現在我長大了,他們老了他們突然對我好,很不習慣!但又捨不得他們:滴水之恩 當湧泉相報!自愈是需要的是時間不是華麗的語言!



A酒娘


親身體驗我自幼喪母,缺乏母愛,是跟爸爸奶奶長大的,爸爸比較嚴厲,但是他用他的教育方式把我教育成了一個正能量的人!教我從小學會做飯,要尊老愛幼、和同學打成一片、不攀比、不虛榮!就這樣我很正常長大了!對身邊的人都是友好相處,真誠相待!後來遇見我老公我也是真心坦誠對待家人,所以我雖然缺水母愛,後來我對待我的婆婆就像親媽似的,我婆婆患癌生病手術化療,目前已經四年多了每次都是我陪著就醫,出院以後我全程照料她的衣食起居,我心甘情願的侍候她,我覺得她是我老公的媽媽也是我的媽媽,現在她的病情加重了,我要一直盡心盡力的把她照顧好,給她養老送終!兩年前我已經給公公養老送終了,我心裡沒有遺憾!因為我公公活著的時候就把我當女兒!我大姑姐在美國有自己的家庭顧不上這邊,那我們兩口子就照顧吧!自己儘自己的孝心!照顧好老人!我們自己心裡坦坦蕩蕩的生活,日子過的舒心!


吃不胖的玻璃美人莉


在鄉下長大的孩子,像野草一般自己努力汲取生活的和愛的養料,父母只能努力為你提供生存條件,哪會有精力考慮你的心裡健康,和對被疼愛的渴求。

小時候,媽媽脾氣特別暴躁,尤其是很累的時候。雖然年紀還很小,但是我跟姐姐卻早早的學會了做飯,做家務,每天放學回來我們就會趕緊把飯做好。每每媽媽到家的那一刻,我們就會感到特別恐怖,因為無論我們做的多好,媽媽都會扯著嗓門罵,這裡沒做好,那裡沒做好。

有一次我上學時忘記帶鑰匙了,放學回來進不去門沒辦法做飯,我特別害怕。後來他們幹活回來了,媽媽一看到飯沒有做好,不由分說就開始罵,並對我動手。

還有就是,爸爸出去按照媽媽的要求買東西,回來,一定會有一場戰爭,不,不是戰爭,是媽媽一個人的爆發。因為,她永遠不滿意爸爸買回來的東西,她可以持續不間斷的咒罵,爸爸通常是不做聲的,偶爾小聲的分辨兩句,爸爸那個樣子,我們比自己捱罵更心疼。

爭吵,高分貝不間斷的謾罵,我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

如何治癒自己呢,其實還是會有害怕被誤解,玻璃心,敏感都還一直伴隨著我,只是在慢慢減弱吧。

好在,我很努力,最後大學,和工作都還不錯,我覺得自我認可,在自愈的過程中,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

還有就是通過認真對待關心自己的朋友,所以身邊也慢慢多了很多朋友,而在朋友那裡,我總是能得到誇讚,被關心,有很多朋友喜歡我。

我想,最重要的一點,可能就是遇到了我老公。

相處的模式充滿快樂,特別舒服,可以幼稚玩笑,也可以理性討論,有矛盾只要解釋清楚絕對不會隔夜。

公公婆婆的性格也是特別平和,溫柔體貼,看到他們一家那種溫和又暖心的相處模式,也治癒了我太多小時候對和睦家庭的渴求。

還有,就是如今,媽媽說性情也變了很多,一切都在變好。

所以,真心的希望,所有童年沒有被善待,有缺憾的小孩,都能迎來自己的陽光,照亮溫暖,我們內心曾經留下的傷痕。


麥芽1990


父母之愛,無人可以替代。如果從小確實缺失了父母的愛和溫暖,對人的性格形成是會有很大影響的。雖然不能像專業人士那樣去解讀他們的內心,但是從真實的事例中也許能找到共鳴吧!

