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螄粉爆紅史

春節至今,味道獨特的螺螄粉以6進微博熱搜前10的成績,打敗了一眾明星和美食。無論是線上線下,這碗誕生於廣西柳州的米粉都是特殊的存在。它不僅散發著濃郁且有穿透力的氣味,還有一副製造熱搜的體質,和氣味本身一樣,源源不斷、日久彌新。


螺螄粉爆紅史


這是8年前,馬中才在北京開螺螄粉店時沒想到的。那時因為味道太大,他的店經常被投訴,因此關閉了近一半。10年前,從廣西來到杭州,小粉認為螺螄粉有商機,在教工路開了一家店,結果開業前三天,沒有一位客人上門


而光去年一年,僅在線上,中國人就消費了3300多萬包螺螄粉。現在,每天都有170萬包螺螄粉從廣西發往全球各地,#中國人到底有多愛吃螺螄粉#的話題,閱讀數已經超過了7.2億


螺螄粉爆紅史


究竟是什麼魔力讓這碗粉從廣西走向全國,從一款令人掩鼻而逃的小眾食品變成了讓一大群人慾罷不能的美食?


生了個喜歡“吃屎”的女兒


馬中才的第一家門店開在了北京電影學院後門,店的規模很小,只能容納5張桌子,算上他本人才4個員工。開店伊始,他瞄準的是習慣了這股味兒的北漂廣西人,所以對有人推門進來聞到味道又飛似地跑走並不在意。


除了廣西人,其他地方的人首次接觸螺螄粉確實會覺得這東西比較奇怪,有人能吃得津津有味,有人繞著它走。


螺螄粉爆紅史


螺螄粉誕生在柳州,和廣西人喜歡吃粉,以及柳州人喜歡食螺有關。據考證,兩萬年前柳州人就開始食用螺螄。關於螺螄粉,柳州有很多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但比較可信的說法是,當地人在機緣巧合下用螺螄湯和豬骨一起煮粉,不經意間創造出了美味


所以,螺螄粉的“螺螄”二字,指的是螺螄湯,而不是螺螄肉。和魚香肉絲沒有魚一樣,螺螄粉不一定就有螺螄肉。當然,除了螺螄和其他動物骨,螺螄粉湯頭裡還有十幾種香料和中藥材,由於配料不同,每家螺螄粉的味道也有區別。


螺螄粉爆紅史


但對於許多螺螄粉的擁躉來說,湯頭還不是螺螄粉的靈魂。這個靈魂濃縮在一味奇葩的食材裡,那就是酸筍。在廣西,酸筍的作用相當於姜,用來給螺螄這樣的河鮮去腥味,但由於發酵過後有一股“臭味”,使得螺螄粉也有股奇怪的味道。


螺螄粉爆紅史


和有些人聞不慣臭豆腐和榴蓮的味道一樣,這股氣味是螺螄粉拒人千里之外的“罪魁禍首”。有網友很直白地將這股味道和下水道的味道劃上等號,甚至稱之為“屎味”。在熱搜話題#媽媽眼中的你吃螺螄粉#中,有位網友的媽媽就發了條朋友圈,抱怨自己“生了個喜歡吃屎的女兒”。


螺螄粉爆紅史


速食王者


不過,只要對這股味道有免疫力,螺螄粉就變成了和臭豆腐一樣“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美食。


小粉和哥哥一起開的“王記粉都”坐落在杭州的文三路,這家店是2年前從教工路搬遷過來的,面積不大,能擺下10來張桌子,正常情況下,每到飯點,這裡都是座無虛席。10年前,面對無人問津的情況,小粉一狠心,搞了一週免費試吃,才讓店裡慢慢熱鬧起來。


螺螄粉爆紅史


早在教工路開店時,小粉就受到過路人劉小姐的投訴。劉小姐對氣味特別敏感,每天上下班路過小粉的店都覺得受不了。為了避免這股氣味,她只能先走到街對面再繞路回家,一氣之下就打了投訴電話。


