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休假”的日子再來一遍……

我還記得春節放假前一天,朋友圈裡已經對新型肺炎爆發的情況宣傳不要出門了。當時因為孩子狀似支氣管炎復發、不得不去醫院檢查,家裡沒有現成的口罩也就義無反顧地出發了。

還好,孩子沒什麼大問題;但第二天,官方便發文要求宅家,再看新聞,形勢似乎很嚴峻了,口罩立時一罩難求。我跟朋友戲說:“昨天還覺得這是個笑話,一夜醒來發現成了寓言。”

如果“被休假”的日子再來一遍……

遙想17年前在大學校園度過的非典封閉期,呵呵,誰還沒經歷過些歷史事件呢?免去了走親訪友的應酬、不用再強求自己假期經營,宅家也挺好——我懷著如此美好的設想開始了這段不斷被充值的假期。

說真的,如果沒有孩子,這樣的假期再長,也可以過得很充實:讀閒置已久的書、做念想了很久的美食、捯飭可愛有趣的手工、寫腦中演繹經年的小說、抄讓心平靜的經文、學渴望數年的二外、看因為日常忙碌而錯過的小眾電影……

平日裡總覺得時間都是碎片,工作快馬加鞭,何來心性成全自己內心的那個小兒?千載難逢的、讓你不想歇也得歇的假期,似乎可以將這些白日夢一舉包辦!

如果“被休假”的日子再來一遍……

然而……

我不是隻在內心有一個小兒,我是真的在現實中有了兩個小兒!於是果然“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孩子們自然是高興的:每天從睜開眼的第一秒,就能看見媽媽,初時還總帶著一股不可置信的驚喜,到夜裡枕著媽媽的手臂沉沉睡去,夢裡都會咯咯顫笑;反正大家都足不出戶,媽媽隨叫隨到,簡直幸福到極點。

我也很高興終於能全身心地陪伴他們,雖然常常要給小姐弟倆勸架、雖然總是分身乏術、雖然每天的兩頓睡眠都像上刑一般酸楚,但女性天然的靈魂拷問“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在這一刻,託病毒的福,灰飛煙滅了!

如果“被休假”的日子再來一遍……

可惜再好的感情都要經歷時間的考驗。隨著假期從一週的預期,充值到半個月、又延長到30天、繼續遙遙無期,專業的金融人士儼然已轉型為專業育兒嫂,眼前的兩個小兒,頓時長出了犄角和尾巴,如同小獸;心裡的那個小兒,日漸畏縮退至牆角,愈發可憐。

老母親內心的一聲怒吼,沒等發出喉嚨,已經轉為:

“姐姐,你先去看會兒英語,好嗎?弟弟,不要哭咧,媽媽給你找點吃的啊……”


拿出點專業人士的視角吧!

過去如果說起“疫情”,總覺得遙遠,不說百年一見,可能也要50年一見?那也許在非洲,至少也是外省吧?

可是,略一沉吟,最易被此次疫情拿來對比的非典,也就是17年前!就好像那句話:“誰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到來?”

如果“被休假”的日子再來一遍……

我忍不住開始在各種帶娃的煎熬之餘開始遐想:如果“被休假”的日子再來一遍,我該做什麼準備?

如果“被休假”的日子再來一遍……

  • 假若真的還有下次,希望我的孩子們已經長大了,不會時時刻刻找媽媽、不會互相爭執打架;但可能還在唸書,希望他們有足夠自律的精神、抓住這樣難得的整塊時間,規劃、執行好自己的學習生活。
  • 那就意味著,我得從現在、他們還是乳齒小兒的時候,開始示範、引導他們的自律意識——要求有點高,但是對我們彼此都有好處。
  • 如果你還沒有孩子,建議你在想象再度“被休假”的時候,加上自己可能已婚已育的強大變量。
如果“被休假”的日子再來一遍……

  • 自家的狗窩住久了,還是會渴望看看外面的金窩銀窩;偏又出不去,變著法兒討好自己就成了當務之急。
  • 挖掘自身潛能、培養多才多藝,這更需要平日裡的積累。因此,平時要留意生活中的趣事,適當囤些感興趣的材料,不得已宅家的時候便能“閉關修煉”了。此次假期,全國誕生了無數廚藝達人便是極好的例證。
如果“被休假”的日子再來一遍……

如果“被休假”的日子再來一遍……

  •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大病面前,最後一道最強防線就是自體免疫力。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運動鍛鍊、強身健體必須成為今後的日課。
  • 當然,除了鍛鍊,健康飲食也很重要。正好此次疫期中練就了精湛的廚藝,大家今後都可以隨時露一手了。
如果“被休假”的日子再來一遍……

如果“被休假”的日子再來一遍……

  • 從前以為放下工作去休假是種瀟灑,如果缺錢可以再找工作來賺。但原來有種休假不僅沒法瀟灑、還會壓根沒有機會再工作。
  • “坐吃山空”的感覺實在很糟,於是關於職業生涯的定義要調整:不僅是我們的工作時間(生涯長度)肯定會延長,更重要的是我們的事業範圍(生涯寬度)必須拓寬。
  • 為應對下次的類似假期,我必須即刻給自己計算並規劃預留3-6個月的生活費用,並綜合運用金融工具來確保資產保值升值。
  • 此外,更重要的是,多儲備一項被動收入。所謂的剛需副業,在這種情形下顯得格外必要。這份副業還必須與自己的調性相符,才能確保自己能夠在正常的生活狀態下也能堅持用心運營。
如果“被休假”的日子再來一遍……

如果“被休假”的日子再來一遍……

  • 遐想的最後,我好像漏了一個重要的環節:可能是兩個孩子一貫地佔據了我90%以上的注意力,規劃中常常就會忘記孩子不可能是我一個人基因的傳承。
  • 漫長的宅家時光,多少相看兩厭的夫妻——還有許多是原本的喪偶式育兒家庭,陡得變成了詐屍式育兒。
  • 為給將來還有可能發生的兩兩相對增加情趣,我猜除了指望孩子們長大,不用介意如何育兒,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華麗轉型為瑪麗蘇,而這一點,其實如果把前面的幾點都做到了,自然也實現了。
  • 如果還有下一次,我想我會有足夠的時間來寫一對被迫宅家、相愛相殺的夫婦的故事。
如果“被休假”的日子再來一遍……


說了這麼多,反倒幾乎期盼下一次強制假期了。

不不,坐月子都不如這麼長,我怎能如此悲觀?!

這一宅的意外聯想,其實是給了我重新思考人生的機會,就像是讓我在原本直線前行的路上,突然等了一個紅燈——起初很心焦,漸漸冷靜下來後、索性安心等著等著,發現自己還有另一條路可走,也許等轉為綠燈的時候,方向盤就會打個轉了。

這意象,頗似孫燕姿那首《遇見》:“向左,向右,向前看”;巧合的是,這首歌也是17年前爆紅的。當年的你我,遇見過什麼、抓住過什麼?今天的你我,思考了什麼、執行了什麼?

如果“被休假”的日子再來一遍,你想有怎樣的變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