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年我整过的机

本来以为玩游戏是坑,没想到装机才是真正的大坑。细数这些年我装过的机。

一 学校期间

依稀记得第一台电脑是大一下学期花了1500大洋在一个大四学长那里买的。4条ddr2 800的内存条,显卡是HD6570 2G版,CPU是一块AMD X2羿龙710,当时处理给我的时候他已经给开过核了,硬盘是一个160G 5400转的机械盘。所以只玩联盟的话还是不错的。但是咋大学期间怎么可能只玩一个游戏呢。后来我又陆续的下载了穿越火线、逆战,还有当时在学生宿舍广为流传的虐杀原形。这个时候电脑的性能就有所不足了。首先是硬盘速度慢,加载各种软件都要等好久。后来到了夏天,处理器散热的问题也出现了,经常玩着玩着突然电脑就黑屏了。然后在登录可能已经输了(致歉那些年我坑过的室友,哈哈哈)。除此之外还经常遇到各种小问题,比如开不开机,开机蓝屏的问题。好在当时有位同学对电脑硬件颇有研究。只见他把内存条拔了,用橡皮擦拭过后重新安装,硬盘线重新插拔固定,然后接通电源,拿钥匙对着主板右下角一碰,电脑就开机了。当时真是对其佩服的不行。后来也是砸他的建议下我换了个玄冰300散热。果然电脑的发热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不会再突然打着打着就关机了。

后来在大二下学期,我对这个电脑又重新的升级了,可谓脱胎换骨了(因为打游戏变卡了)。

1.把原先黑黢黢的机箱给淘汰了。换成了一个纯白的杂牌机箱(外观还是挺帅的,还有炫彩散热风扇)。

2.更换主板。换了一台技嘉770的主板,支持ddr3内存和AM3接口的处理器。

3.更换处理器为AMD x4 950。

4.买了两条ddr3的内存,加上买主板CPU套装一起带的一条金士顿4G内存。

5.买了一个希捷的320G的机械盘。

6.换了一个400W的航嘉电源。

7.购买了一个二手的影驰GTX 650ti显卡。

整体购买下来当时花了应该有七八百。为了回血,我就把之前的老一套分批买了,好像才回了不到三百(因为遇到砍价的有点不好意思拒绝,加上这些东西本来也是二手的)。后来整机组装完成,玩起来真是丝滑流畅。英雄联盟的最高特效还是不错的。说到这里忘记提及显示器了。显示器还是之前的19寸的长城显示器,只能1024*768的分辨率,严重影响游戏体验,但是由于实在预算不足,也就一直用到了毕业。这台电脑现在还在我家里,今年在家期间还能正常使用,但是硬盘占用率过高,明年回去买个固态,然后也可以打lol了。

二 工作至今

毕业之后在家没呆多久就到上海找工作了,这段期间很是忙碌。后来过了两个星期,找到工作之后我就有萌生了配电脑的想法。说干就干吧,预算只有500-600(因为第一个月的工资到下个月才发).在某鱼精挑细选之后,又在百度查了AMD 240能玩联盟吗得到了肯定的回复之后,我花了85买了一个梅杰 SY-N78GM3-RL + AMD240。到货之后又过了两三天也没找到合适的硬盘、散热和显卡等配件。在某个晚上,我突然发现一位小姐姐A甩卖的主机,AMD250+4G内存+gt 520,还有机箱和电源,售价才230.我和她讨价还价之后,小姐姐A给我便宜了20块钱还给包了邮。关于显示器你们一定想不到我买了四个。。。第一个是70块买的冠捷18.5寸的,后来又遇到打包出售三个显示器的小姐姐B,我想着将来还能做分屏显示,于是心一横也下单了(事实证明是我想多了)。等机箱、显示器陆陆续续到货之后,我就开始装机测试。发现小姐姐A的机箱还有光驱,并且硬盘是1 t的,感觉还是挺值得。于是确认没问题之后我就赶紧确认收货了。再去测试240和那个梅捷主板,当时发现也没啥问题(因为我还没有买音响)。等我确认完收货之后,我拿着新买的音响测试发现声卡有问题。。。。教训呀

生命在于折腾嘛。我又去闵行那边买了一个二手机箱和杂牌电源,一共花了65,老板还很热心的送了我一个鼠标和鼠标垫。但是也是拥有浓烈的时代气息。当时去他那里的库房拿机箱,里面一堆堆的主板、显卡和各种外设,感觉那里真的是垃圾佬的天堂。到家之后我又组装了一台只缺内存条和散热的主机。我闲的无聊就又在逛某鱼,这个期间已经发工资了,所以我很快就下单买了一个玄冰400和一根4G内存条。这样我就有两个主机了,哈哈。但是等真的整好之后,我发现空间也太小了吧,没办法,另一台之毫发哪里吃灰了。就在我某天正在打游戏的时候,突然跳闸了。我出去把电闸拉好之后发现电脑开不开机了。于是我又一顿操作,检查原因,还是不行。后来我又换上了备用主机。在换主机的过程中,那块大板被我彻底搞坏了,因为我在拆卸反人类400的时候太用力气了,把南桥整坏了,至此这个微星870彻底报废。我只能忍着缓慢加载网页的速度,用了四个多月。在这个期间我还买了一个R9 270(180大洋)显卡和一个240G的金士顿固态内存(200大洋)。这些都是我不想大出血升级电脑的牺牲品。然而真正让我决定升级配置的诱因则是我一个大学室友。

像每天寻常下班之后,我打开电脑准备玩两局游戏的时候。我的大学室友突然联系我,说是每天下班过于无聊,想让我给他配个能玩lol的电脑。心想这不 so easy,于是我询问了他的预算是3000-4000之后,给他写了份配置清单。

  • 微星B450迫击炮
  • r5 2600
  • 威刚 ddr4 2666 8G内存万紫千红
  • rx470
  • 电源航嘉wd500
  • 机箱随便
  • 显示器随便500-1000内的就可以。23寸最好。
  • 金士顿240G固态硬盘

后来他买完之后,经过一天的折腾终于装好了机。还得意的发了我一个娱乐大师跑分图向我挑衅,我看跑分20多万,觉得这套配置还是不错的。于是我在某宝618期间果断入手9400F+B360M wind。花了将近1400大洋,然后又花了100买了一个二手的航嘉wd500电源(杂牌电源让我心忧),两条8G威刚万紫千红的内存花费460,然后我跑分和他一对比,发现9400F的跑分确实没r5 2600高,但是也能完全发挥r9 270的性能了,对我来说也着实够用了。但是我觉得还是不够快,我又再另一个同学的推荐买了m2硬盘。m2我是在狗东买的海康威视512G,也花了500大洋,用了一段时间发现果然速度快了许多。我甚至下了端游吃鸡,在训练场测试确实也可以玩,但是由于没有加速器和个人晕图的原因就一直没再碰过了。总计下来的花费是1400+100+460+180+200+500<3000.不到三千的配置,我已经玩的很舒服了。

以上就是我这些年个人搞机的经历了,细数下来倒也是有几分乐趣的。但是有钱的话一步到位岂不更爽,说到底还是预算的主因。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电子产品就是这么个理。欢迎各位小伙伴在评论区分享自己整机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