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吼,孩子越犟,寶爸寶媽如何與孩子好好說話?

幾乎所有的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發現一個怪象,那就是我在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吼叫聲音越大越嚴厲,而孩子的反抗也就越強。這和我們原來的計劃有很大的不同的。

父母越吼,孩子越犟,寶爸寶媽如何與孩子好好說話?

父母越吼,孩子越犟,寶爸寶媽如何與孩子好好說話?


一般情況,憤怒的情緒和想要控制孩子的想法,往往會使父母們不得不吼叫,久而久之,家長們就習慣用吼叫的方式教育孩子,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我們以為我們的方式是可以讓孩子變得順從的,可是結果呢確實恰得其反。而有些孩子呢?看起來是順從了,在我們的聲音變大以後,他就聽話了,可是卻變得沉默寡言了,他的語言變得越來越少,他的表達也越來越少。

父母越吼,孩子越犟,寶爸寶媽如何與孩子好好說話?

父母越吼,孩子越犟,寶爸寶媽如何與孩子好好說話?


其實這個時候,家長們就要小心了.因為很有可能在這種情況之下孩子在短期之內壓抑了自己的情緒。怎麼說呢,就是當我們的父母聲音夠大的時候,他害怕了,他擔心了,所以他的聲音也就變小了,或者說他乾脆就不出聲了,聽從你的安排和指揮。但是家長們從來沒有思考過,即使孩子的行為上服從了,他的內心是否是服從的?如果孩子口服心不服的話又該怎麼辦,等到他到了忍無可忍的那一天的時候,孩子往往會用更強烈的方式給父母突然販子,以此來表達對家長的不滿。到了那個時候,家長除了傷心難過之外,很難把孩子爆發的原因總結出來,更不會想到這是因為自己經常衝著孩子大吼大叫而造成的。

而且從此之後,家長往往也永遠失去了能制服孩子的招數,不管自己怎麼做,孩子似乎都不願意聽家長的教導了。

父母越吼,孩子越犟,寶爸寶媽如何與孩子好好說話?

父母越吼,孩子越犟,寶爸寶媽如何與孩子好好說話?


但是,這件事情要從長遠來看的話,孩子反而隨著時間的改變,他的逆反性其實是越來越強的,又或者乾脆是失去了反抗的能力。面對家長的大吼大叫,孩子往往會為了避免聽到家長的再次吼叫,而變得戰戰兢兢地生活,什麼事情都不敢去碰觸。他不會去主動嘗試新鮮的事物,更不會積極主動地去迎接挑戰,他會害怕因為自己的積極主動而犯錯或者遭到家長的斥責,從而逐漸變得膽怯和懦弱,最後成長為一個懦弱、不敢承擔責任的人。所以說,用吼叫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往往會讓孩子的性格走上極端,不是叛逆者就是成為生活中的懦夫。

那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人的大腦有一個特性,對習慣性的東西是常常視而不見的。那比如,當父母第一次大聲責罵的時候,孩子可能是如你所願的被你嚇哭了,或者是害怕了。但是,次數多了以後他就變成習慣了。每次被罵的時候注意力它是遊離的,他跟本沒有在聽。因此管教孩子的時候,要言出必行,說道做到,威脅的次數多了,反而是沒有教育意義的。

所以教育孩子一定不要用弄“吼”得方式,拿出點耐心來才是真正的教育。


父母越吼,孩子越犟,寶爸寶媽如何與孩子好好說話?

父母越吼,孩子越犟,寶爸寶媽如何與孩子好好說話?


當孩子出現問題或者是錯誤的時候.

方面我們要清楚的給他們指出問題在哪裡,應該怎麼做。

那麼另一方面就是,要我們言傳身教。

對孩子的要求首先你要做到,那麼孩子會在我們日後生活裡面自然而然的去模仿我們,最後把我們的習慣變成他的行為習慣,這就是我們經常說到的不言之教。

孩子的成長道路需要他自己去走,家長不要因為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正確而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因此,家長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用善言柔語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錯誤,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如果大家有什麼更好教育孩子的方法,歡迎下方評論欄裡分享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