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誰在屏蔽女性?和譯文一起聽見「她們」的聲音

究竟是誰在屏蔽女性?和譯文一起聽見「她們」的聲音

3月8日要到了。

這個起源於100多年前,為了紀念女性走上街頭為自己爭取參政、議政、勞動待遇等平等權益的節日,如今有了一種固定的紀念模式——買買買。

全世界從來沒有像這幾天那麼會哄女孩子說話,即便疫情還沒有退去,只要打開手機屏幕,你還是能夠隔著口罩,感受到互聯網時代的如火熱情:

不是叫你過“女王節”,就是叫你過“女神節”……

究竟是谁在屏蔽女性?和译文一起听见「她们」的声音

女孩子給自己買點東西沒什麼不對,在今天能夠看到又一個女性相關的節日,越來越受到各大商家、平臺的重視,似乎也在暗示著女性地位在不斷提升。

然而,就在我們為女性擁有全網70-80%的購買力而驚歎不已的時候,是不是有什麼東西被我們屏蔽了?

先說最近很火三條新聞。

「第一條」

究竟是谁在屏蔽女性?和译文一起听见「她们」的声音

今年奧斯卡獎名單公佈的時候,一組由廣告商 Frida Mom 拍攝的短片,被ABC電視臺和今年的奧斯卡頒獎禮兩個平臺拒絕播放,理由是:“在展示產品用途和部分裸露上顯得過於生動具體。”

此舉引發了不小的爭議,因為短片展現的是一個母親真實的產後恢復情況,很多女性看後對生育及生產護理產生了擔憂,甚至在網上掀起了一場關於生育痛苦等級的討論。

究竟是谁在屏蔽女性?和译文一起听见「她们」的声音

Frida Mom拍攝的廣告

隨著越來越多的媽媽對真實生育經歷的分享和描述,我們不得不正視一個事實: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都在迴避女性在生育中經歷的艱難痛苦,這樣的方式無疑使得至今很多女性,在成為新手母親時,總是束手無措、全無準備。

我們喜歡用掩耳盜鈴的方式來對待痛苦,特別是女性的痛苦,抱著“沒看到就是不存在”的詭異態度。

如果實在不能無視,那就美化它,在”犧牲“、”奉獻“等詞彙的面前,女性似乎越來越不能,甚至不配談論自身的痛苦……

「第二條」

究竟是谁在屏蔽女性?和译文一起听见「她们」的声音

時隔兩個月,關於”離婚冷靜期“的討論再次登上熱搜。

起因是去年12月,民法典草案第1077條新增設的“離婚冷靜期制度”。

也就是說,如果草案生效,夫妻雙方需要先向民政局申請離婚登記,然後等待30天冷靜期滿,雙方都沒有反悔,才能向民政局申請離婚證。

究竟是谁在屏蔽女性?和译文一起听见「她们」的声音

這條暫未通過的草案,到現在都餘熱未消,以至於當有自媒體傳言“離婚冷靜期通過了“,立即在網上引起了不忿。

本意是希望夫妻雙方避免衝動離婚的措施,在很多人看來,不免有”一刀切“的嫌疑,因為它給許多正在承受家庭暴力的女性增加了離婚的成本。

而這些女性,是不是被遺忘了?

「第三條」

究竟是谁在屏蔽女性?和译文一起听见「她们」的声音

同樣是因為一個條例的徵集,引起的一種聲音。

不知道怎麼回事,在許多“中國男孩”眼裡,一旦鼓勵外來移民,就等於強制“中國女孩”同外國人戀愛、結婚、生子……

並且還伴隨著以下宣言:

(古風版)

“若聯姻,著漢服,墜高樓”

“不是鳳冠霞帔,就是三尺白綾。”

(白話版)

“就算我們渣,娶十個幾十個中國女孩也不會讓外國人娶你們。”

“中國女孩只屬於中國男孩。”

不知道宣誓之前有沒有詢問過保護的對象,她們究竟屬於誰?

難道“中國女孩”不理所應當只屬於她們自己嗎?

