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萬億“新基建”:智能化行業的機會在哪裡?

據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3月4日召開會議,研究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運行重點工作。 “會議強調,要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要選好投資項目,加強用地、用能、資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

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要注重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2月20日,河南省發佈980個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3.3萬億元,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8372億元,涵蓋了產業轉型發展、創新驅動、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生態環保、民生和社會事業六大領域。

2月23日,在雲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五場新聞發佈會上,雲南省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處處長郭金華表示,2020年,雲南將推出525個重點項目,總投資約5萬億元,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4400多億元。

2月25日,福建省發改委發佈了《關於印發2020年度省重點項目名單的通知》,確定2020年度福建省重點項目1567個,總投資3.84萬億元。其中在建項目1257個,總投資2.97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005億元;預備項目310個,投資0.87萬億元。

2月28日,深圳市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領導小組召開會議透露:要突出抓好重大項目落地,一個項目、一套人馬、一抓到底,加快國際科技信息中心、深圳機場三跑道擴建、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密切跟進落實2019全球招商大會簽約項目,努力實現全年重大項目2000億元投資目標。

而在春節前,四川、重慶、陝西和河北等省份已經發布了本年度重點項目投資計劃。2020年,四川省重點項目700個,計劃總投資約4.4萬億元,年度預計投資6000億元以上;重慶市重大項目1136個,總投資2.6萬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3476億元;陝西省重點項目600個,總投資3.38萬億元,年度投資5014億元;河北省重點項目536個,總投資1.88萬億元,年計劃投資2402億元。

據央廣網報道,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和經濟下行壓力下,各省份最近密集推出龐大投資計劃,總投資接近25萬億元,2020年度計劃完成投資也近3.5萬億元。

那麼,面對如此大規模的“新基建”項目,智能化行業的機會在哪裡呢?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智能交通系統採集的人、車、路的數據,加上軌道、水運、航空等大公交系統的數據,以及氣象數據、施工數據、大型活動的數據、物流數據、商業運行數據等等對於社會的運營管理帶來極大的便利。

25萬億“新基建”:智能化行業的機會在哪裡?

以深圳為例,其中地鐵軌道相關項目有45個,包括:深圳地鐵2號線三期、3號線、4號線三期工程、5號線西延、6號線、7號線、8號線二期、10號線、11號線、12號線、13號線、14號線、16號線、20號線,以及深大城際、深惠城際、深汕高鐵、西麗綜合交通樞紐工程等。深圳地鐵路網2020年將超400公里!將開通6條新線路:2、3、4、6、8、10號線。

由此可見,我們把目光放眼到全國,如今在交通基建項目中,智能化技術如智能安防系統、智能停車系統等應用越來越多,很多基建項目本身及配套項目中弱電智能化系統早已成為標配,由此帶來的市場空間非常巨大。

智能建築

智能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是指運用自動化、通信、信息技術等智能化手段提供安全、高效、便捷和節能等功能的建築。智能建築按建築功能分智能住宅、智能公共建築、智能商業建築、智能交通建築和智能工業建築等。

25萬億“新基建”:智能化行業的機會在哪裡?

智能建築行業發展潛力極大,被認為是我國經濟發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其產業帶動作用更是不容小覷。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所有的新建商業大樓基本上無一例外,都是智能建築;智能安防、智能停車、智能出入控制、智能照明、智能辦公……都是標配!

同樣以深圳為例,一大批在建和新建項目正如火如荼進行著,很多地標性建築正在或即將拔地而起,由此也給智能建築行業帶來了增量市場。

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IDC)作為集中存放計算、存儲以及網絡設備的場所,匯聚了大量互聯網應用數據,為海量的雲服務提供支撐。因其特殊性,除了基本數據存儲與計算服務外,還需要提供互聯網基礎服務,如穩定高速的互聯網接入帶寬、穩定充足的電力供應、恆溫恆溼的機房環境、實時有效的集中監控等。

25萬億“新基建”:智能化行業的機會在哪裡?

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IDC市場規模達到1560.8億元,同比增長27.1%,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約11%),增長潛力十足,成長空間較大。

我們看到,3月4號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更是首次提到數據中心建設,“會議強調……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在中央的大力倡導下,再加上各種網絡應用的增加,各地數據中心建設又將迎來一波投資建設高潮。

5G

25萬億“新基建”:智能化行業的機會在哪裡?

本身就是熱點的5G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根據VIAVI最新發布的《5G部署現狀》研究報告,截至2020年1月,全球已有34個國家的378個城市部署商用5G網絡。韓國是5G部署城市數量最多的國家,已成功覆蓋85個城市;其次是中國,有57個城市可使用5G網絡。相信在這邊新基建的推動下,中國將很快成為5G部署城市最多的國家。

事實上,2020年以來,工信部會議中頻頻提及加快5G網絡、工業互聯網、高端裝備等新興科技產業發展。此次中央政治局表態,是加快我國5G網絡建設的又一強有力的強心針,將持續利好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進度。

智能家居

上面提到,3月4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提到,要“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 。

25萬億“新基建”:智能化行業的機會在哪裡?

本次新冠疫情,非接觸成為流行詞彙,非接觸經濟爆發性增長——產品、系統和服務模式均開始走向非接觸模式,而這一模式將成為未來工作和生活的常態。

我們不難預見,特殊疫情時受到重點關注的非接觸式的產品、系統與服務模式,將成為今後工作和生活中的常態,智能家居作為營造室內智慧健康安全舒適的技術保障,作為非接觸式經濟解決方案的核心繫統,必將受到熱捧,除了數以千計的研發生產型企業進行智能家居領域,更有上百萬家大大小小的智能家居服務商進入這一領域,完成智能家居設計集成服務的落地環節,與智能家居品牌廠商、智能家居服務平臺一起構成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態圈。

……

當然,新基建給智能化行業帶來的機遇遠遠不止這些,小編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新基建”主要包括九大領域:5G基建、特高壓/電力物聯網、高鐵/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雲計算/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車聯網、超高清、物聯網。

疫情之下,是危機也是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