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點贊青島!一批防疫物資從青島平度空運到武漢

疫情蔓延,前線告急!特別是武漢和湖北其他疫情嚴重的地方,醫護人員緊張,醫院床位緊張,醫護物資緊張!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從1月24日軍隊、上海、廣東派出第一批醫療隊趕赴武漢以來,截至1月29日17時,共有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9個省市自治區、3家部隊醫院共派出53支醫療隊、6129名醫療隊員增援湖北。這些來自軍隊和地方的專業醫護人員當中,有呼吸、感染、重症等領域的骨幹力量,有西醫、中醫,可以說是集全國之力馳援湖北。同時,面對防護用品的緊缺狀況,各地也是加班加點,主動作為。大家凝心聚力,共同投入到了這場戰役中。

疫情就是命令,1月24日除夕夜,各地軍醫集結,解放軍醫療隊馳援武漢。同樣,在這個本該闔家團聚的夜晚,來自廣東和上海的醫療救援隊也在最短時間內集結。

他們是醫生,也是兒子、是女兒。43歲的李連香是陝西省人民醫院感染控制科的副主任,就在幾天前,她的父親剛剛過世,忍著悲痛,她主動報名加入了支援湖北的醫療隊。李連香說,對於自己的選擇,家人雖然擔心,可也支持,但唯獨要瞞著年邁的母親。

他們是醫生,也是丈夫,是妻子。盧燕是浙江醫療隊的一名隊員,她的丈夫葉振華帶著行李前來送行,包裹中,丈夫準備的兩大包紙尿褲格外顯眼。瑞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陳德昌趕來集合,同為醫生的妻子把他送到了門口。

他們是醫生,也是父親,是母親。吳衛娟是一名護士,也是4歲孩子的母親。聽說這次要組隊支援湖北,她第一時間報了名,還特意帶上了一張兒子的照片去湖北。

樊華是中國科大附屬第一醫院的外科護士長,也是該院首批援鄂醫療小分隊的隊長。臨行前,他9歲的女兒將一張特殊的“護身符”卡片偷偷塞進了爸爸的行囊。

他們是醫生,也是戀人。趙文坤是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他的女友也在同一家醫院上班。為了前往武漢增援,小夥子和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女友商量後決定取消原定的婚期,等到戰勝疫情後再舉辦婚禮。

從大年三十開始,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療隊陸續來到湖北。支援湖北的醫療隊到達後立即投入了緊張的工作,解放軍三支醫療隊第一時間奔赴武漢金銀潭醫院、漢口醫院和武昌醫院展開救治工作。

空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進駐武昌醫院後,分成普通患者和重症患者兩支救治力量,對來院患者進行分類治療。

空軍軍醫大學醫療隊接手重症監護室後,在軍地雙方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有兩名患者體溫、呼吸道症狀恢復正常,通過檢測,達到最新版的臨床出院標準。1月28日上午,這兩名患者治癒出院。

陸軍軍醫大學的醫療隊進駐的是這次疫情中承擔任務比較重的金銀潭醫院。醫療隊接管了醫院綜合病房樓的兩層,並在原有100張床位的基礎上連夜鋪設96張床位。

海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進駐的是漢口醫院,醫療隊在病房樓六樓正式開設了新的呼吸科病區。他們也都在第一時間展開了全面診療護理工作。

上海醫療隊進駐的也是金銀潭醫院。他們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準備工作,正式接管了武漢金銀潭醫院的兩層病區。其中一層收治30名輕症患者,另一層收治7名重症患者。

經過實地考察,上海醫療隊確定接下來的工作重點,一是幫助金銀潭醫院擴建ICU病房;二是部分專家進入醫院已有科室進行支援。當天下午五點,第一批護士就穿著防護服進入簡易ICU病區,開始工作。

上午八點是早班和夜班交接班的時間,因為擔心同事昨晚的情況,早班的部分醫護人員早晨六點半就來到了病區。早上8點多,才陸續有夜班的護士走出隔離病房。為了節約寶貴的防護服資源,醫護人員不吃不喝不上廁所,連續工作八個小時。工作交接後,早班的醫護人員到崗。很快,又有新的病人轉診進病區。

在這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第一線戰場,醫療隊做好了面對一切困難的準備。除了武漢,來自山東、湖南等省的醫療隊奔赴的是湖北省另幾個疫情比較嚴重的城市。

山東省醫療隊支援的是湖北省黃岡市。他們到達的第一天就第一時間派專家趕往黃岡市傳染病醫院,進行防控指導。該院已經廢棄了一段時間,當地利用兩天時間臨時改造完成,醫護人員也是從黃岡市中心醫院緊急調度,目前已經接收140多名確診病例。

離開醫院後,醫療隊又來到黃岡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反映情況並商量解決方案。

1月28日晚上11點,黃岡市首批轉移到大別山醫療區域中心的確診病例正陸續抵達,他們將通過病人通道轉移到山東醫療隊所負責的病房。

黃岡市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原計劃今年5月交付使用,因為疫情緊急,山東醫療隊與當地醫務、工程人員密切配合,經過30小時的奮戰,開闢了兩個隔離病區,共100張床位。截至1月29日早晨6點,山東醫療隊已收治50多名確診病例。

全國各地醫療隊的到來緩解了專業醫護人員緊缺的局面。與此同時,為了解決疫情高發區應急物資短缺的問題,春節期間,全國各地的多家企業全面復工,生產防護服、口罩等緊缺防疫物資,保障物資的供應。

在江蘇、浙江、廣東、河北等地,口罩生產企業的員工放棄春節休假,加班加點生產。

在山東省安丘市,一家專門生產高質量、高性能防護服裝的生產企業也取消了春節假期,緊急恢復生產。

1月24日下午,廈門海滄海關接到一個防護服生產企業的緊急求助,申請辦理一批衛生防護服的內銷出區業務。這批防護服由廈門一企業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內保稅生產,原本將出口國外,因疫情防控需要,特申請由出口轉內銷。瞭解到具體情況後,海滄海關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進行接單、查驗、放行等手續。

廈門海滄海關綜合業務一科科長唐煊恆說:“當天晚上十點多的時候,企業的三條報關單、兩車總共3.8萬件的防護服就全部離開了海滄的特殊監管區域,奔赴國內的各個疫情發生地。”

1月27日晚上,一批防疫物資從山東平度空運到武漢,這批防疫物資主要包括2萬套護目鏡、5500只一次性防護面罩。

1月28日凌晨,一批由上海一家企業向德國緊急採購的5萬套防護服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在上海海關的全力保障下,這批醫用防護服實現了當天清關、當天馳援武漢、當天到達。這批防護服將全部捐贈給一線醫療人員。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疫情發生後,社會各界、海內外同胞紛紛捐款捐物,防疫應急物資從世界各地源源不斷地向湖北彙集。

1月29日下午,又一批捐贈物資運到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這批物資主要包括一些醫療設備、醫用口罩、防護服、防護面屏,還有消毒滅菌的一些藥品等。

不僅僅是防疫應急物資,為了保障武漢老百姓的生活供應,全國各地紛紛獻愛心,新鮮的蔬菜和食品正一批批運往武漢。

疫情發生以來,各航空公司通過緊急調派機組、安排執行任務飛機等措施,把醫護人員和大批防疫應急物資火速運往防疫第一線。鐵路和公路等部門也出臺了多種措施,開通綠色通道,優先辦理疫情防控物資運輸。

疫情就是命令。目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緊急關頭,我們就是要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就是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就是要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就是要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而這些,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疫情面前,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凝聚力量、安危與共、攜手並進,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