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勿談“蝠”色變》——抗疫科普(一)

科普微視頻《請勿談“蝠”色變》,為戰“疫”系列科普微視頻第一集,該系列微視頻由自然博物館策劃並製作,包括《請勿談“蝠”色變》、《夜空中的精靈》、《蝙蝠啟示錄》、《蝠文化》、《和諧共生》五集,每集時長為3-5分鐘。從科學的角度,用科普的語言,講述蝙蝠的生物學特點、蝙蝠與傳統文化等學術觀點和故事,引導受眾用理性的思維,正視疫情,減少恐慌,科學防疫。倡導大眾樹立和加深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觀念,旨在深入踐行十九大報告中“共建人和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

2019年底,新型冠狀病毒令人惶恐……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來源於野生動物,很可能來自於蝙蝠。而蝙蝠攜帶的類SARS病毒,可能是2002年底爆發的非典型性肺炎的“主犯”。於是,蝙蝠再次被妖魔化,人們談“蝠”色變。 研究表明,蝙蝠身上攜帶著諸多病毒,其中至少幾十種病毒可傳染人類或動物,包括狂犬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漢塔”病毒等,尤其是尼帕病毒,被感染者50%以上都會面臨死亡。蝙蝠可以攜帶多種病毒,但它們自己並不會因此而生病,這是為什麼呢?

一篇發表在美國《細胞》雜誌上的研究表明,蝙蝠體內含有一種特異蛋白,被稱為“干擾素”, 干擾素的抗病毒免疫通道受到抑制,使蝙蝠剛好能夠抵禦疾病,卻不引發強烈的免疫反應 。既然蝙蝠的“害處”如此之多,是否可以將蝙蝠全面捕殺或滅絕呢?答案是否定的。 蝙蝠在全球有1400多種,物種多樣性極高,是世界上分佈最廣、進化最為成功的哺乳動物類群之一。蝙蝠飛翔於天空,棲息於森林、巖洞、農田、城市等,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係。如蝙蝠經常出沒於農田,伺機捕食許多潛在的農業害蟲。僅在北美地區,蝙蝠每年為農業生產節約229億美元。在泰國,蝙蝠每年在稻田中通過捕食害蟲可防止稻米損失近2900噸,這是泰國近3萬人一年的口糧。

然而,現存的蝙蝠面臨著多重威脅,生存狀況不容樂觀。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為活動導致蝙蝠的種群數量前所未有的下降或滅絕,如森林和其他陸地生態系統的耗竭或破壞、人類對洞穴的干擾、蝙蝠棲息地的喪失、獵殺、白鼻綜合症(White Nose Syndrome)、農藥濫用以及日益增加的風能設備等。由於蝙蝠具有世代長,繁殖率低等特點,因此種群一旦受到破壞,其恢復速率極為緩慢。

人類很多疾病都是由於濫捕濫殺野生動物造成,2002年SARS以及新冠肺炎也不例外。以蝙蝠為例,人類對森林的砍伐減少了蝙蝠的自然棲息地,迫使它們離開原來的生存環境。這些蝙蝠失去了平常的覓食和行為模式,被迫侵入人類居住地附近,它們直接或間接地將病毒傳播給人類或家畜。若是人類將蝙蝠當作野味來食用,那麼將一些疾病傳染給人類,也許是蝙蝠對人類的一種反擊。所以,只要人類與蝙蝠和諧共生,蝙蝠攜帶的病毒就沒有機會傳染人類。相反,蝙蝠將給生態系統健康、人類的健康和長壽帶來福音。 型似鼠,飛似鷹,日暮雲歸岫,紛紛蝙蝠來。請看下集《夜空中的精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