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在無現金支付非常普遍,那現金到哪裡去了,有什麼影響?

小許哥斯拉稀


“現金”有兩個概念。

一個是俠義的專指紙幣,所謂“無現金支付”就是“無紙幣支付”。

另一個是廣義的,比如財務概念上的現金包括你手裡的紙幣以及銀行存款,相對應其它例如債權、股權、房產等有價資產。

使用支付寶微信或銀行卡,雖然不再利用紙幣,但依然需要你的賬戶裡存有足夠的廣義上的“現金”。你不可能直接拿債權、股權、房產等資產去商店裡購買商品,必須拿紙幣或存有“現金”的各種賬戶。

另外,雖然每個賬戶都是電子記錄的一串數字,但沒有人敢於隨意更改,因為最後都是要“對賬”的,即某一個賬戶多了多少錢,一定有另外的賬戶少了同樣多的錢。如果一家銀行或者支付寶微信的賬戶出現差錯,對不上賬,這個損失就只能由銀行或支付寶微信自己承擔。

許多人認為上萬億的資金頻繁流動就算出了一點差錯也不太可能查的出來,這實在是小瞧了銀行系統以及會計、審計能力。一旦賬對不上,首先著急的就是會計,然後是各級領導,直至公司老闆,罰不死你才怪!

鑑於如此穩固的電子記錄手段,即便紙幣需求量越來越少,央行依然可以通過各種手段控制流通中的貨幣量(廣義現金)。

而為了防止可能的涉黑流動,央行也開始要求支付寶微信的大額交易必須交由銀行之間流動。這種多重記錄、對賬的方式,使得央行對現金的流動更加透明。

總之,你可以通過印製假鈔增加某些貨幣量,而想通過直接修改銀行記錄數據將自己賬戶多“改”一些錢出來,幾無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