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阿婆老無所依:我找到了每個普通人努力與焦慮的根源

90歲高齡的老婆婆,女兒死了,兒媳死了,兒子眼瞎了,本想拉下臉面討要點肉,但最終還是捨不得積攢了一輩子的臉面。

90歲阿婆老無所依:我找到了每個普通人努力與焦慮的根源

信息來自擴展鏈接

我看到這些文字與圖片的剎那間,我的眼淚一下湧上來,心底控制不住地被悲傷所佔據。

我不禁自問,這樣堅強了一輩子的人,為什麼到了這個年紀還要遭這樣的罪?這到底是誰的錯?

緊接著恐懼又不可遏制地擠進來:

  1. 我要如何才能讓自己的父母有保障?
  2. 我又該如何能讓自己老有所依?
  3. 我該如何才能讓孩子知道人生的困難一輩子都可能跟隨?
90歲阿婆老無所依:我找到了每個普通人努力與焦慮的根源

至今清晰地記得中學地理課上從讓我驕傲很長一段時間的話:中國人佔世界7%的可耕地面積,養活了佔世界近25%的人口。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自己接收的歷史信息越來越多,我發現這其實是一種無奈的苦中作樂。

翻開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有人總結出了封建王朝逃脫不了300年的魔咒。可真正細讀下去,其實最大的最根本的魔咒就是中國這片土地上的產出已經養不活休養生息近300年帶來的龐大人口,自然法則在這個時候就得起作用了。

90歲阿婆老無所依:我找到了每個普通人努力與焦慮的根源

依稀記得小時候父母從未停歇的忙碌身影,每年家裡的木糧倉裡至少會保證夠一家人吃半年的穀子,秋天收穫的番薯除了留給餵豬的,其它都曬成署幹。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隔壁十多口的一家子,他們每年冬天要麼是紅薯拌飯,要麼是南瓜拌飯,總是很羨慕我們兩姐弟天天吃白米飯。

長大後,我才理解這些行為。這片土地上的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是時時刻刻在準備著。

直到今天年我那兩位近70的父母還總想著出去幹活為我省點開支,總是在為我的經濟狀況擔憂。他們時常嘮叨的一句話:我們那個年代最難也總是還有幾畝地種,只要不懶總是餓不死的。你們現在這代人,在外面掙不到錢的話,怎麼活下去啊。

90歲阿婆老無所依:我找到了每個普通人努力與焦慮的根源

我知道自己內心深處是非常認同這個觀點,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焦慮根源:掙不到錢。可是很多時候我明白自己真的沒辦法改變什麼。

臨近不惑還在職場做一個底層職位的每個職場人士,每天還是得讓自己笑臉相迎每個人,努力去做好每件事情,該背不該背的鍋也不敢甩。即使心底再想掀桌子罵人,可說出去的話還是那麼慫。為的就是每月能領到這份固定且唯一的收入,爸媽的生活費、小孩的學費、房貸等都是來源於此。

90歲阿婆老無所依:我找到了每個普通人努力與焦慮的根源

可是2020年初的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很殘酷地讓很多人猛然驚醒,個體自認為塑造的很好的安全感在不可預測的危機面前是不堪一擊的,我們需要的是國家層面的安全保障體系

截止如今蔓延到近40個國家的肺炎病毒,正在考驗著每個國家的安全保障能力,時間終將證明中國的應對策略才是最有效的。

我們不應該只是關注科技要如何快速發展,經濟要如何快速增大體量,更應該通過一次次的抵抗天災的經驗轉移到解決在普普通通日子中一個個普普通通的人的焦慮與不安全感。


90歲阿婆老無所依:我找到了每個普通人努力與焦慮的根源

我女兒的手繪畫


整個社會都要不可避諱地面對要改進的地方!希望這次疫情帶來的不只是病毒的消滅,更應該關注每個普通人內心的“焦慮”,要考慮建立更好的保障制度,讓90歲高齡婆婆老有所依,你我他不會在幾十年後變成另一個“90歲高齡的婆婆或爺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