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國家為何允許樓房養豬》

12月17日,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聯合發佈《關於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一行

“允許養殖設施建設多層建築”將“樓房養豬”引入公眾視野。

人們紛紛好奇:什麼是“樓房養豬”?與傳統“平房養豬”模式相比,“樓房養豬”有什麼特點?當下國家為何允許樓房養豬?國內有樓房養豬的成功案例嗎?

種種問題,且看畜牧人晉楠這篇文章,為您解答一二。

1、“樓房養豬”模式的由來

深度解析《國家為何允許樓房養豬》


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國內就出現了“樓房養豬”的雛形。

當時哈爾濱一家大型豬場建造了一棟二層樓房來養豬。在那個“人都住不起樓房”的年代,這種“讓豬住樓房”的做法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在遇到很多困難後,這家豬場下馬了,但也開創了國內“樓房養豬”的先河。

進入21世紀後,伴隨著中國的高速發展,土地資源供應愈來愈緊張。

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養更多的豬?對於這個問題的思考,使得很多養豬人把目光投向“樓房養豬”模式,即將“平面化”的豬舍佈局變為“立體式”,用樓房來進行工業化養殖。

隨後,“樓房養豬”模式在黑龍江、浙江、河北、遼寧、福建等地鋪展開來。

2、業內人士評“樓房養豬”:好處很突出,缺點也很明顯

深度解析《國家為何允許樓房養豬》


目前國內很多樓房養豬場,處於簡易的“樓層疊加”階段。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畜牧經濟研究中心王玉斌主任就已有報道實踐分析,目前“樓房養豬”與傳統“平房養豬”相比,並無模式或技術上的根本性革新;並且,作為一種不太成熟的新興事物,其利與弊均顯而易見。

“樓房養豬”一個突出的優點是節省用地。

一個萬頭規模豬場(即24頭基本公豬,600頭基本母豬,每年提供大約萬頭仔豬或肉豬),如果按傳統方式建造豬舍,需要4.67公頃用地;按國有型工廠化養豬也需2.0公頃;而樓房養豬,只需0.7公頃,節省用地60%左右。

其次,“樓房養豬”也易於採光通風和保暖。在夏季,將門窗全開,高層通風、透光,空氣清新、涼爽;在冬季,將門窗封閉、薄膜扣嚴,及時清糞並控制沖水,頂棚防寒,加強保暖,比傳統不採暖平房要好的多。

但“樓房養豬”也有明顯的缺點。王玉斌主任指出,“樓房養豬”面臨圈舍建造和運營維護成本高、消毒防疫難、汙染感染重等問題。在高樓易於通風的同時,氣味也會傳播得更遠更迅速。

農財寶典記者於2014年也採訪了一些養殖戶,普遍反映“樓房養豬”對建造技術要求高,前期投入成本大。

化州一名養殖戶郭超倫介紹說,他第一次建的豬舍,因為建在魚塘邊的田基上,沒過多久豬場的牆壁就出現開裂,最大的裂縫達5釐米。南平市的養殖戶鄭新平說,他的位於建甌市東風鎮的5層樓房豬場,一層大概1600平方米,整棟樓房耗資700多萬元。

3、此“樓”非彼“樓”,這家企業的“鐵桶”樓房豬場為何大獲成功?

深度解析《國家為何允許樓房養豬》


近日,在被譽為農牧業“奧斯卡”的2019年中國畜牧飼料行業年度頒獎盛典上,廣西揚翔股份有限公司的“鐵桶”樓房養豬模式榮獲“十大商業模式創新獎”。

搜一搜關鍵詞揚翔“鐵桶”樓房豬場,出現的數據十分亮眼——PSY28.8,MSY27.5,全程成活率92.1%,肉豬綜合出欄成本5.27元/斤(以上為平均數),在非瘟疫情下100%保住了樓房公豬站的公豬和樓房母豬場6萬頭母豬……

揚翔的樓房豬場憑什麼能取得如此矚目的成果?它的“鐵桶”樓房養豬模式與上述“簡易樓房養豬”模式相比有何先進之處?

1) 科學先進的豬場建築設計

從2015年開始,揚翔集合國內外多名養豬權威專家、國內知名院校華中農大、中國農大、中山大學等多方力量,開始探索新型養豬模式,2016年開始建設樓房豬場。

在環控設施上,揚翔“鐵桶”樓房豬場採用獨特的地溝通風模式,使得通風量只需傳統隧道式通風的四分之一,極大降低能耗。同時,加裝L9級空氣過濾和中央空調系統,通過智能溫控、地溝通風、空氣過濾等措施,實現豬舍內1m以下(符合豬隻身高)的空氣清新、均勻、無汙染,確保豬隻生活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

在治汙設施上,揚翔在豬場內安裝了廢氣集中處理排放系統、糞汙處理系統等,實現廢氣除臭處理和糞汙集中處理。

2) 用“數字養殖”支撐豬場高效運營

去年年底,揚翔的樓房豬場逐步搭載了影子科技FPF未來豬場系列硬件產品。

影子科技FPF未來豬場未來豬場整體解決方案提供的核心能力包括:母豬智能查情,精準飼餵,母豬和仔豬動態稱重,膘情調節,豬隻個體身份管理等。

數據顯示,FPF解決方案提升母豬受孕率10%,極大提高了母豬的生產效能,同時有效地減少了人豬配比,目前揚翔的樓房豬場1000頭母豬僅需配備5人,極大地提高了豬場的生產效率。

3)最重要的是,前瞻性地將生物安全融入到豬場設計建造和日常生產管理中

揚翔副總裁高遠飛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解釋了“鐵桶”的意義。

“鐵桶”是一個形象化的概念,可以理解為封閉、安全、防守嚴密,在防控非洲豬瘟方面足夠強有力。“鐵桶豬場”是一種創新養殖模式,它區別於傳統的開放式、半開放式常規豬場,通過全封閉式的管理,搞好豬場自身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揚翔在建造樓房豬場之初,就考慮到疾病防疫的問題,將高水平的生物安全防控體系融入到豬場的佈局之中。

首先,豬場配套有中央廚房、隔離區、物資總倉、生產區、生活區、汙水廠、飼料廠、中轉站八大結構性板塊;設立專用外圍道路,並結構性區分洗消中心、飼料道路、人員進場道路、出豬道路、物料通道、汙水廠道路等。

其次,樓房獨立,分層切斷,層內隔離,小單元獨立飼養。

每層樓房就是一個獨立的集約化養殖豬場,每層間具有獨立性與封閉性,可避免人員、物資、豬隻在高樓內各層間的交叉流動,每層豬舍形成獨立封閉的生物安全防控系統,有效阻斷層與層之間疾病傳播,避免老鼠、蚊蠅、鳥類等進入帶來的疾病傳播風險。

在非瘟疫情依舊嚴峻的當下,像鐵桶一般牢牢將非洲豬瘟阻斷在豬場圍牆之外,實現“防非保豬”,是揚翔“鐵桶”樓房豬場對行業復產的突出貢獻。

結語

非瘟當前,養豬業面臨疾病防控、穩產保供等任務。

目前,雖然國家允許樓房養豬,給予有能力、有資金的企業探索新型養豬模式,但養豬人必須清醒認識到,此“樓房”絕對不止是簡單的樓層疊加,而是要經過科學的設計建造,將生物安全、智能環控、環境保護等因素通通考慮在內。唯有這樣的“樓房豬場”才能幫助養豬人達到防非保豬、恢復產能的目的,而揚翔的“鐵桶”式智能化樓房豬場,正好為行業提供了一個優質的案例樣本。

深度解析《國家為何允許樓房養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