螺螄粉爆紅史

小粉是從劉小姐口中知道這事的,當時她正在店裡有滋有味地嗦著粉,“她說自己雖然生氣但也好奇,為什麼那麼臭每天還有那麼多人吃。”抱著這樣的好奇,在一個週五,劉小姐抱著大不了洗兩次澡的決心進店吃了碗粉,結果就“淪陷”了。


這個故事被小粉當成了經典案例,證明柳州當地關於螺螄粉“一吃臭、二吃香、三吃上癮”的說法不無道理。


螺螄粉爆紅史


柳州螺螄粉協會會長倪銚陽認為,螺螄粉的“鮮、爽、辣、酸、燙”能激發食慾,刺激味蕾。

這正是螺螄粉在疫情期間,被宅在家裡,狀態疲憊的年輕人追捧的原因。2月3日至17日,螺螄粉輕鬆幹掉了火雞面、方便麵、自嗨鍋等,成了線上速食食品的銷售“王者”。


螺螄粉爆紅史


從更長的時間線來看,可以用扶搖直上來形容螺螄粉的線上銷量。在淘寶,去年螺螄粉的銷量同比增長了210%,和2015年相比,同比增長了600%。在柳州,去年主攻線上的袋裝螺螄粉的銷售額突破了60億元,是2015年的12倍。按照規劃,到2022年,這一數字將突破100億!


從獵奇到分享


螺螄粉爆紅史

螺螄粉能有今天的江湖地位,和2012年一部紅遍大江南北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有關。在第一季第一集《大自然的饋贈》中,導演陳曉卿用近1分鐘的時間記錄了柳州製作酸筍,再用酸筍做螺螄粉的過程。雖然關於螺螄粉的鏡頭只有短短10秒,但也讓這道頗具地域性的美食轟轟烈烈地走出了柳州。


在片子開播前幾個月,馬中才接到了陳曉卿的口頭通知,希望在他開的“螺螄粉先生”店裡拍攝一下螺螄粉的製作過程,“後來他剛好到廣西拍酸筍,就一道拍了。”


螺螄粉爆紅史


即使沒能在《舌尖》上露臉,馬中才的螺螄粉店一定程度上給陳曉卿提供了靈感。在導演的微博上,

第一筆有關“螺螄粉”的記錄,就和馬中才的“螺螄粉先生”有關


螺螄粉爆紅史


按照馬中才自己的說法,做夢都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把螺螄粉當成了事業。首先,他不是地地道道的廣西人,只是10歲時跟母親從湖南到廣西,小時候也只是喜歡螺螄,直到大學才吃到螺螄粉

。其次,他是文學青年,曾和韓寒、郭敬明一樣獲過“新概念作文大賽”的一等獎,畢業從事的也是出版行業,後來辭職創業也和螺螄粉無關。


除了第一批客人靠陳曉卿這些文化人招攬來,馬中才很快發現,螺螄粉跳出了廣西圈子,而且輻射越來越廣,“因為離學校近,先是一幫學生來嚐鮮,嘗完後會帶舍友來,再發展成帶同班同學來。”對於這幫年輕人來說,學校邊上的這碗粉就像是好玩的遊戲、好看的明星、厲害的球員一樣成了製造共同興趣的內容。


馬中才將這種現象歸結為“有同樣的愛好,關係會比較親近點”。“從獵奇到主動分享”也出現在許多有特殊氣味的食物走紅過程中。中國古代稱榴蓮為“流連”,就是源自於當時文人對這種水果的喜愛,即使它“未剖之時,甚似腐蒜之臭”。而“聞起來臭,吃起來香”這樣的強烈反差,也讓這些食物屢屢成為焦點。


螺螄粉爆紅史


到了2014年,趙薇、阿Sa、佘詩曼等明星紛紛在微博上曬出吃螺螄粉的照片,又為小有名氣的螺螄粉添了一把火。


螺螄粉爆紅史

螺螄粉爆紅史


然而,真正讓螺螄粉具備衝向全國能力的是形態上的變化。


有味道的“金名片”


馬中才的“螺螄粉先生”門店火了,但很快面臨一個問題,在北京找合適的場地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因為螺螄粉味道大,很容易被投訴。2012年,有些疲憊的馬中才和老婆回到廣西,萌生了把螺螄粉做成像方便麵一樣的袋裝食品的想法。