她是我的一個“發小”,我們叫她小媛。

小媛從小生活在農村,有一個弟弟比她小兩歲,在小媛的記憶中,一直是媽媽照顧他們,因為爸爸當兵轉業到離家比較遠的一個小城市上班,很少回來。媽媽性格要強,乾地裡的活經常是一馬當先,不甘人後,對於這些,小媛不懂,只知道媽媽很忙,經常要小媛照看弟弟,可是對於同樣是孩子的小媛,便失去了與同伴玩耍的快樂,她很不聽話,不願看著弟弟,為此她經常遭到媽媽的責罵。

媽媽白天干地裡的活兒,晚上也許是太寂寞了,經常把姐弟倆鎖在家裡,去鄰居家玩兒農村的紙牌。有一次,小媛醒來,發現炕上只有兩歲的弟弟,媽媽又不在,漆黑的夜裡,她害怕極了,她光著腳爬下炕,走到外屋,用手伸出去摸到了門吊兒上冰涼的鎖,她知道,他們被媽媽鎖在了家裡,看著同樣漆黑的沒有圍牆的院落,她更加恐懼,於是哇哇地放聲大哭起來,她的撕心裂肺的哭聲穿破了黑暗,也喚回了媽媽,但她得到的卻不是暖心的安慰,而是一頓暴虐的毒打。從此,媽媽出去前都會把收音機放在他們枕邊,囑咐好不許哭,聽完“小喇叭開始廣播啦!”就睡覺,那段記憶中,陪伴小媛和弟弟的是孫敬修老爺爺在“小喇叭”中講得一個個有趣的故事。

沒過多久,爸爸把媽媽和弟弟接到了百里之外的小城,獨獨留下了小媛被爺爺奶奶照顧,小媛成了留守兒童,白天有一群小夥伴追趕打鬧,小媛過得無憂無慮,然而到了夜晚,躺在炕上,對媽媽的思念卻成了小媛的煎熬,儘管爺爺奶奶對待小媛細心呵護,但是父母之愛是誰都無法替代的,她常常鑽到被窩中偷偷地哭,她甚至懷疑自己不是親生的,自己被拋棄了。

幾年過去了,小媛已經快升入四年級了。她成績很好,經常在期末拿到獎狀和獎品。有一天,奶奶到學校來接她,說爸爸來接小媛了,要接她去城裡上學了,小媛特別不相信,還瞪著眼睛對奶奶說“你又騙我”,因為之前奶奶已經騙過她很多次了,奶奶也是心疼小媛想爸爸媽媽。

這一次是真的,爸爸真的來接走了小媛。

可是小媛無數次憧憬的美好生活並沒有到來,反而是她噩夢的開始。

城市生活也是不易,爸爸媽媽為了生活每天辛苦奔波,和弟弟多年不在一起,姐弟倆的關係反而生疏了很多,甚至讓小媛覺得自己來到這裡是多餘的,是自己打破了人家原本一家三口的平靜生活,尤其是媽媽經常對小媛手打腳踢,小媛在城市中的生活過得謹小慎微,原本活潑開朗的小媛慢慢變得沉默寡言,她開始懷念跟著爺爺奶奶在鄉下的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媛學業畢業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她迫切地想要逃離這個家,因為在這個家裡她感覺不到一點溫暖,她想要一個自己的家,在那個家裡,她的心靈可以得到放鬆和自由。然而此時的她,性格變得極其自卑,她認為自己又醜又胖,所以當生命中有這樣一個人給了她一點點溫暖的時候,她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她毫不猶豫,迫不及待地嫁了。

在婚姻中,她就成了那種“討好型”的妻子,對丈夫言聽計從,從來不反抗,總是一味地順從,也許是生活中因為她的一味順從,忍讓,退步,寧願自己受委屈,也要極力維護婚姻,才讓婚姻活成了一譚沒有一絲波瀾的死水吧,她現在的婚姻變得岌岌可危。

聽完故事,有同感的人可能產生了共鳴,覺得父母確實對我們的心靈造成了傷害和很深的影響,我聽到過這樣一句話“我們也是第一次為人父母”。是啊,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斷地摸索中一路前行,而且在教育孩子,和孩子共處的路上沒有回頭路可走,也許當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的時候,對我們造成的傷害無論他們怎樣的彌補都無可挽回,但是我們也為人父母時,多少也會領悟到他們那時的不易。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我們也不能保證自己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都是萬無一失的,有什麼不能原諒父母的呢?

傷已然形成,我們能做的不是去怨恨年邁的父母,而是應該想辦法如何去療愈自己還沒有癒合的傷口。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多讀書,我相信,從文字中,我們不僅能找到你困惑的答案,還能找到你治癒傷口的藥方,剩下的交給時間,時間這味“藥引”一定能很好的輔助我們完成治療。

不妨向你推薦《少有人走的路》,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他人,瞭解自己,從而釋懷這一切,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吧!

