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記:庸人以惰致敗,才人以傲致敗

今天是全面復工的第一天,意料之中,上班的狀態極為糟糕,面對千頭萬緒的事情,不知所措、無從下手。回想疫情發生這一個多月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假期,不知如何安排,只能被動等待。回想起來,這一個月只能用“碌碌無為”來形容。

曾國藩在其家書中曾說過,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天底下從古至今的平庸之人,都是因為一個“惰”字才導致失敗的。天底下從古至今有才之人,都是因為一個“傲”字才導致失敗的。這種說法雖然顯得絕對,但也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庸人因惰而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時常詢問自己,“我是一個庸人嗎”;大學畢業後,可能也沒看過幾本書,看著英語可能就像看天書一樣,直到給孩子輔導作業時,才發現自己真的什麼都不會了,才開始感慨時間過得好快,把知識都已經還給老師了。在被迫跳槽的時候,才想起要是當初能多學一門技能多好。可惜這個世界上最昂貴的就是後悔藥。

對於平庸的人來說,自己既沒有過人的才能,也沒有出眾的技藝,要想從忙忙人海中脫穎而出的機會就如同大海撈針一樣渺茫。但是,這種人想要成功並非不可能。只要他們能夠銘記“勤能補拙”這句良訓,積硅步而至千里,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終會迎來人生得意的時刻。

沒有誰是天生的庸人,只有懶惰的緣故,讓一個人懶得去付出努力,懶得去學習,所以才漸漸淪為庸人。

才人因傲而敗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肆意痴狂到屈服現實的經歷。想起2012年大學剛剛畢業的時候,別人問起,你想找一個工資多少的工作,當時想都沒怎麼想,就直接回答1W起吧,很有傲氣。找工作的時候也一直按照這個標準來,可以想象結果並不是很美好。工作的第一個月,發的工資只有1700元,只有夢想工資的十分之一。這時候傲氣沒了,每天計算著能吃什麼才能不超標準,工資才夠用。這樣的失敗典型被記載、流傳和演繹,三國演義中的呂布便是其中之一。

身為三國第一猛將,呂布不僅英勇善戰,更兼文有陳宮、武有張遼等八大將的輔佐,手下城池、兵士也不在少數,跟曹操陳留起兵時的勢力相比起來不知強了多少倍,想必可成一番大事業。但呂布就是因為屢次不聽陳宮良謀,又不信任麾下大將,致使在各大戰役中屢吃敗仗,勢力逐漸衰頹,最後被曹操所滅,殞命於白門樓。這就是因傲致敗的最典型體現。倘若他能明白了自己的缺點並及時改正,信任身邊的人才,使文臣武將各發所長。那麼雖不敢說他將成為三國時代的終結者,也至少不會敗的那麼早,敗得那麼慘,只淪為整部小說中的一個線索人物。給後人留下無盡的遺憾。從此事看來,“傲”這一字對於呂布這樣的人來說,確實太過致命了。

對於有才華的人,問題看似更簡單。既然身上有讓人豔羨的才華,那麼只要願意,獲取成功便如探囊取物一般,還有什麼值得擔憂的地方嗎?有。這樣的人往往輸在傲字上。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這裡的傲,正是傲氣。傲氣說白了,就是目中無人,只看到自己的厲害,看不到別人的厲害,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別人。這樣的人,雖然有不世的才能,但往往會落得眾叛親離,下場是十分可悲的。而有才的人並不是天賦異稟,只是他懂得在後來的人生路上,克服懶惰、不斷進步,克服驕傲、不斷提升,所以才由一個普通人成為一個為人敬重的有才華的人。

人生在世,誰都想風風光光地走完一生,都想獲得成功並保住成功。然而在通向成功的路上,總有一種致命的缺陷阻礙著我們向前的腳步。如果我們想繼續前行,就必須戰勝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