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集團:惟改革者勝

3月9日,《秦川機床工具》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惟改革者勝!》

原文如下:

2月28日,秦川集團黨委研究通過了《集團、本部組織架構設置初步方案》;

3月2日,《秦川機床工具集團組織機構調整方案》在集團幹部大會上公佈並正式實施;

3月4日,集團本部印發《秦川機床本部組織機構調整方案》,並對機構和幹部進行調整;

3月8日,秦川集團本部召開中層幹部競聘大會,對11個職位的正副職中層幹部進行競聘。

……

這一系列舉措,標誌著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和復工滿產“雙線戰役”的關鍵時期,秦川集團全面改革之船堅毅破冰、勇敢啟航……

惟改革者存!

改革,無一不是“倒逼進行時”。古往今來“尊新必威,守舊必亡”。在企業發展“瓶頸期”,如何提高管理效率、壓減管理層級、實現管理扁平化;如何明晰責任擔當,劃清職責界限,發揮協同優勢,聚焦主業;如何加快企業改革,加大關停並轉力度,輕裝上陣,嚴控風險等等。面對這些生存考驗、發展挑戰,改革是唯一選擇。惟有革故鼎新,除弊興利,才能徹底剔除“習慣性麻木,出現虧損無所作為;習慣性迴避,碰到問題繞著走;習慣性推託,遇到問題不找主觀原因;習慣性上交,出現問題依賴上級”的四種“痼疾沉痾”。

革弊,須從源頭理會。“一味求穩、不思變革”的消極思想、“固步自封、自以為是”的封閉思想、“只講能不能辦、不講怎麼才能辦”的惰性思想、“心浮氣躁、急於求成、好大喜功”的功利思想,這“四種思想”是我們生存與發展的嚴重束縛,必須以刮骨療傷的勇氣徹底予以摒棄。

惟改革者進!

改革,是為了發展而銳意進取。“道在日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集團及本部組織機構調整,正是從源頭上破除因固步自封和體制僵化給企業發展帶來的“負能量”,清晰了各層級職責界限,有利於聚焦主責主業,進一步激發管理活力與運營動力。組織結構扁平化設置,破解了原有體制下無法解決的諸如星級員工評價、股權激勵、幹部隊伍年輕化等難題。深化改革,是提高企業運營效率、增強發展動力、打通管理通道和壁壘、聚力發展優勢、促進集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的最佳途徑。

我們要順應企業改革發展大局,嚴格對標找差距,開拓創新比實效。在全面深化改革、創新驅動的平臺上,做足“加法”——堅持做精做優做強主業,加快新舊動能切換;做準“減法”——淘汰落後產能,處置不良資產,止住出血點,減少出血量;做強“乘法”——把創新驅動作為扭虧脫困和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做精“除法”——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本回報率,同頻共振,相互促進。

惟改革者強!

改革,每一次都是一場硬仗。“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無動力”。面對外部嚴峻的市場競爭環境,面對內部日益固化的思想藩籬,惟有挺出“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承壓前行,才能開闢出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開闢新的增長點和驅動力;才能形成“事事馬上辦、人人釘釘子、個個敢擔當”、“不為不辦找理由,只為辦好想辦法”的良好工作氛圍;才能做到“時時有控制、事事有落實、處處有目標、人人有事幹、點對點連線、面對面交融、線與線清晰”。

由秦川集團本部率先推動的改革,打破了條塊分割造成的資源佔用率高、效能低下,體系封閉、難以形成合力等企業發展掣肘,有利於集團管控、服務資源及戰略協同,有利於上市平臺等優勢發揮,從而推進增效、擴能、提質、精品,以及制度、研發、重大專項、流程完善等各項基礎性工作邁上新臺階,激發員工幹事創業活力,增強企業發展動力。

擊鼓催徵穩馭舟,奮楫揚帆啟新程!

改革生髮動力,創新激發活力。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了搶抓新機遇、迎接新挑戰、創業有擔當的良好平臺。全體幹部員工定在集團班子帶領下,凝心聚力、務實篤行,心無旁騖攻主業,蹄疾步穩謀發展,萬眾一心促效益,擦亮品牌創一流,凝聚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磅礴力量,提高員工福祉,提升企業活力,為社會做出貢獻,為行業樹立標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