寂寞冷秋,願每個人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




寂寞冷秋


你好,我是愛尚大平子,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我總結一下幾點:

一:找到自己缺愛的根源,發現自己缺愛,就要及時尋找根源,只有找到了原因,我們才能針對性的解決問題,才能對症下藥,才能讓自己快樂起來。

二:要學會愛自己,缺愛的人,往往希望從父母愛人或者孩子那裡得到愛意和關懷。其實是很難獲得滿足的,我們應該自己愛自己,讓我們的內心豐富起來充盈起來,這樣我們就會慢慢地愛自己了

三:別對自己太苛刻,每個人都有缺點,不要一直盯著自己的缺點,我們要接受他的存在,因為缺點和優點是相輔相成的,而且也成就了自己。所以別對自己太苛刻,老是批判自己多看看自己的優點,讓自己慢慢強大起來

四:要讓自己放鬆起來,缺愛的人往往給自己心理暗示導致情緒緊張難以放鬆下來,其實我們看待事情是如果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和思維來思考的話,肯定結果也會往好的方向發展,只有變消極為積極才能更好的自愈,親愛的自己

五:多接觸生活中的充滿正能量的人只有接觸,他們我們的看待問題的角度和立場,才會受到牽引掙脫,往日的囚籠讓自己積極正面的看到問題,清掃內心的障礙才能走上充滿愛的道路

以上是我為大家總結的幾點謝謝大家的觀看和閱讀,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的人,謝謝大家的關注和點贊有不充分的地方,歡迎大家補充在下面。





愛尚大平子


尋找缺愛的原因

如果發現自己總是缺愛,這個時候就要自己主動地尋找原因,然後才能夠知道解決的辦法,對症下藥,讓自己更加樂觀的面對生活。

2

勇敢社交

對於一個缺愛的人,多半是比較喜歡宅在家裡,因此,多出去社交,多交一些朋友,這樣會讓你的存在感提升。

3

善於分享心情

對於一個缺愛的人,其實應該多和朋友之間,分享自己的心情,尋找更多的情緒的出口,你會發現其實關心你的人也是挺多的。

4

/6

提升自己抗壓能力

在壓力面前,自己要學會用積極地態度去分解,適當地提升自己的抗壓能力,對於自己感受生活中的愛,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5

適當尋找幫手

在生活中,自己也應該學會適當地尋找幫手,適當地示弱,你會發現其實很多人都是願意和自己做朋友的。

6

對於很多人來說,選擇和自己適合的人,才是能夠感受到愛的,但是如果不走出去,勇敢地去接觸這個社會,是很難辦到讓自己幸福的,缺愛其實只要主動去接收愛的訊息,你就會變得越來越快樂的。



快樂幸福健康平安


你問到:那種缺愛長大的人該怎麼自愈?

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一個在缺愛的環境下長大的人,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自卑。

曾經看到這樣的一個報道:有同樣的兩棵樹,人們對它們分別對待。對其中的一棵樹經常用優美的語言去讚美;而對另一棵卻時常用最惡毒的話語去咒罵它。結果這兩棵樹由於遭受到不同的待遇而有了不同的結果,那個受到讚美的樹長的非常茂盛,並且秀美挺拔;而被攻擊的那棵樹卻憔悴乾枯,沒了生機。你想想,植物尚且如此,何況是人!

但植物並沒有人的耐力和胸襟。一個缺愛長大的人,即便是有些許的自卑、甚至膽怯,但一旦走進社會,經過後天的學習和鍛鍊,在生活和學習的環境中就會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素養和膽略,那種自卑的心裡也會慢慢得到康復。社會是一個大集體,在這個大集體中,有許多充滿正能量、有愛心的人,經常和這樣的人走在一起,向他們學習,感受他們賦予的關愛和熱情,那種缺愛和受傷的心靈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自愈。

人來到這世上,不可能一帆風順,每個人或多或少地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挫折和磨難,只要自己堅強面對,不斷進步,終有云開霧散的那一天。無論什麼時候,一定要相信自己,只要心中有愛,哪裡都有光明和溫暖。

我是閬外人,謝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