螺螄粉爆紅史


“就是讓食客能夠買回去在家裡煮。”為此,他前後花了5個月時間琢磨如何把一系列食材包裝好,保證品質和口味,“其實大部分食材還好,像是酸筍、酸豆角,都是醃製食物,保質期比較久,湯頭就比較麻煩。”


螺螄粉爆紅史


最後,馬中才和食品專家摸索出了一套方案,把湯料經過巴氏消毒後再真空壓縮。據說成功後他還特地給陳曉卿這幫老朋友發過一批試吃,得到比較滿意的評價後才正式批量化。


2013年,馬中才的“螺螄粉先生”在淘寶開店,像小作坊一樣每天製作百來份螺螄粉。陳曉卿幫他發過一條微博,結果13天裡賣出了近萬份。買的人多了,他自然就想到了置辦廠房和機器,做出規模。


螺螄粉爆紅史


2014年前後,眼見螺螄粉的群眾基礎越來越廣,廣西有不少人和馬中才一樣開始用做方便麵的辦法做螺螄粉,在網上銷售。也是從那一年開始,螺螄粉在淘寶上的商家開始逐年增長,到了2016年店鋪數兩增長了8倍多,去年這一數字又在2016年的基礎上翻了一番。


柳州螺螄粉協會會長倪銚陽透露,目前在各大電商平臺柳州螺螄粉的開店數量超過了1.27萬家,是2016年的2.54倍。


螺螄粉爆紅史


螺螄粉在淘寶的銷量迎來大爆發是在2016年,當年螺螄粉的銷量同比增長了3200%!也是在當年5月,柳州螺螄粉協會發布了《柳州螺螄粉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對預包裝柳州螺螄粉的食品添加劑、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要求、檢驗方法、包裝、運輸、貯存及保質期等方方面面做了詳細的規定。


螺螄粉爆紅史


一年後,柳州螺螄粉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成立,由柳州市委副書記梁旭輝親自掛帥。當年,柳州政府拿出650萬元獎勵6個柳州螺螄粉(預包裝)優質品牌,現在被大家熟知的螺霸王、螺狀元、嘻螺會等均有上榜。


在螺螄粉一路走紅的過程中,柳州政府是最熱情的推動者。從2016年至今,柳州政府牽頭髮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動螺螄粉產業的升級加速再加速。


螺螄粉爆紅史


這些政策如今都掛在柳州市政府的官網上,包括《柳州市大力推進柳州螺螄粉產業升級發展的實施方案》《柳州市支持柳州螺螄粉產業發展資金扶持暫行辦法》《柳州市全面推進螺螄粉產業升級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引導螺螄粉生產企業進園區的實施方案》《柳州螺螄粉電子商務產業園扶持政策有關規定(暫行)》……


螺螄粉爆紅史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螺螄粉很快成了柳州一張有味道的“金名片”。


一碗粉攪動三產


在柳州,螺螄粉不是唯一一個具備網紅特質,屢上熱搜的產品。這個中國西部的工業重鎮有著輝煌的工業歷史,“國民神車”五菱宏光就誕生於此。工業製造的標準化、規模化和高度分工化等特性很早在柳州的各行各業留下了烙印,包括螺螄粉行業。


小粉微信的個人簽名是“尋找廣西美食廣西味”,當被問及廣西除了螺螄粉外還有什麼,她報出了一連串名字:桂林米粉、老友粉、牛肉粉……廣西人嗜粉如命,也很早就摸索出了開一家粉店最高效的辦法。


螺螄粉爆紅史


在廣西的大街小巷,分佈著很多米粉店,店面很小,裡面只有煮粉的老闆和老闆娘。大部分店用的都是同樣尺寸的不鏽鋼碗。這些碗的背後是一家家專門提供不鏽鋼碗回收、清洗、消毒服務的公司。“清洗一口碗只要幾毛錢,省時省力,老闆只要安心做粉。”小粉說。


