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巴精神永存:科比自傳

曼巴精神是一種思維模式,它不在於尋求結果,而在於如何才能取得結果,在於從實現到目標的這個過程

----科比·布萊恩特


曼巴精神永存:科比自傳


2020年1月26號的早晨,被看到的第一條新聞震驚到失語:NBA傳奇巨星科比在一場直升飛機墜落事故中喪生,享年41歲


微博熱搜持續發酵,每個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悼念這位巨星做出的貢獻。雖不懂籃球不看籃球,但科比的名字卻如雷貫耳,可見這是一位多麼偉大的傳奇人物。


曼巴精神永存:科比自傳

為了更準確真實的解讀這位傳奇留下來的曼巴精神,特意搜找他的自傳,看完後深感科比作為勵志典型,確實名不虛傳。


《曼巴精神:科比自傳--我的比賽之道》可以分為上下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Process 塑造自己的過程

第二部分就是Craft 造就競賽的技藝

(注:翻譯過來的文學作品總會在語境語義上欠缺那麼一點,見仁見智)


第二部分大部分都是科比分析在NBA球場上的隊友和對手,不是籃球迷的我自然懂得不多,也就不做任何籃球專業上的分析了,把這本書當作個人勵志精神類書籍,總結出以下幾點,希望曼巴精神能夠真正讓更多人感受到科比作為傳奇人物的價值和意義。


一 習慣


早起

科比的“凌晨4點的洛杉磯”已經被媒體廣泛用來描述他訓練的刻苦程度,自傳裡對此也有進一步的解釋。為了更好的平衡家庭和事業,即為了保持更好的比賽水平,獲得更多的訓練時間,但不犧牲個人的家庭時間的前提下,科比決定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才會有凌晨三點四點起床訓練的故事。

曼巴精神永存:科比自傳

勵志已經成為了科比的個人的標籤,無數個早起是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在內在動力驅使下,養成了數十年如一日的習慣。

可見,早起習慣的建立最根本是在於內心追逐目標的動力,其他的外在形式只是助力


曼巴精神永存:科比自傳

閱讀

在科比看來,比賽的時候更多的是於身體技藝上的切磋,而場下觀眾的關注會改變臨場表現,為了讓精神高度專注於比賽,他通過閱讀來強化這方面的訓練。

運動員高強度訓練後的冰敷過程被科比用來靜心閱讀;為了向更頂尖的運動員學習,科比閱讀比爾·拉塞爾的自傳,探究11枚戒指背後的奧秘;閱讀作為科比的愛好,幫助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隊友兄弟保羅·加索爾。


曼巴精神永存:科比自傳

文字的閱讀帶來了精神上的成長,然而比賽的閱讀能力便成了籃球場上的必備技能。閱讀對手的防守反應,已己之長攻彼之短;閱讀對手的傳球路線,貼身緊逼鎖死對手,致使其傳球進而斷球;閱讀對手的傳球角度,預判傳球路線,用臂長的優勢進行切斷。


曼巴精神永存:科比自傳

這些閱讀比賽的能力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常年的經驗積累中獲得。


情緒

情緒是籃球比賽的重要組成部分。“瞭解自身情緒的運行機制,以及希望讓它怎樣運行,一切都始於清醒的自我認知”,科比把對情緒的掌控和對籃球技術的學習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才會讓他在任何一場的比賽中,不因為外在的因素影響自己的比賽節奏。

曼巴精神永存:科比自傳

二 比賽對手


籃球比賽的門外漢看不懂比賽的規則和技巧,但是通過他對每一個球員每一支隊伍的詳細瞭解敘述讓人震驚。不比賽的日子裡科比總是反覆觀看比賽錄像,弄清楚自己的對手是誰,思考本該出現的事情沒有發生背後的原因,這樣對比賽套路的精心研究讓他能夠將準備工作做得萬無一失,從而在比賽中游刃有餘。

曼巴精神永存:科比自傳


不懂籃球,卻獨愛看排球,喜歡看郎平教練帶領國家女排打比賽。2019年的女排世界盃上,場上的女排姑娘的陣型變化不大,卻一舉拿下十一連勝,榮登世界盃冠軍的講臺。

曼巴精神永存:科比自傳

賽事結束後對隊員的採訪中問到這次比賽勝利的原因,隊員們都一致地說出是因為賽前進行了一輪又一輪地對美國隊比賽錄像的研究,做好了充分準備才會打的很順。

賽場上球員以不變應萬變的信心來源於我們對於對手長短板的研究分析,因此在比賽中利用發球遏制住了對手,實現了3-0的完勝。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上策略可以完美的運用在人生比賽場上的任何時刻。


三 真實


很多人不喜歡科比,不喜歡他打球的風格,以及場上的強勢。歸根結底,很多人不喜歡的是科比的真實。科比的真實體現在他顯現的野心,好勝心,那種赤裸裸對贏的渴望以及不怕輸的底氣。這樣的表現挑戰了人們對籃球比賽裡合作競爭的傳統觀念,也讓特立獨行的科比一直遊走的輿論的風口浪尖。

科比好像一點兒都不在乎,依然保持自己的風格。他認為,只有讓自己的實力強大到可以匹配其他偉大的球員,才會創造歷史上的時間記憶。他還認為沒有人對他的期望會高過於自己的對自己期望,與其去滿足別人的喜好,不如做真實的自己。


曼巴精神永存:科比自傳

科比堅信的是隻管去做的真理。為了打好比賽,就一定有一些非做不可的枯燥的事情,比如例行訓練。當殘酷的例行訓練開始,需要的就是準時到場,直接去做。這樣日復一日的例行練習基本功,讓基本功不再“基本”,才會有最後一秒的三分絕殺。


科比認識到自己的身體極限,真實地面對傷病的困擾。職業運動員的運動生涯總會與傷痛一路相隨,如何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明確自己的能力範圍,在被限制裡隨機應變,儘管有時候必須付出一些常人無法想象的代價。科比讓自己掌控退役的時間,而不受外在因素的干擾。


曼巴精神永存:科比自傳

人們不喜歡真實地面對人性中貪婪的部分,包括對贏的極度渴望。


科比走了,和他一起的女兒吉安娜也走了,但那個凌晨四點的洛杉磯的故事仍然會影響一代又一代人,曼巴精神會鼓舞激勵一個又一個人。

曼巴精神永存:科比自傳


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Mamba Mentality:

“To be on a constant quest to try to be the best version of yourself. That’s what the mentality is”

---Kobe Brayant


更多文章內容 關注公眾號@國際人成長館Global Citize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