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句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垚淼之間


在農村,家裡孩子多的老人都向著小的,你信不信?蠶莊老家農村就有這麼一戶人家。算得上本家親戚,我叫他大伯。

大伯年輕時做過教員,看不上封建迷信的包辦婚姻,把他教的一個學生弄大了肚子。只好回來離婚,取了棲霞的學生姑娘,還生了四個孩子,大兒子呢,因為年齡到了,接替了爸爸的工作,到了棲霞去上班,大姑娘因為在農村裡幹活吃不飽,跟著東北人闖東北去了,出嫁留在了東北。長的濃眉大眼在地裡幹活吃苦耐勞的老二姑娘,看上了當赤腳醫生的小夥子。留在了村裡,小日子過得也殷實。但是小兒子和大兒子相差了15歲。在家裡最霸道最受寵的一個。


那時候他學習不咋地,小學六年年留了三級一直好不容易通過走後門,送禮上高中。學校棒槌,啥也不開竅。就會吃喝。學校實在留不住他了,然後就把他攆回了家。那時候生產隊正好解散,實行包產到戶,他或不會幹,整天遊手好閒,靠父母養活。還是寵的像個寶似的,在農村老人有句俗話說得好,慣子比如殺子啊,就這樣,這個家裡老小,吃喝遊蕩在農村多少年一直吃父母的老本,啃老本兒,靠父母養活,後來父母都生病死了,他飯也不會做,整天去二姐家蹭吃喝。


後來二姐實在抗不了,託二姐夫的福到礦上去找了一個工作,但是又貪生怕死,不願意下井多掙錢,結果到40多歲了依然是光棍一條,雖然父母給他留了6間大瓦房,可是咱連飯都不會做著吃。後來張羅個一個離過婚的,帶著孩子的媳婦,來過了幾個月,媳婦是奔著他家的房產和錢來了,把家裡的東西都倒偷光了,媳婦也跑了。

50多歲了,終於在礦上找了一個貼近礦山的玲瓏鎮上,找了一個小村莊裡的寡婦,入贅到人家去了,就掛著有個女人給做飯洗衣服還得去給人家養兒子,給人家兒子買樓娶媳婦,你說這日子過得慘不慘?農村老人這句俗語“老人是條龍陶龍,向誰誰家窮”應驗了吧?

我就覺得,農村老人這句俗語放在他身上更合適:“慣子如殺子”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裡有男孩子,一定教育好,懂得吃苦耐勞,有責任和擔當,往後的日子才會越過越好!同意的給你點個贊!感謝支持與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