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年我整過的機

本來以為玩遊戲是坑,沒想到裝機才是真正的大坑。細數這些年我裝過的機。

一 學校期間

依稀記得第一臺電腦是大一下學期花了1500大洋在一個大四學長那裡買的。4條ddr2 800的內存條,顯卡是HD6570 2G版,CPU是一塊AMD X2羿龍710,當時處理給我的時候他已經給開過核了,硬盤是一個160G 5400轉的機械盤。所以只玩聯盟的話還是不錯的。但是咋大學期間怎麼可能只玩一個遊戲呢。後來我又陸續的下載了穿越火線、逆戰,還有當時在學生宿舍廣為流傳的虐殺原形。這個時候電腦的性能就有所不足了。首先是硬盤速度慢,加載各種軟件都要等好久。後來到了夏天,處理器散熱的問題也出現了,經常玩著玩著突然電腦就黑屏了。然後在登錄可能已經輸了(致歉那些年我坑過的室友,哈哈哈)。除此之外還經常遇到各種小問題,比如開不開機,開機藍屏的問題。好在當時有位同學對電腦硬件頗有研究。只見他把內存條拔了,用橡皮擦拭過後重新安裝,硬盤線重新插拔固定,然後接通電源,拿鑰匙對著主板右下角一碰,電腦就開機了。當時真是對其佩服的不行。後來也是砸他的建議下我換了個玄冰300散熱。果然電腦的發熱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不會再突然打著打著就關機了。

後來在大二下學期,我對這個電腦又重新的升級了,可謂脫胎換骨了(因為打遊戲變卡了)。

1.把原先黑黢黢的機箱給淘汰了。換成了一個純白的雜牌機箱(外觀還是挺帥的,還有炫彩散熱風扇)。

2.更換主板。換了一臺技嘉770的主板,支持ddr3內存和AM3接口的處理器。

3.更換處理器為AMD x4 950。

4.買了兩條ddr3的內存,加上買主板CPU套裝一起帶的一條金士頓4G內存。

5.買了一個希捷的320G的機械盤。

6.換了一個400W的航嘉電源。

7.購買了一個二手的影馳GTX 650ti顯卡。

整體購買下來當時花了應該有七八百。為了回血,我就把之前的老一套分批買了,好像才回了不到三百(因為遇到砍價的有點不好意思拒絕,加上這些東西本來也是二手的)。後來整機組裝完成,玩起來真是絲滑流暢。英雄聯盟的最高特效還是不錯的。說到這裡忘記提及顯示器了。顯示器還是之前的19寸的長城顯示器,只能1024*768的分辨率,嚴重影響遊戲體驗,但是由於實在預算不足,也就一直用到了畢業。這臺電腦現在還在我家裡,今年在家期間還能正常使用,但是硬盤佔用率過高,明年回去買個固態,然後也可以打lol了。

二 工作至今

畢業之後在家沒呆多久就到上海找工作了,這段期間很是忙碌。後來過了兩個星期,找到工作之後我就有萌生了配電腦的想法。說幹就幹吧,預算只有500-600(因為第一個月的工資到下個月才發).在某魚精挑細選之後,又在百度查了AMD 240能玩聯盟嗎得到了肯定的回覆之後,我花了85買了一個梅傑 SY-N78GM3-RL + AMD240。到貨之後又過了兩三天也沒找到合適的硬盤、散熱和顯卡等配件。在某個晚上,我突然發現一位小姐姐A甩賣的主機,AMD250+4G內存+gt 520,還有機箱和電源,售價才230.我和她討價還價之後,小姐姐A給我便宜了20塊錢還給包了郵。關於顯示器你們一定想不到我買了四個。。。第一個是70塊買的冠捷18.5寸的,後來又遇到打包出售三個顯示器的小姐姐B,我想著將來還能做分屏顯示,於是心一橫也下單了(事實證明是我想多了)。等機箱、顯示器陸陸續續到貨之後,我就開始裝機測試。發現小姐姐A的機箱還有光驅,並且硬盤是1 t的,感覺還是挺值得。於是確認沒問題之後我就趕緊確認收貨了。再去測試240和那個梅捷主板,當時發現也沒啥問題(因為我還沒有買音響)。等我確認完收貨之後,我拿著新買的音響測試發現聲卡有問題。。。。教訓呀

生命在於折騰嘛。我又去閔行那邊買了一個二手機箱和雜牌電源,一共花了65,老闆還很熱心的送了我一個鼠標和鼠標墊。但是也是擁有濃烈的時代氣息。當時去他那裡的庫房拿機箱,裡面一堆堆的主板、顯卡和各種外設,感覺那裡真的是垃圾佬的天堂。到家之後我又組裝了一臺只缺內存條和散熱的主機。我閒的無聊就又在逛某魚,這個期間已經發工資了,所以我很快就下單買了一個玄冰400和一根4G內存條。這樣我就有兩個主機了,哈哈。但是等真的整好之後,我發現空間也太小了吧,沒辦法,另一臺之毫髮哪裡吃灰了。就在我某天正在打遊戲的時候,突然跳閘了。我出去把電閘拉好之後發現電腦開不開機了。於是我又一頓操作,檢查原因,還是不行。後來我又換上了備用主機。在換主機的過程中,那塊大板被我徹底搞壞了,因為我在拆卸反人類400的時候太用力氣了,把南橋整壞了,至此這個微星870徹底報廢。我只能忍著緩慢加載網頁的速度,用了四個多月。在這個期間我還買了一個R9 270(180大洋)顯卡和一個240G的金士頓固態內存(200大洋)。這些都是我不想大出血升級電腦的犧牲品。然而真正讓我決定升級配置的誘因則是我一個大學室友。

像每天尋常下班之後,我打開電腦準備玩兩局遊戲的時候。我的大學室友突然聯繫我,說是每天下班過於無聊,想讓我給他配個能玩lol的電腦。心想這不 so easy,於是我詢問了他的預算是3000-4000之後,給他寫了份配置清單。

  • 微星B450迫擊炮
  • r5 2600
  • 威剛 ddr4 2666 8G內存萬紫千紅
  • rx470
  • 電源航嘉wd500
  • 機箱隨便
  • 顯示器隨便500-1000內的就可以。23寸最好。
  • 金士頓240G固態硬盤

後來他買完之後,經過一天的折騰終於裝好了機。還得意的發了我一個娛樂大師跑分圖向我挑釁,我看跑分20多萬,覺得這套配置還是不錯的。於是我在某寶618期間果斷入手9400F+B360M wind。花了將近1400大洋,然後又花了100買了一個二手的航嘉wd500電源(雜牌電源讓我心憂),兩條8G威剛萬紫千紅的內存花費460,然後我跑分和他一對比,發現9400F的跑分確實沒r5 2600高,但是也能完全發揮r9 270的性能了,對我來說也著實夠用了。但是我覺得還是不夠快,我又再另一個同學的推薦買了m2硬盤。m2我是在狗東買的海康威視512G,也花了500大洋,用了一段時間發現果然速度快了許多。我甚至下了端遊吃雞,在訓練場測試確實也可以玩,但是由於沒有加速器和個人暈圖的原因就一直沒再碰過了。總計下來的花費是1400+100+460+180+200+500<3000.不到三千的配置,我已經玩的很舒服了。

以上就是我這些年個人搞機的經歷了,細數下來倒也是有幾分樂趣的。但是有錢的話一步到位豈不更爽,說到底還是預算的主因。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電子產品就是這麼個理。歡迎各位小夥伴在評論區分享自己整機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