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的製冷原理是什麼?空調的發明者是誰?

蟈蟈YH


製冷原理

傳熱 熱量是能量的一種形式。地球上的每個物體都有一些熱能。一個物體的熱量越少,我們說它就越冷。冷卻是將熱量從一個物體傳遞到另一個物體的過程。當空調系統冷卻時,它實際上是在散熱並將其轉移到其他地方。這可以通過打開點冷卻器,將一隻手放在冷氣噴嘴前面,另一隻手放在暖風排氣裝置上來證明。你會感覺到熱傳遞的作用。


空調系統 空調提供冷卻的系統稱為製冷劑循環。該系統有所有空調系統共有的四個主要部件。下面列出了這些組件及其基本功能。

1.壓縮機

製冷劑從蒸發器中抽出,由壓縮機泵送到冷凝器。壓縮機還對製冷劑蒸汽加壓,使其容易改變狀態(冷凝)。

2.電容器

高壓制冷劑蒸汽冷凝成液態製冷劑時,通過冷凝器盤管釋放熱量。更容易蒸發。

3.量器

計量裝置限制液態製冷劑從冷凝器流向蒸發器。當製冷劑通過計量裝置時,其壓力降低。 4.蒸發器

低壓液態製冷劑在蒸發器盤管中蒸發時吸收熱量。 上述過程是製冷系統循環。它是幾乎所有現代空調製冷的基礎系統。

威利斯·哈維蘭·開利(1876年11月26日-1950年10月7日)是一名美國工程師,以發明現代空調而聞名。開利在1902年發明了第一臺電動空調機組。1915年,他創立了開利公司,一家專門生產和銷售供暖、通風和空調系統的公司。



威利斯·開利於1876年11月26日出生在紐約安哥拉,是杜安·威廉姆斯·凱瑞(1836-1908)和伊麗莎白·哈維蘭(1845-1888)的兒子。 他在康奈爾大學學習,1901年畢業。

威利斯·開利提交了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個現代空調系統的圖紙。1902年的安裝標誌著空調的誕生,因為增加了溼度控制,這導致該領域的權威人士認識到空調必須執行四個基本功能: 控制溫度 控制溼度 控制空氣循環和通風 淨化空氣 經過幾年的改進和現場測試,開利於1906年1月2日獲得了美國專利808,897,這是世界上第一臺噴霧型空調設備。它被設計用來加溼或除溼空氣,第一個功能是加熱水,第二個功能是冷卻水。

1906年,開利發現“恆定露點降低提供了實際上恆定的相對溼度”,這後來在空調工程師中被稱為“恆定露點降低定律”基於這一發現,他設計了一個自動控制系統,並於1907年5月17日提交了專利申請。美國專利1,085,971於1914年2月3日發佈。 1911年12月3日,開利在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年會上提交了一份或許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空調文件——理性溼度公式。它被稱為“溼度大憲章”該文件將相對溼度、絕對溼度和露點溫度的概念聯繫在一起,從而使設計空調系統以精確滿足手頭的要求成為可能。

隨著1914年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開利在布法羅鍛造公司工作了12年,決定將其業務完全侷限於製造業。結果是7名年輕工程師將他們一生的積蓄32,600美元彙集在一起,於1915年6月26日在紐約成立了開利工程公司。這七個人是開利、歐文·萊爾、愛德華·墨菲、洛根·劉易斯、歐內斯特·萊爾、弗蘭克·桑納、阿爾弗雷德·斯特西和埃德蒙·哈克。該公司最終在新澤西州紐瓦克市的弗雷林海森大道落戶。

大蕭條及其後 儘管離心式製冷機在20世紀20年代有所發展,空調在商業上也有所增長,但由於1929年10月的華爾街崩盤,該公司和許多其他公司一樣陷入了財務困境。1930年,開利工程公司與布倫瑞克-克洛斯切爾公司和約克暖通公司合併,組成開利公司,威利斯·開利被任命為董事會主席。 大蕭條減緩了住宅和商業空調的使用。該公司分佈在新澤西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的四個城市,直到1937年開利合併並將其公司遷至紐約錫拉丘茲。該公司成為紐約市中心最大的僱主之一。

1939年紐約世界博覽會上,威利斯·開利的圓頂冰屋讓參觀者一瞥空調的未來,但在它變得流行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了。在20世紀50年代的戰後經濟繁榮時期,空調開始大受歡迎。

今天,空調和暖通空調是許多家庭的必需品。吊扇和空調經常結合使用;夏天,吊扇可以讓恆溫器調高几度;冬天,風扇可以設置為低速反向運轉,以降低供暖系統的分層熱量。


軍機處留級生


空調,可以說是人類的福音,夏天要是不開他,你都不知道怎麼活,那麼,空調得製冷原理是什麼呢?如何吹出冷風呢?

首先從簡單的水來說,水的蒸氣化是一個吸熱過程,而水從蒸氣液化是一個放熱過程。當然空調是特殊製冷液體,不會是水,我只是舉個簡單例子說明。

幾乎所有東西的氣化都是吸熱的過程。空調說白一點,就是通過吸入空氣,然後降低空氣溫度,排出冷空氣的設備。要降低空氣溫度,就存在一個吸收空氣熱量的過程,如何實現呢?