更令人擔憂的是,不知道這樣的“保護”會持續多久……

我們的女性一不留神,又成了一種“可以搶奪的資源”,成了某些群體的私有財產。

是的,是的,有人會說我們的時代比過去看起來光明太多了。

70年前

波伏瓦的《第二性》橫空出世時,引起了空前的社會反響,然而波伏瓦卻說:“希望這本書有朝一日會過時。

究竟是谁在屏蔽女性?和译文一起听见「她们」的声音

波伏瓦在書桌前

因為只有《第二性》這本書的內容成為徹徹底底的歷史,“女性被視為社會次要性別”的處境才能有所改觀。

可是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波伏瓦的“希望”落空了。

我們的女性仍然在被定義,被屏蔽。

所以,當美國經典文學名著《小婦人》改編的同名電影在國外上映的時候,其中一句臺詞依舊會讓在場的觀眾倒吸一口涼氣。

“女人,她們有思想,有靈魂,還有心靈。她們有才華,有抱負,還有美貌。我討厭人們說女人只適合去愛,很討厭這一點!但我…我很孤獨。”

究竟是谁在屏蔽女性?和译文一起听见「她们」的声音

都說疫情是萬花筒,折射種種。對於女性也同樣如此。

走在抗疫第一線的女性醫護工作者,堅強、勇敢、專業、辛勞,這是責任、職務對她們的要求。

然而生活裡,她們可能還帶著剛畢業不久的稚氣,可能憧憬著愛情和婚姻,可能喜歡美甲、逛街、美食,也可能剛為人母,她們可以是任何的模樣……

生活需要她們做自己。

一百多年前的同一天,美國芝加哥市的女工和全國紡織、服裝業的工人舉行大規模罷工和示威遊行,要求增加工資、實行8小時工作制和獲得選舉權。

一年後的國際社會主義者第二次婦女代表大會上,正式把每年的3月8日定為全世界婦女的鬥爭日。由此,“三八”婦女節成為慶祝世界婦女爭取權利、爭取解放、爭取自由的節日。

究竟是谁在屏蔽女性?和译文一起听见「她们」的声音

這是一個與女性相關的節日,至於具體怎麼稱呼,怎麼慶祝,該由你自己來決定。

你可以做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也可以是捧著杯菊花茶的老奶奶,你可以是叱吒職場的事業強者,也可以是持家有方的妻子與母親……

你可以自由地選擇成為如何的自己。

可這一切談何容易?套用《寂靜的春天》的作者,蕾切爾·卡森的話:“沒有人知道結果會怎樣,我們沒有經驗可以作為指導。

因此,今天譯文有聲精選了由8位優秀的女作家創作的8本女性向文學著作,是根據讀者的評價,精心篩選而成的有聲書單。

這些關於女性的故事,將帶給不只是女性,還有曾經或者正在被定義、被屏蔽的每一位自由人一些閱讀的經驗。

就像俄國圖書學家魯巴金說的:“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這就是這份書單的意義吧。

因為,只要有書在,睜開眼睛就沒那麼難。

01

究竟是谁在屏蔽女性?和译文一起听见「她们」的声音

02

究竟是谁在屏蔽女性?和译文一起听见「她们」的声音

03

究竟是谁在屏蔽女性?和译文一起听见「她们」的声音

04

究竟是谁在屏蔽女性?和译文一起听见「她们」的声音

05

究竟是谁在屏蔽女性?和译文一起听见「她们」的声音

06

究竟是谁在屏蔽女性?和译文一起听见「她们」的声音

07

究竟是谁在屏蔽女性?和译文一起听见「她们」的声音

08

究竟是谁在屏蔽女性?和译文一起听见「她们」的声音

如果感覺這8部有聲書還遠遠不夠,我們也準備了由譯文講書工作室特別自制的“名著解讀”有聲專題課「見證:我們的女性400年」

我們從數百本涉及女性題材的文學、社科、紀實著作中,挑選了10本具有代表性的經典譯著。

除了上面提到的《第二性》《傲慢與偏見》《聊天記錄》,還有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的《卡羅爾》、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等。

為你深度剖析隱藏在10部名著背後的女性簡史。

究竟是谁在屏蔽女性?和译文一起听见「她们」的声音

以上內容,除了可以在譯文有聲自營店鋪里正常收聽、選購。

究竟是谁在屏蔽女性?和译文一起听见「她们」的声音
究竟是谁在屏蔽女性?和译文一起听见「她们」的声音究竟是谁在屏蔽女性?和译文一起听见「她们」的声音

或搜索ID“”添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