類似的思路被更極致地運用到了螺螄粉上。倪銚陽透露,目前柳州有20萬人為螺螄粉服務,他們分佈在一二三產業的各個領域,一包螺螄粉所涉及的食材和外包裝,背後站著一大批形形色色的公司。


螺螄粉爆紅史


按照柳州市一天產銷170萬包螺螄粉計算,一天要消耗8萬公斤酸筍、80噸螺螄等原料。”此前,柳州市委副書記、柳州螺螄粉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梁旭輝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螺螄粉原材料需求量巨大,螺螄粉產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確保原材料綠色、優質、安全,培育一批原材料的種養殖示範基地是必然選擇。


在這一戰略的指導下,以柳州為中心,周邊的村鎮已經形成了完整的供應鏈,從酸筍、酸豆角,到黑木耳、腐竹、花生等,應有盡有,螺螄粉的走紅也徹底改變了當地農民的命運。“現在柳州螺螄養殖超過300萬畝,酸筍種植超過400萬畝,還涉及酸豆角、稻米、辣椒、香蔥等。”倪銚陽說。


按照柳州市政府“雙百億”規劃,除了將袋裝螺螄粉的產值做到100億元以上,原材料等附屬產業的產值也要超過100億元。


網紅經濟的快車


現在看來,這個目標有可能提前完成。這輪疫情徹底把大眾對於螺螄粉的需求激發出來,導致柳州當地多個重要工廠的訂單量翻番,一些工廠的訂單甚至已經排到了四五月份。倪銚陽透露,目前柳州上下竭盡全力恢復螺螄粉產能,現在已經達到了正常時期的8成左右。


螺螄粉爆紅史

為螺螄粉努力已經不只是柳州以及廣西的企業。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僅搜索經營範圍或企業名稱中含“螺螄粉”的,全國有12356 家企業,來自廣西的佔到42%,其次為廣東、湖南、河南和貴州。


螺螄粉能夠快速走紅,是因為搭上了網紅經濟的快車,而且這趟車還沒有減速的意思。從2016年開始,“美食+臭味”的螺螄粉就成為美食賬號的流量來源。2017年,以日本大胃王著稱的木下佑香,一次性吃下了8公斤的袋裝螺螄粉,最終因為“太辣”沒把湯喝完。


螺螄粉爆紅史


現在,這個視頻的點擊量在B站上千個“螺螄粉”相關視頻裡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李子柒去年上傳的螺螄粉製作視頻。也是在去年,李子柒的天貓旗艦店上架螺螄粉,月銷量已經突破了100萬包。為她代工的螺螄粉廠已經成為柳州當地最大的螺螄粉工廠之一,並且還在想辦法擴張產能。


螺螄粉爆紅史


即使遠離柳州,在杭州開店的小粉也在感受著螺螄粉走紅帶來的變化。去年年中,她的店裡就迎來了一群抖音網紅來拍視頻。即使像薇婭、李佳琦這樣的頂級主播,都得甘心為這碗粉帶貨。


螺螄粉爆紅史


更多網絡主播看上了螺螄粉的流量,從而吸引更多人下單購買,

導致知名螺螄粉供不應求,緊俏的局面又反過來刺激了更多人搶購。這種循環下,螺螄粉想不紅都難。


對螺螄粉的關注度和認可度不止體現在線上。現在馬中才的“螺螄粉先生”在北京開了6家分店,瀋陽2家。去年,他受邀到杭州參加淘寶造物節,認識了速派餐飲的高管,對方主動拋出橄欖枝,希望螺螄粉先生能入駐。如果一切順利,螺螄粉將很快出現在在阿里巴巴、海康威視等杭州知名科技企業的食堂裡。


螺螄粉爆紅史


早在2010年時,柳州市政府啟動了一個“螺螄粉進京”規劃,思路和蘭州拉麵一樣,號召柳州人去全國各地開業,收效甚微。而現在,柳州螺螄粉在全國有18000多家門店,每年營業額超過100億


多年前,在接受央視採訪時,馬中才用詩意的語言描述了對螺螄粉的感情:“它是一個遺忘多年的情人,像一顆安裝在身體裡的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發。”


誠如斯言,這一次,他心愛的螺螄粉真的爆發了




作者|梁應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