首先得靠壓縮機,壓縮機整個冷循環系統的心臟,是動力來源。空調器通電後,壓縮機開始工作,將製冷系統內製冷劑的低壓蒸氣壓縮成高壓蒸氣,這個時候,整體的製冷劑蒸氣是屬於一個高溫狀態,然後排入冷凝氣,通過風扇機帶走製冷劑放出的熱量,使高壓制冷劑蒸氣液化凝結為高壓液體。


高壓液體經過濾器,截流毛細管後噴入蒸發器,並在相應的低壓下氣化,氣化會吸收大量熱量,使製冷片處於一個低溫狀態,在風扇作用下使室內空氣進入蒸發器製冷片,讓製冷片吸收空氣熱量,到達降低空氣溫度作用。再排到室內。同時低壓制冷劑又循環到壓縮機,如此循環工作,室內空氣不斷循環流動,達到降低溫度的目的。


隨著空調產業不斷地發展,空調的功能也不斷地豐富,如目前空調的換氣功能、空氣淨化功能、空氣加溼功能等.例如我們海爾的雙向換新風功能是目前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健康功能。

至於空調發明者,簡單瞭解下,他叫威利斯·開利。1876年11月26日出生於美國,1950年10月7日逝世,是美國工程師及發明家,被譽為空調之父。


壹點科譜


有一個段子:天氣這麼熱,我們能活著,要感謝兩個男人,一個是中國人後羿,他幹掉了九個太陽,一個美國人威利斯.開利,他發明了空調…

威利斯.開利(也有音譯為威利斯.哈維蘭.卡里爾)被尊稱為空調之父,他1876年11月出生於美國紐約州,24歲時供職於一家供暖公司,成為機械工程師,勤奮好學,動手操作能力強。1902年,開利為一家印刷廠設計安裝了能調節車間溼度及溫度的機器,而直到1928年,二戰結束後,真正意義的空調才進入家用行列。

空調的製冷設備有四個部分組成: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及節流裝置。具體以製冷劑氟利昂為例說明下製冷過程:

壓縮機將氣態氟利昂壓縮轉化成液態,高溫高壓的液態氟利昂被輸送到冷凝器(外機),熱量外放後,又通過節流裝置毛細銅管回到蒸發器(室內機),空間突然增大,壓力突然變小,液態的氟利昂又變成氣態,這一物理變化過程需要吸收周圍的熱量,所以我們室內溫度會下降。製冷系統工作不停,氟利昂液態氣態反覆變化,不斷從室內吸熱,室外放熱,從而營造出適宜人體感覺舒服的室內小氣候。



鄉鎮水暖電


道理很簡單 煤氣罐都見過吧 你把灶頭開到最大半個小時後 煤氣罐外表會凝結一層薄霜 這就是熱導現象 輸送內外的壓差造成了摩擦冰凍效應。


小幸福803


空調,就像是運輸行業裡的搬運工,把熱量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

空調製冷原理說白了就是能量的轉移而已。

理論上稱為逆卡諾循環,其實現的方法就是通過機器把室內的熱量轉移到室外,最終實現室內溫度下降的目的。

或許有些人以為空調只是能吸收熱量而已,如果真是這樣就好咯,那地球的溫室效應的不復存在了。記得在初中的物理教程裡就有介紹到能量守恆定律,也就是說自然界裡面的任何能力都不會憑空消失,空調室內製冷的同時也造成了室外在加熱大氣,所以近年來地球平均氣溫略有上升。(空調的使用不是造成大氣溫度上升的主要原因,但必是其中一個因素)

熱力學第二定律說的就是能量不會自發地從低處轉移到到高處,需要額外的“搬運工”才能實現能力逆差轉移。

當然,一個完整的空調系統還是有點複雜的,畢竟這個系統要能正常工作運行。





製冷空調小助手


1906年,威利斯·開利因發明了現代空調系統,被後人稱為“空調之父”。

空調製冷原理就是空調器通電後,製冷系統內製冷劑的低壓蒸汽被壓縮機吸入並壓縮為高壓蒸汽後排至冷凝器,室內空氣不斷循環流動,達到降低溫度的目的,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液體變成氣體需要吸收大量熱量。


Star117h


空調原理一句話利用熱脹冷縮原理,再說明白一點過去我們都給自行車輪胎打過氣,氣槍打氣時筒會發燙,胎如放氣則會很涼快,問題在於用什麼媒界來壓縮製冷效果較好這是關鍵。人們常用氟里昂製冷劑性價比算最好。也就是說雖然氟里昂製冷劑效果不是最好,(也還行)但價格便宜,有其它辦法制冷效果好,也沒環境汙染,但價格昂貴普及不掉,除非用於空間站⋯誰發明記不清了,高壓下的二氧化碳製冷可達0下1、2百度……許多科學需要在很低溫度下做實驗,往往用此法⋯再說氟里昂製冷劑對環境汙染較嚴重尤其破壞天上的電離層,人們飽受紫外線傷害,天氣越來越熱可能與此有關,許多科學家試圖用其他材質替代,都無辦法介決得了⋯


得亮1


工作原來就是熱量等量交換

一個美國人威利斯.開利,他發明了空調…

威利斯.開利(也有音譯為威利斯.哈維蘭.卡里爾)被尊稱為空調之父,他1876年11月出生於美國紐約州,24歲時供職於一家供暖公司,成為機械工程師,勤奮好學,動手操作能力強。1902年,開利為一家印刷廠設計安裝了能調節車間溼度及溫度的機器,而直到1928年,二戰結束後,空調進入家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