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疫情期間,有些事也是按不下暫停鍵的,比如生孩子

《母子平安》編導手記

本片導演:黃思宇


當疫情防控成為第一順位要面對的問題,很多事都是可以暫緩的,我們每個人也因此在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

但我們可能沒想過,是不是有些事,是按不下暫停鍵的,比如生孩子。這就是我們走進紅房子婦產科醫院的初衷。

即便是疫情期間,有些事也是按不下暫停鍵的,比如生孩子

紅房子的醫生告訴我們,即使真的要直面新冠,我們也無法拒絕一個臨產的產婦,因為在我們這個醫院,孕產婦和孩子都是寶貝。

因為職責所在,而多了一份坦然。我在醫院見到的孕產婦,和他們的家屬,也大抵如此,因為孕育著新生命,所以盡著他們將要為人父母的職責,而少了很多焦慮。

即便是疫情期間,有些事也是按不下暫停鍵的,比如生孩子

門診上,建大卡、定期產檢的孕產婦,依然絡繹不絕;病房裡待產的媽媽們,撐著腰在樓面上來回走動,為生孩子努力積蓄著一點力量。她們的閒聊裡,也都是為孩子做的準備。她們告訴我們,沒有孩子的時候可能更擔憂自己的健康,但因為肚子裡的寶寶,一心想著怎麼給他們更好、更健康、更安全的東西。

即便是疫情期間,有些事也是按不下暫停鍵的,比如生孩子

門診樓道里,一位年輕的爸爸向我們描述了自己知道要當爸爸那一刻的情不自已,然後許下心願疫情能早點過去,所有人都能像往常一樣生活,在這特殊時期要迎接一個新的生命,自己身上的責任也更重了一些。

從年前開始,紅房子婦產科醫院全院進入疫情防控狀態,嚴格把控入口、提升醫院防護級別、還臨時改造了整層樓的“觀察病房”,收治有發燒、咳嗽等症狀,或是回滬未滿14天隔離期的孕產婦,給所有人一份保障,給全院一份安心。

即便是疫情期間,有些事也是按不下暫停鍵的,比如生孩子

“觀察病房”的護士長張玉,從年前到現在,幾乎沒有休息過。她告訴我們,她的女兒10歲,往年的大年初一,家裡有個習慣,起床要互道新年好,但這個特殊的新年,媽媽忙於工作,沒有履行這個約定,女兒醒來以後找不到媽媽而大哭了一場,悶悶不樂一天以後告訴奶奶,媽媽是因為去幫助其他孩子了。女兒的班上,有個同學的媽媽去到了武漢第一線,她和媽媽說“同學的媽媽真是個大英雄”。我問張玉,那女兒怎麼評價你。張玉的臉,在護目鏡和口罩後,還是看得出笑得很燦爛,她說:“女兒只是跟我說,媽媽你太累了,你別累出病來。”

即便是疫情期間,有些事也是按不下暫停鍵的,比如生孩子

紅房子婦產科醫院21病房護士長張玉和她的女兒陶芷瑜

關於疫情的報道層出不窮,不少前線的醫護人員,都有後方牽掛的一整個家,他們的孩子,為他們畫畫、寫詩、唱歌,說要幫助爸爸一起消滅病毒,抱著媽媽送的玩偶說,等媽媽回家就可以和媽媽而不是玩偶一起睡覺了。

在這場疫情裡,因為有著無數堅守崗位的榜樣,他們的孩子好像也都悄無聲息地長大了;而因為將要有新生的孩子,人們也似乎卸下了很多擔憂,而在心裡懷著一份期待和溫暖。

即便是疫情期間,有些事也是按不下暫停鍵的,比如生孩子

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攜手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於近期在紀實人文頻道陸續推出抗擊疫情繫列微紀錄片《城市的溫度》,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